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 10:08:23
7月29日周五下午3点,暴晒了20多天的室外,此时难得飘来一片乌云,天要下雨了。新媒体大厦1102会议室里,冷气充足,木制会议桌散发出崭新家私特有的味道。每个周五,这个房间都会召开元故事写作团队例会。
那天散会后,大家没有如往常一样散去。记者们排队摆起POSE,摄影师成江举起相机,咔嚓咔嚓……一通连拍后,有女记者嗔怪:“怎么也不喊个一二三,表情都没管理到位!”
合影,是为元故事第60期:“关于元故事的‘故事’”而拍。照片中的人都不约而同笑着,那是他们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年轻,富有活力,神采与文采齐飞,朝气锐气共一色。
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曾说,“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发明家看到自己创造的东西逐渐表现出成功的迹象更令人兴奋了,这种兴奋和震撼会穿透你的心脏,这种强烈的感受会让你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朋友、忘了爱情、忘了一切。”
某种意义上,记者也是发明家。当一个记者穿过重重阻碍,用收集来的信息、材料,完成了一篇故事的写作,那种莫大的成就感,你去问照片中的人,没有一个会不兴奋、不激动。元故事背后的非虚构写作,更加强化了这种故事完成时的使命感。
这是一个追求速食的年代,因此,深厚积淀的长篇文章才显得愈发珍贵。因为人生的意义,苦辣酸甜、生老病死、爱恨别离,有了文字才拥有了记忆。而人类有了记忆,才学会怀念,品尝了过去,才会一点点校准未来,才可能进步。
写作时,“忘了一切”,是常态。但是无论如何,别忘记自己。他们的每一个自己,都是有故事的“自己”。
2022年春,晶报酝酿一档非虚构新闻产品专栏。起什么名字?同事罗秋芳灵机一动:元宇宙时代,我们讲讲“元故事”吧!大家一致击节叫好。何谓元故事?胡洪侠总编辑脱口而出:我们要开创深圳故事的“新纪元”。
不经意间,我们也成了开辟“新纪元”的人。
我的理解,元故事是一种沉浸式的采访和写作。譬如我采写的深圳历史名人、中国第一个女律师郑毓秀的故事。前后一个多月,一头扎在历史资料之中,与远在海外的郑毓秀传记作者深入交流,前往绮云书室与西乡小学郑毓秀的“学妹”们聊天。那段时间的我,时而在2020年代,心情随着各种关于女性权益的社会事件起起落落,时而恍惚在郑毓秀所处的时代,目睹着这位深圳女性的传奇人生。《枪与玫瑰》的主人公,是人们熟知的那个郑毓秀,也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你所不知道的郑毓秀。
沉浸,沉浸,再沉浸,直至沉浸到你要描述的那个世界里,你就会有新的发现,会有内心的触动。就好像在采访港中大(深圳)副校长阮健骢时,我仿佛看到他50年前第一次跨过罗湖桥时的身影。当你把这种发现和触动写出来的时候,一篇元故事大概就呼之欲出了。
《元故事》的视觉设计与日常报道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往多是被动接受视觉素材,看菜下饭;而《元故事》视觉提前介入的协作模式,赋予了设计师更多的主动性与话语权。通常在作者提供大致的写作构思后,设计师即依据自己对内容的初步理解提出视觉元素采集的需求,甚至是对延展内容提出建议。这也符合我一贯的理念,即新闻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传达,而不在装饰,《元故事》的协作算是提供了一次极好的践行机会,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动辄5000字的元故事,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你我普通人的阅读喜好?
