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故事”的文旅项目让人着急

2023-09-08 11:58:42

前一段回四川老家,听说又有几个古镇已经被大集团收购,准备打造成”乌镇模式”。说起某某古镇,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仿古或者说造假出来的古式的建筑,几个网红打卡点,街道上商业不外乎:奶茶,烤鱿鱼,臭豆腐,……几乎是千篇一律,让人提不起兴趣。当然也会硬给你讲个无聊的故事,美食归于乾隆下江南的一次大呼过瘾的解馋,爱情归于王母娘娘棒打鸳鸯拆散阿牛哥与神仙姐姐。。。让人无语。文旅项目中故事的缺乏,已经成为不少古镇的“硬伤”,讲个好故事真的那么难吗?

最近看故事高手许荣哲先生《故事课》这本书,颇有启发。许先生认为故事是有“公式“的,包含七个要素: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怎么会有今天被若干个地区疯抢的“桃花源”本源?我们就用许先生的七步骤,来看看这个完美故事是怎么来的。

作者先来了个铺垫,一个充满好奇的武陵人偶然发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发现的过程顺利了就不好玩了,主人公在发现桃花源中遇到困难: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经过努力后的回报,主人公看到一个“美丽乡村”,此处大量着墨详细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桃花源也就是个普通的“美丽乡村”,一个没有“意外“的故事是很难吸引人的,于是话锋一转,导道出此地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果还能被人找的到,那桃花源就不能成为传说了,于是: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怕你不死心,再补一刀,别人去过也没有找到,你就别去了,当然去了也找不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的故事并非没有“漏洞”,但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得向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传为经典了。

讲故事虽然有“公式”,但真正的能让人记住的故事,不仅仅是编造出来消遣娱乐的奇闻异事。哪怕是过桥米线,夫妻肺片,东坡肉等吃货的故事都不能离开人性的“真、善、美“。而目前普遍出现的缺乏“文化”的文旅项目,往往由于项目方对商业价值或干脆说是商业地产价值的过分追逐,而缺乏对项目的目标顾客,“人”或“人性”洞察,一个个没有“用心”的“文旅项目”怎不会不让人着急呢?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