2023-11-23 11:57:54
贾府里的人喝茶是一种生活习惯,平时吃饭要喝茶,饮食泡饭时要用茶,待人接客时要喝茶,闲谈闲坐时也要喝茶。
众多喝茶的故事中,刘姥姥喝贾母剩下的半杯茶,林黛玉喝薛宝钗剩下的半杯茶,耐人寻味。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到栊翠庵内品茶,自己喝了一口茶后,将剩下的半杯递给了刘姥姥,刘姥姥当众一饮而尽。
贾宝玉过生日当天,大家用餐过后在大观园内游玩,袭人端了一杯茶到林黛玉和薛宝钗面前,薛宝钗端起来喝了一口,剩下的半杯递给林黛玉,林黛玉不顾袭人阻拦,将半杯茶一饮而尽。
人生在世,都有不同的“生活属性”,都有着明显的“身份标签”。林黛玉是千金小姐,名门闺秀的身份,刘姥姥是乡下老妇,两人身份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但是在贾府里众人看来,其实两人身上有一个相同之处:都是外人,都是来占贾府便宜的人。
外人在贾府里生活,无论是生活了几年,还是生活了两三天,都要按照外人的身份来做人做事,喝半杯剩茶如此,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2.虽然两人身份不同,但都是活得比较通透的人
刘姥姥饱经岁月沧桑,知道活着的苦处难处;林黛玉寄居贾府,过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两人虽然品尝了生活的甘苦,但是受尽折磨后依然热爱生活。
栊翠庵里,妙玉亲自给贾母奉茶,贾母当众说出自己不喜欢喝六安茶,妙玉巧妙回说是老君眉。六安茶是符合老年人喝的茶,老君眉是高档茶,贾母和妙玉一问一答中,巧妙地透露出茶水的高贵。
贾母喝了一口后将剩下的半杯茶递给刘姥姥,既是想表现自己对穷人的慈爱,更想炫耀贾府喝茶的品味。
刘姥姥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树立了贾母的高大形象;故意说出浓茶比老君眉更好,用自己的愚蠢反衬贾母的品味,成全了贾母的想法,满足了贾母内心的欲望,引得贾母哈哈大笑。
大观园内,袭人端来一杯茶水送给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本身是一个错误行为。
林黛玉和薛宝钗齐名,若想同时让两人满意,完全可以同时端过两杯茶水,但是袭人自恃受宠,所以将一杯茶水端在两人面前。
薛宝钗本来行事稳重,但是因为发现林黛玉偷读《西厢记》,拿住了她的把柄,不仅私下里对她进行过教育,还不失时机“欺负”她。于是,面对一杯茶水,她端起来喝了半口,把剩下的半杯递给了林黛玉。
林黛玉知道袭人做得不对,也了解薛宝钗的心思,为了不使两人难堪,含笑喝了半杯剩茶。
3.虽然两人身份不同,但都是有所求的人
刘姥姥喝了贾母递给她的半杯剩茶,赢得贾母的喜爱,最终带头给她送衣服送礼物。其实这正是刘姥姥喝半杯剩茶的真正目的,二进荣国府,刘姥姥背了瓜果还报恩情,实则是谋求更多的回报。她当众喝完贾母的半杯剩茶,得到了超额回报,回家之际,既得了银子还得到了半车财物。
林黛玉喝薛宝钗剩下的半杯茶,是想表现对自己对薛宝钗的“臣服”,核心是在她面前服软认输,让她为自己保守偷读禁书的秘密。
4.虽然两人身份不同,但是喝半杯茶的举动符合两人各自的实际情况
刘姥姥坦然喝下贾母递给她的半杯剩茶,是身份使然。
穷人在富人面前没有尊严,寻求别人的施舍,必须咽得下委屈,放得下自尊,刘姥姥接过贾母的半杯剩茶,是穷人的地位决定的,纵然受到嘲笑,心里也会坦然接受。
林黛玉爽快喝下薛宝钗递给她的半杯剩茶,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林黛玉体弱多病,常年服用药物,不适合饮茶。她向袭人解释自己喝剩茶时说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生活中往往如此,虽然人的身份地位不同,但是在做事时往往会殊途同归,核心在于每个人做事时,往往都会本能地从自身处境出发,因时而动、因情而动,所以,目标一致、动机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身份的人会做出一样的举动,众人如此,刘姥姥和林黛玉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