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11:25:21
在老家的旧柜子里,珍藏着一把老式的木制算盘,它是父亲的至宝。
父亲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从小家境贫寒,家中兄弟姐妹七个,他排行第五,命运多舛的他,8岁丧母,14岁丧父,未成年就到河边码头干活,用现代人的话说,从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说起来都没人相信,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却是打算盘的高手,而他的珠算老师,竟然是当时正在读小学的儿子――我哥。
记得小时候,上小学五年级的哥哥,因为有珠算课,父亲给他买了一把小算盘。每天晚上,哥哥完成作业后,就开始练习打算盘。哥哥拨打算盘珠子清脆有规律的撞击声,引起了父亲的好奇。一天晚上,哥哥练习结束后,父亲很严肃地对哥哥说:“儿子,爸爸也想学打算盘,你教我好吗?”哥哥睁大眼,不敢相信父亲说的话。
说干就干,父亲第二天就买来一把枣红色的大算盘,十三档,上二下五,共91个算珠。从那以后,哥哥每天放学回家,就教父亲打算盘。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学打算盘非常认真。哥哥教父亲从珠算口诀学起,父亲背熟了口诀,哥哥就开始教他拨珠。好奇的我也想摸一摸算盘珠子,却被父亲抱到一边。刚开始拨珠时,父亲那只粗糙的手,总是显得很笨拙,要么拨了上珠忘了拨下珠,要么忘记口诀,两只手不知所措,更不用说拇指、食指、中指的指法正确了。最初学“三盘清”,往往打了一半,错了又重新开始。冬天的晚上,北风呼啸,但父亲依旧用冻僵的手拨动着枣红色的算盘珠子,一遍,两遍,三遍……父亲一边拨珠一边念口诀。渐渐地,他的手变得越来越自如,脸上露出了微笑。
一个冬天,勤奋好学的父亲学会了打算盘,什么“大九归”“小九归”“牛头乘”“调尾乘”等基本技能都得心应手了。于是,我家就常常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时父子同时比赛三盘清、九盘清,那噼里啪啦的响声,动听悦耳,引来了左邻右舍老小的观战。有时哥哥报数,父亲打算盘,往往哥哥报完数,父亲已经算出结果,众人发出一片惊叹。拨算完后,父亲自然而然地用手从算盘的头轻轻捋到尾,“哧”的一下,那算盘珠儿便像列队一样,各就各位,排列得整整齐齐,那股帅劲儿,让我看呆了。
父亲打出了一手好算盘,但父亲并不满足,他又开始学习两手左右开弓,每晚算盘珠子“嗒嗒嗒”上下翻飞,那跳动的珠子弹出有节奏的声音,常常陪伴我进入梦乡。
父亲打算盘的技巧赢得了全厂老少的认可,邻里有红白喜事,都会请父亲帮忙记账,靠着那把算盘,父亲从来没有算错过账。更为有趣的是每个月厂里核算报表什么的,都会请父亲帮忙。这时候的父亲自豪极了。他与会计、出纳一起出色地完成当月的盘点任务。父亲成了许多家长教育孩子励志的榜样:“你看五叔,没上过一天学,能打一手好算盘!”这时的我,头顶似乎也被光环笼罩着,把父亲当作一种荣耀,当作骄傲的资本,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我父亲会打算盘哩。”惹得小伙伴们好生羡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电子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早已代替了昔日的算盘,但父亲那种自信认真的精神,激励着我永不懈怠、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