晶报元故事从诞生之初就确定了全媒体呈现与传播的策略,新媒体产品部不断进行着探索攻坚。
一是视频化,生产报纸图文内容的同时一起推进短视频生产。对故事性强的人或事,用视频来展现故事性。比如就《元故事 009期│枪与玫瑰》,推出《深圳走出的最传奇女人 中国首位女博士是刺客|元故事视频》;本身故事性不太强的,精挑故事某一亮点,做出话题或情绪,比如就《元故事017期|水下的舞者》,推出《水下舞蹈爆火,主创却说很遗憾:大都不知是深圳创|元故事视频》,同理还有《刚投100万就遇上疫情封店!深圳帅哥老板:我要报复性工作|元故事视频》,这些视频都登上热搜榜,阅读量100万+。
二是海报化,对报纸上的元故事内容进行三联海报转化。从长篇图文中提炼三段精华(最好有金句)制作三幅海报,不光完成对故事的提炼,同时也实现元故事品牌的露出,给元故事再一次传播的机会,放大了传播周期和影响。
化文字为海报和视频,化报纸上的大块头为适应手机屏观看的小而精,全媒体多模态的元故事,其精彩一定会被更多人看见。
古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好的内容也不能“姜太公办报――愿者来读”。
元故事通过全媒体手段、多种呈现形式,在世界聚光灯下以文化视角讲述深圳故事、中国故事。而这种传播除了通过《晶报》、晶报APP、官方微信、微博、视频号等自有平台以外,还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视频、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央媒平台以及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元故事经全媒体平台传播后爆款频出,多篇元故事作品入选新华网精品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微博、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全平台推荐。微博“元故事”原创话题#真实元故事# 阅读次数达1288万,多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同城热搜,其中图文作品《元故事 017期|水下的舞者》全网阅读量超217万,微博17家媒体转发,张娅姝、深圳歌剧舞剧院点赞,话题#这些火遍全网的水下舞蹈竟都出自深圳# 登上微博热搜同城榜第4位;图文作品《元故事046期│消失的“爱人”》全网阅读量超120万,12家微博媒体转发,话题#曾经的那些体育记者都去哪儿了#登上微博热搜同城榜。
天气燥热,口罩却又脱不得。何以克时艰?领导开会给出七字箴言:少看手机,多读书。
5月起,晶报转型大文化系列产品开始公测。每天一个5000余字的《元故事》,是真的可以暂时取代“书”的功能,给我们以抚慰。这一点,总编室同事们感触尤深――在旷日持久的夜班生涯里,我们是真的读了太多没!那!么!有!趣!的文字。
以深圳为原点,触摸香港、走遍广东,再从中国冲出亚洲,最终来到世界的聚光灯下。《元故事》,以扎实的现场采访、认真乃至“较真”的细节考证和非虚构方式的写作,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或充满时代动感、或深具历史情怀的好故事。
元故事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对于新鲜事物感知迟缓的我,元宇宙来得突然,元故事来得更突然。我的5月就像那部叫《血战钢锯岭》的电影里,突然被扔到战场上的士兵,还没等站稳子弹就山呼海啸一样拍过来了,不说血肉横飞,也确实令人窒息。
回想起那天,领导把我叫去会议室,告诉我这次转型,封面绘画能起到60%的作用。虽然当时的我表面镇定,但是心里七上八下。这样的疑问在我心里就没间断过。所幸我有一个给力的团队,一次次的探索让我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虽然现在也会偶尔焦虑,但经过几次动态元故事和临时换稿的“洗礼”,基本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债多了不愁”――这是我最近的座右铭。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这天,晶报“元故事”刊登的是我所采写的《石“破”天惊》,讲述的是深圳一家非国有博物馆――望野博物馆所藏国宝级文物“李训墓志”背后的故事。
阎焰的故事非常传奇,也很有深圳精神。作为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收藏家,凭一己之力在20年内创建了深圳望野博物馆和东莞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有些人会说,不就是深圳有钱吗?其实不然,在深圳,学术和知识没有不传之秘,更谈不上门第和界限。这就是最好的土壤。
历史是线性发展的,但文物是点状存在的,时间长河将历史这条线慢慢湮灭,留下几颗遗珠一般的文物现世,文博人就像“历史捕手”,默默捡拾起这些遗珠,细细打磨,将文物与文物重新串起。而记者,也是其中的穿针引线人,通过采访与写作,将这些被人遗忘千年的故事还原,让历史重新开口说话。
我有标题,你有故事吗?
