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2018)
近年来的“三国剧”有一个现象,就是“尊刘贬曹”转向了“曹刘共尊”,以曹操为代表的魏国人物在荧屏塑造上一步步正面化。
上世纪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三国演义》,继承了原著的价值取向,将曹操定位为一个“枭雄”,既刻画出他的雄心壮志,也淋漓尽致地写出曹操的狠毒多疑,赐死杨修就是例子。同时,,《三国演义》也通过春秋笔法暗示曹操攻打孙刘“师出无名”,有窃国之野心。
▲三国演义(1994)
这一时期,剧中的曹操更像一个有魅力的反派大BOSS。但到了《军师联盟》《曹操》这些剧里,曹操的形象大大伟岸了起来,尤其是在《军师联盟》中,曹操登高台、正人心,有英雄之气概,成经国之伟业,他不再是一个割据一方的枭雄,已然一派无冕之王的气度。
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曹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怎么理解他,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看他。“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不过如此而已。
时下,又有一部剧与曹操有关,那就是游达志、郑伟文导演的《三国机密》。它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历史小说,利用史书里的细枝末节,搭建出一个玄幻却可自圆其说的故事。汉室与曹氏、刘协与曹操,以及由此牵连出的曹丕、司马懿、荀彧、伏寿、杨修、郭嘉、贾诩等人物,就成为故事的主要角色,至于割据一方的刘备集团,这一次就真的“打一回酱油”了。
这是一部优缺点明显的古装剧。
从《三国机密》的服饰、化妆和道具来看,剧组显然有专门研究过东汉末年皇家、士人的生活起居,甚至在一些古装剧一笔带过的朝廷礼仪、典章上,《三国机密》也腾出笔墨交代。第十一集的“祭春帝”就是例子。在这场仪式上,大臣援引《礼记.月令》的话,说:“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坚冰,鸿雁复来。"引出立春已至,祭春帝时机成熟。大臣口中的“句芒”就是春帝,又名木神、春神,是主宰草木之神,也是主宰农业生产之神。郑玄曾解释过:“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为木官。”祭春帝之时,洗手、执圭、解下佩剑都是规矩,这些在剧里也都呈现了。典礼之上,皇帝皇后、朝廷大臣的穿着也比较贴近历史。在东汉,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称为冕冠,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这一点上,《三国机密》做得很认真。
可惜,这样一部在服化道上讲究的剧,涉及有些问题的处理上却浅尝辄止。
东汉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通过许都汉室与曹氏集团的冲突,可以牵连出许多东西。比如:新兴武人与士家大族的矛盾、士族内部的矛盾、东汉的党锢之祸及影响、古人对天道、臣道的理解等。
但在《三国机密》中,深刻的历史思考让渡给了一昧追求反转的刺激,这个故事有巧妙的细节,可总体没有展现出深刻的东西。
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要求古装剧像学术论文一样讲东西,一部深刻的古装剧,完全可以以小见大。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中,短短十几分钟的内阁会议,户部、兵部、工部在财政上的扯皮,就已经给观众传递出嘉靖末年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党争加剧的信号。
决定一部历史剧(或更广义的古装剧)高下的,就是这格局二字。一部历史剧做得有多深,要看它对历史的把握程度,这是《大明王朝》《雍正王朝》《少年天子》耐看的原因。相比之下,《三国机密》道具细致,只可惜它在定位上犹豫于偶像剧与历史剧之间,每一处都掂量着市场的反应,所以就有一种什么都沾边,但都没有说深的感觉。
另一个问题在于:,该剧引入主要矛盾过于操切,人物和观众间没有建立深刻的共情。剧中一开始就展现了刘平与司马懿惺惺相惜、弘农杨氏制造刘平之死的假象,并将他送入宫内,掉包汉献帝的情节,主要矛盾就是汉室与曹氏集团之争。这部分在小说里可以依靠叙述上的诱导和“补白”制造悬念,但在剧里则显得“平”了许多,缺乏紧度。
同时,剧里过早引入主要矛盾、展现主要人物,反而冲淡了观众的注意力。该剧前五集并不能让观众真切体会到曹操的残暴、汉室的无奈,从而对汉室产生同情。,在此,不如穿插藏闪,在前面多写一写曹氏集团对汉室的霸道、倾轧,或者,即便只是模仿《大明王朝》,通过皇后视角,,效果也好点。
另一方面,刘平、司马懿这两个主要人物,给人的总体感觉缺乏紧张感,太顺遂了。尤其是司马懿,前半段给人的感觉就是珍惜爱护刘平、一切了然于心的“高大上”感觉,他自己的人生挫折、司马家和曹氏集团、汉室的关系,乃至由此牵连的儒家士族与樵沛武人集团的矛盾,前半段着墨不多,但这是可以利用的,也更容易建立司马懿的人物光弧。现在塑造一个顺遂的司马懿,反而无助于观众加深对他的共鸣。
举个例子:为什么《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深入人心,为什么观众每每痛哭秋风五丈原?不只是因为诸葛亮的“大智近妖”,更因为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竟然都不能匡扶汉室,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人物一次次被现实捉弄却百折不挠,这才是诸葛亮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
但在《三国机密》中,缺乏这样一个足够有感染力的人物。皇后最接近,可仍然不够。与此同时,迎合市场的大部分感情戏(尤其是刘平与皇后),如同赘肉,进一步冲淡了这种紧张度。这种松弛感直到许都动乱、张绣进城那一部分,才有所好转。
纵观该剧前十集,塑造最成功的人物,一个是满宠,一个是宦官张宇,还有一个是隐于幕后的郭嘉。有一些人物的塑造,则比较平庸,比如荀彧,作为一个小心翼翼维持汉室与曹氏集团分寸的男人,荀彧这个人物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有很宽广的戏剧张力,但在《三国机密》中,荀彧没有给人坐怀不乱、韬略藏于一默的感觉,在满宠的对比下,反而显得迟钝犹豫。原作者马伯庸说得明白:“相比起王劲松老师在军师联盟里的荀彧,这一版荀彧显得不够稳当,缺少一种安忍沉静的雍容气质。荀令君是心向汉室的忠臣,也是曹操的好伙伴,他在矛盾中挣扎,在抉择中痛苦,可他把这一切都隐忍于心,稳稳地镇在许都,这才是他最大的魅力。”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