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12:33:33
老叫兽
春风沉醉的夜晚。
放荡不羁爱自由。
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少有才名,
七岁入私塾,九岁能赋诗。
但郁达夫小时候也是爱国青年。
,
他被校方开除,
于是跟随兄长留学东洋。
回国后,
郁达夫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
教法律、统计。
如果按大学教授的路子走下去,
他的一生也许会平稳得多。
但郁达夫很皮。
第一堂统计学课时他说:
统什么计,真是无聊至极!
惊呆了的校长不得不向“郁达夫势力”低头。
郁达夫改教文学,
然而他依旧“任性”。
他说:我一拿到讲义稿,
或看到第二天不得不去上课的时间表的时候,
胸里忽而会咽上一口气来,
正如酒醉的人,打转饱嗝来的样子。
就这样,
郁达夫从体制内一步步退到边缘。
回国工作仅仅四年,
他就辞去教师工作,
开始专职做作家。
乱世作家不容易,
郁达夫也是知道的。
那年,沈从文二十岁,
北漂失败,分文没有。
绝望中的沈从文给京城的几位名作家写信,
然而只有郁达夫回应了他。
郁达夫专程按照地址找到了这个冒昧的文学青年。
一个窄小发霉的寒冷房间里,
他看到沈从文只穿着两件夹衣,
用被子裹着腿在桌旁写作,
鼻尖冻得通红。
郁达夫将自己的围巾解下,
给了沈从文。
时近中午,
他请沈从文到外面吃了顿饭。
一回到住处,
沈从文就趴在桌上痛哭流涕起来。
半个多世纪后,
七十岁的沈从文依然感慨万千:
后来他拿出五块钱,
同我出去吃了饭,
找回来的钱都送给我了,
那时候的五块钱啊!
而当时郁达夫的生活并不宽裕。
他在北大只是讲师,薪水不高。
见过沈从文的当晚,
激愤之余,
郁达夫提笔写下名篇《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我的力量太薄弱了,可怜的朋友太多了。所以结果近来弄得我自家连一条棉裤也没有。每月的教书钱,额面上虽则有五十三,但实际上拿得到的只有三十三——而我的每月光是杂账,也要开销二十多块……现在为你(文学青年)计,最上的上策,是去找一点事情干干;干不了就回老家,或者当兵;再不行就做贼,!
当然,这番话并未阻止沈从文的文学梦。
不久,经过郁达夫介绍,
沈从文在报纸上发表小说,迅速成名。
而二十五岁的郁达夫自己也走上文学之路,
首创自传体小说形式。
他写出了《沉沦》,
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轰动文坛。
老叫兽
从此随心所欲。
成为文艺青年。
文学青年郁达夫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永远是感性的。
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
结账时,
郁达夫从鞋垫底下抽出钞票来付账。
郁达夫:这玩意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郁达夫和郭沫若一起编辑《创造》。
销路不好,两人就到街上喝闷酒。
喝完后,
郁达夫突然跑向街道中间,
向着飞来的汽车,
以手指做射击状,
大呼道:我要枪毙你们这些资本家!
如此这般,
孩子心态和浪漫气质让他颇为出名。
连弘一法师也对他说:
你与佛无缘,还是做你喜欢的事吧!
郁达夫喜欢什么呢?