今天,2022年8月1日,是晶报21岁生日,也是元故事的第60期。作为元故事责任编辑,回想起四月的试水、五月的摸索、六月的渐趋平稳、七月的波澜不惊,每进入一个新月份,心情都犹如开盲盒,总会有无数未知的变化等着自己。
关于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我最想写的,是一个老编辑终于有了“标题自由”。《恋恋电影院》《勇敢者游戏》《无“问”西东》《隐形的翅膀》《风的季节》《被SARS“选中”的人》《书籍的“新衣”》……第一遍通读稿子时,如果某些字眼从大脑缝里蹦出来,我会赶快把它们敲下来,然后再读第二遍,同时进行内容编辑。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的定题就是由“第一感觉”完成的,无需额外调整。那种文题高度适配的兴奋感,妙不可言。当然,也有通篇读完,憋不出题的时候,更有自以为起了个不错的题,却被领导质疑“不知所谓”,“没切中要害”,“不要搞谐音梗”,被“退货”了!
刚刚接到“元故事”写作任务时,仗着自己对纽约客系列非虚构报道的一点“存货”,幻想自己犹如金庸小说里的“火工头陀”,对于少林绝技已“无师自通”矣。幻想是性感的,现实是骨感的。自己兴冲冲炮制出的得意之作,竟被拿到选题策划会上,当成失败案例供大家解剖、批判,以至于体无完肤再无颜“苟活”于世。被毙了――三个字夹杂了数年来再一次重温初入行时的那份痛感与面对陌生领域无从下手的迷离无助。
这也无怪。“元故事”一如“元宇宙”那样:在可见的事实和不可见的真实之间拿捏着一份精妙的平衡。因其精妙,所以是反直觉、反日常的。“好像懂了”“我觉得我懂”也就必然成为新手们向“元故事”献上的“祭品”。换言之,仅有写故事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门需要经年累月精雕细琢才有可能获得的“手艺”。更何况你试图捕获的是人性的幽微与生活的真谛。
我在元故事生产团队里并不算主力,但却贡献了两次动态元故事的写作。
元故事是非虚构产品,呈现了故事的深度,也体现了创作团队的耐力与战斗力。而动态元故事讲究的是时效,要快,但故事性一点儿也不能少。要说哪一种写作更难,我觉得都难。日常的元故事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资料、采访、跟踪线索,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动态元故事在“快”与“敏捷”的硬性要求下,省去了上面繁琐的步骤,它不煎熬,但却焦躁。可能会让你抓狂,唯有调整好节奏,理顺资料与采访脉络,就会接近彼岸。
5000字左右的长度,严谨细微的采访,漫长的创作期,集团军作战……在而今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每天一篇元故事成为我们极其确定的事。
这几个月,不管是像我这样的新闻老兵,还是朝气蓬勃的新同事,我们一起共同领略了这个行业依然高涨的热忱和理想,也共同披星戴月承受着外界环境带来的忧患和焦虑。在充斥信息流的宏大叙事和坏消息中,人难免迷茫和灰心。令人欣慰的是,在每一个元故事中,我们发现,仍有那么多人在普通而热烈地生活。
我们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元故事能收集更多稳妥而确定的快乐,来对抗无趣和失落。
海明威曾说:“这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坚定地相信后半句。
难写的稿子不是不懂的选题,而是老题写出新意。
在报社转型非虚构写作的路上,我和建筑撞了个满怀,从一开始摸索中顾左右而言他的未来大厦,到万字深圳高楼史,再到地下深圳,以及即将要重新采访的国贸大厦,它们都不是新鲜的话题。
但是,只要有新的思考和新的文风、新的角度,每一个故事都是“新”的。在这个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了探寻高楼,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去到那些几乎已经感觉不到新意的存在,从心感受它们在深圳的地位和故事,通过挖掘、梳理,拓宽认知,获得新的感受,并将这样的感受付诸文字和采访。
非虚构写作在我看来,意味着细致的观察,宏观的表述和个人的感受相融合,需要更多的阅读,更切身的感受,更身临其境的场景呈现。和采访对象一起探讨新内容、新细节,间或说上几句题外话,不经意间收获满满。原来没想过能写进稿子中的那些内容,竟也成了新常态,真应了那句――“学无止境”。
做了十年记者,我是第一次接触非虚构写作。
我把写元故事视作内功修炼。最开始,每次写元故事都觉得下笔如千斤重,以至于跌破了自己的写作速度底线――每天最多只能码千字。写完后如释重负。经过每周策划会上“师傅”胡洪侠总编辑的点拨,“外援”陈显玲老师的几次授课,我的修炼好像摸到了一点窍门,采写效率不仅变高了,心情也有了变化。
《深圳的“普罗米修斯”》这篇元故事就是明显的转折点。我是带着期待的心情去寻找笔下的太阳能灯的,从开始采访就觉得自己“入戏”了。写作时灵感不断在脑海中炸出烟花,下笔如有神助,完稿时,竟有一种写爽了的感觉。
最“小”的元故事主人公
香港歌手炎明熹是迄今见报的元故事里,年龄最小的主人公。说实话,开始我是有些疑虑的,一个17岁的小女生,能讲出好故事吗?
而从约采访开始便面临不少状况,因为她当时在湖南录制《声生不息》,还要上网课,档期非常紧张,好不容易定了采访日子,却被告知只能在录制MV的间隙抽空做采访。现场嘈杂而炎热,采访经常被中断,这也很影响炎明熹的思绪,开展深入的对话是有些困难的。
但是幸运的是,在她拍摄MV的时候,我看到带她长大的姑丈也来了,我马上“侧翼突破”,从姑丈的口中了解到了炎明熹的成长经历。整个采访断断续续进行了5个小时,帮助我圆满地完成了报道。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写,是在写《深圳脱口秀往事》的时候。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老超,是我在2017年看一次演出时认识的。那时候脱口秀正在被大众所熟知,而已经40多岁的他也刚刚辞掉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准备全职做脱口秀演员,十分意气风发。但后来,我也没怎么和他联系过。
这么多年过去了,脱口秀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老超到底怎样了?所以一开始要写元故事,我马上想到了他。而因为这次采写的深聊,我才知道,原来内地的第一个脱口秀俱乐部其实是诞生在深圳,而如今许多被我们熟悉的脱口秀演员,也曾在深圳一起做过脱口秀的梦。
深圳脱口秀往事,其实也是一个关于我们当下时代的故事:他们可以说是拓荒的一代――不仅玩得早,还把脱口秀真正玩成了职业;他们一开始对脱口秀肯定有着最纯粹的热爱和坚持,但随之他们又必须直面脱口秀的商业化浪潮,要如何适应这种激变?而在这股浪潮中,有人成了“角儿”,但也有人就此被隐没,他们又如何面对成名的诱惑?
这是我希望写的深圳故事――它有不断深挖的价值,让我们能够置身于时代之中,去看见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
从选题策划到约访采访对象以及完成采访到写稿制作,作为文字记者,我们是元故事生产中重要的一环,经历着整个元故事产品的全流程生产,这个过程里,让我兴奋的是每次与不同采访对象对话时获得的灵感与新认知,这是我做记者以来十分享受的一点。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激发采访对象表达欲的关键,而走进对方生活、工作的场景,是寻找意料之外的“宝藏”秘笈。这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采写周期短、疫情反复让约访时间一变再变,我常常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刻体验受访者所处的那个场景,这就难免会影响故事的饱满度。
想尽一切办法抵达“现场”,永远是记者的目标;无限接近“现场”的过程,就是你笔下的故事。
高考前夕,突然接到任务:写一期以高考为主题的元故事。按要求是6月7日采访高考首日的送考故事,6月8日见报。
高考故事如期出炉。记者刘梦娇说,6月7日那天她是跟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三年级长黄剑锋磨了半天,才终于打听出了那个感人的细节,从而有了“别怕,老师陪你一起走”这个故事。记者马涛则提前跟曾给晶报投稿并获得过奖励的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高三班主任李莉老师对接,并按照元故事的写法要求改写出生动的“‘莉’满园香”的故事。
稿件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因为这是元故事与当天动态新闻首次结合的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