他喜欢印石。
他的书房案头,摆满了各色石章。
早在日本求学时,
郁达夫就喜爱印章艺术,
还自刻“从吾所好”、“我是春江旧钓徒”等印钤盖在书信、诗作上。
他曾自刻了一枚闲章:郁郁乎文哉。
这是选用《论语》中的名句,
既暗藏姓名,又别有情趣,
可称印林佳作。
郁达夫的书刻,
不求俏媚,但求随性,
性情大于功力,颇有动人之处。
一次聚会上,
同乡汪荫湖拿出了一方石章让他品赏。
这件作品边款极妙:
闭门风雪,与古为徒,
不识秦汉精神有几分。
郁达夫连声称绝,
于是请同乡引见刻者,求刻印章。
这天,郁达夫随汪荫湖拜访陈子奋。
陈子奋当即操刀,
现场治刻白文“郁达夫”和“郁达夫既定草”二印。
郁达夫在应邀游离福州之后,
又撰了一篇《寿山石评》。
与陈子奋的《印石小志》,堪称双璧。
老叫兽
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把绯闻传的沸沸扬扬。
郁达夫喜欢的另一件事情是恋爱。
在日本期间,
郁达夫就徘徊留恋于酒楼、妓馆之中。
回国后,
21岁的郁达夫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孙荃结婚。
孙荃是颇通诗书的当地才女,
“吐属风流,亦有可取之处”。
郁达夫曾作诗:
梦来啼笑醒来羞,红似相思绿似愁。
中酒情怀春作恶,落花庭院月如钩。
或许,
没有以后的遇见,
两人本可以相守到老。
没有烈火一样的感情,但细水长流。
无奈命运弄人,
一遇斯人,此前种种皆为过眼云烟。
郁达夫遇见了“缪斯女神”王映霞。
王映霞生在杭州,
祖上是经商人家,家境很好。
1927年,
旅居上海的郁达夫,
前往好友孙百刚家去拜访。
在孙百刚家,
郁达夫见到了避难寄居于此的王映霞。
王小姐毕业于杭州女师,
明眸如水,一泓秋波,是出名的校花,
参加选美还被评为“杭州小姐”。
在看到王映霞的一刹那,
郁达夫的生命霎时就被点亮了。
为了追求王映霞,
郁达夫几乎天天往孙家跑。
起初还为约会制造理由,
后来无话可说,
索性就站在门口高声朗吟道:
出门无知友,动即到君家。
在孙家的干涉下,
王映霞只好回到杭州老家,
与郁达夫断了联系。
后来郁达夫给王映霞写了一封信:人生只有一次婚姻。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可以就这样轻轻地抛弃。
最终,
王映霞被感动了,
他们终于不顾一切地走在了一起。
1934年,
经王映霞提议,
郁达夫决定在杭州买个小别墅。
这别墅的名字是“风雨茅庐”。
茅庐谈不上,但是风雨算是说对了。
郁达夫公开发文,
表示要归隐西湖,
遂“偕隐名山誓白头”之愿。
然而好基友鲁迅表示不满:
我实在不曾这样建议过你。
鲁迅写下《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警告他去浙江,
会被那里的官员们“修理”。
从事后看来,
鲁迅的警告确实弹不虚发。
老叫兽
曾经的轰轰烈烈。
曾经的耳鬓厮磨的亲昵。
当年的郁达夫形容清癯,
头发丛长,
很有名士风流的气派。
而在生活中,这名士气派就更是俨然。
他常常是:头发不梳、胡髭不刮、衣服不换、皮鞋不擦。
更要命的是,还喜欢醉酒。
郁达夫的名诗:
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
如今抱得美人归,
他就更肆无忌惮地烂醉如泥,醉卧马路。
王映霞劝他少喝一点,
但郁达夫却耍起了小孩脾气。
他离家出走,
酩酊大醉,
睡在黄浦江码头上,
身上的钱财全被小偷摸走。
望着这样的丈夫,
王映霞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1936年,国家风雨飘摇。
郁达夫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前线,
无暇顾及家里。
然而此时,
郁达夫听说了王映霞和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的暧昧关系,
并见到了许绍棣的三封情书。
愤怒之下,
他将妻子“背负偷情”的种种事态公开发表在《大风旬刊》上。
于是举国哗然。
二人关系破裂,
王映霞和郁达夫开始分居。
不久,王映霞发现自己怀孕。
她找了好友汪静之陪同打胎。
汪静之最后发现,
孩子可能是戴笠的。
郁达夫被修理的可真惨。
1940年,
王映霞和郁达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郁达夫在香港的《大风》刊物上发布著名的《毁家诗纪》:
大堤杨柳记依依,此去离多会自稀。
秋雨茂陵人独宿,凯风荆野雉双飞。
这对羡煞旁人的“富春江上神仙侣”,
最终飘摇离散,劳燕分飞。
离婚后,
郁达夫远走南洋,
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生与死的搏斗。
,
、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
,
至今不知尸骨的下落。
体弱家贫,两次离婚,皆未白头。
生平坎坷,万里投荒,横死绝域。
才华横溢的爱国文学家,
在乱世的颠簸和困顿里饱尝了无奈、欢喜和哀愁。
当岁月残忍地消磨殆尽曾经的激情。
当生命的长度突然截止到四十九岁。
回首往日岁月,
他这一世都在一个个旋涡中沉沦。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小名阿凤。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发起人之一,与鲁迅合编过《奔流》。民国十八年又与鲁迅、。
推荐阅读
迷之四爷 | 赵佶的石头 | 战狼 | 夕阳红 | 芙蓉红
乾隆 | 血王 | 水草红 | 牡丹红 | 彩霞红 | 大红袍
金圣叹 | 康熙 | 章太炎 | 齐白石 | 杨度 | 班婕妤
雍正 | 宋徽宗 | 苏曼殊 | 关盼盼 | 冯梦龙 | 王幼玉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本文素材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