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
首页
热门小说
行业新闻
小说推荐
《狼》——呼啸文言小说教学的趣味
2022-08-02 13:03:20
前 言
艾柯曾说:“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小说。”周三研究小组活动,听胡鹏洋老师一堂文言小说《狼》的教学,品一则文言小说巅峰之作,我们想说:“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停止享受文言小说教学。”笔尖的停驻,是我们在思考,如何让文言小说教学如文言小说一般,横生妙趣……
组长:周呈
以主问题统摄
随着“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师经历了角色转变:从讲授者到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课堂由问答式走向小组合作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质量、高思维含量的课堂主问题设计显得迫在眉睫,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尤其如此。听了胡老师的《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现总结如下:
一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主问题应能牵动文章的大部分内容,这是基于文言文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语言障碍。在探究主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疏通文意的效果,一箭双雕。
本节课中,胡老师设计的主问题是“狼的黠体现在哪些地方”,就能牵动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也覆盖了大部分需要积累的文言词汇,比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比如“目似暝,意暇甚”,再比如“一狼洞其中”的洞,都是我们需要让学生积累的,通过这个问题刚好可以完成。
二是文言文主问题的设计应当延伸向文章的主题探究。疏通文意后,看看文章怎么写的,为什麽这样写,想表达什么,才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更需要花时间来探究的。胡老师在主问题“狼的黠”的表现之后,抛出另一个问题事情“狼被毙的原因”,这个问题如各位同仁所言,限制了主语,容易让学生回答片面。 我在想能否想一个问题把狼“狼亦黠”和主题关联起来,作为延伸,而不是让学生觉得另起一个问题。比如是否可以这样设计“作者写狼的黠只是为了写狼吗?从主题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或者“作者除了用黠还用了哪些词语来对狼的形象进行评价?找出并探究主题”……这两个问题殊途同归,都可以引导学生到屠户的机智,引导到作者的评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上去,然后顺藤摸瓜,顺着狼到禽兽人称的转变,体味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高超创作技法上去。
如果说文学创作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那么,文言文主问题设计须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遵循以上两点,可能主问题设计会更有迹可循。
四季青中学 史瑾
于细微处品鉴
伍尔夫曾说:“读一部小说是一门困难而复杂的艺术,要充分享受伟大的艺术家所给予的一切,读者不仅要具备极为精细的洞察力,还需要非常大的想象力。”在《狼》的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在造奇设幻的聊斋世界感受文言小说的阅读快乐,精细的洞察以及大胆的想象,更为其中要义。
洞察情节,品曲折离奇之趣。《聊斋志异》以传奇而志异,《狼》篇幅精悍,但情节却极尽曲折离奇之妙趣。胡老师《狼》的课堂教学,则是借助了文言炼字的环节,引导学生紧贴文本,寻找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踪迹。例如在品析“途中两狼,缀行甚远。”时,教师用诵读法,引导学生用声音表达“甚”、“远”中所表露出的屠夫的心理,同时,想象“甚远”的具体情节。如此,很自然地,将“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的情节反复、延长、扩大……屠夫漫延的恐惧,狼无穷尽的贪婪,都在这“甚远”的朗读中氤氲开来。此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后文“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形成对比,精炼“径”、“犬” 、“暇”,构建情节反差设疑;鉴赏“似”、“甚”,达成学生阅读的释疑。教学环节与小说情节在文本的品读鉴赏中找到平衡,在字句洞察小说情节的不平之趣中,师生共享曲折离奇之趣。然而,在“缀行甚远”的炼字过程中,“缀”的丰富况味被忽略,实为不小的遗憾。
大胆想象,享鲜明生动之趣。《聊斋志异》,“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狼》中塑造的形象虽少得近乎单一,但是二狼与屠夫的形象、心理刻画,思想情感表达均十分鲜明。在而胡老师在教学中,亦是发挥了丰富的想象,通过“演读”引导学生丰富文言中的补白,将阅读体验感受肢体化,从而生动化,形象化。印象很深的是,在老师提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口技》中熟悉的文句可以与《狼》成功拼接,让学生在文中恰当处添加词句时,课堂瞬间迎来了一个小沸腾。学生的文言记忆被唤醒,深入解读的兴趣被激活。而在教师让学生起立,“两股战战”地朗读“两股战战”时,课堂有迎来了一个大沸腾,学生阅读的语调瞬时变得音塞幽咽,情境逼真而生动。
在文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从文言小说阅读中获得更广阔而深邃的快乐,是教师应不遗余力去思考、探索的。而胡老师的《狼》,于妙趣横生中,向我们解读了精细的洞察以及大胆的想象,也是教学方法与文言小说阅读方法的契合。
采荷中学 周呈
以精妙语缀联
过渡语是课堂精致的要素。在《狼》的教学设计中,章老师建议可以借用学者点评《聊斋志异》的话。这样作结,既精致,又充满内涵,同时又看似无意实则有心,让课堂如珍珠般串串相接。记得有一堂省优质课《孤独之旅》,就是用曹文轩自己在作品中所谈到的感悟为串联点:“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散文:《前方》”,想来真是妙不可言。
另外一个是章老师一再强调的,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要有价值,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要有落脚点。如果要改动原文,那么要有明确的导向,需要让学生从改文的角度领悟原文哪些方面的精妙之处。
语文课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在我看来语文课应该是一种对于文本的自我感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去体悟大语文世界的精妙与美好,即使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也不能强加一些所谓的意识形态进入学生的脑海。语文最重要的点在于其人文性的特征,而不是其工具性特点。品析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韵味与内涵,,也许这才是语文最本真的意义。
景芳中学 郑煜
于情境间张弛
我从胡老师课堂中学到以下两点:一是“读进去,读出来”的教学操作模式;二是胡老师贯穿课堂的主线,则是把握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因为前两天感觉上课越来越没劲,学生听起来也很无聊,就向一个教高中的前辈请教。聊了很多,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小学生学的是语言文字,初中生学的语言文学,高中生学的是语言文化”。因为时间已晚,便没有追问下去。可那会,真切被这句话给震撼了。教书已近两年,却没有在宏观上把握中学语文的文学性。便想起胡老师在上课之初对“聊斋志异”的解释,“聊斋志异”的本义是指在草棚里,边聊天边记录奇怪的故事。胡老师在让学生们了解“聊斋志异”的意思时,就已经,让孩子们读进去,读进文字里。“聊”即“聊天”,“斋”指“草棚”,“志”为“记”,“异”则为不同。于是,在课前预习和初读朗诵的环节,胡老师更多地希望学生们读进去,读懂文言的本义,读入当时的情境。读进去,是为了更好的读出来。所以,在读进去的时候,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读出了狼的“黠”和“屠”的“智”。
综观胡老师课堂的展开,不得不提的是,胡老师让学生们读进去,读出来的时候,便是将《聊斋志异》小说的文学性完美展现出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那么在《狼》中“两狼”和“屠户”是不是当属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而狼和屠户的斗,是不是故事情节的展开?“一屠晚归”“顾野有麦场”,是不是道明了当时的时间和环境?胡老师展开教学环环“相缀”,在品出文言的同时,更让学生们在品读文言字词中,感受小说所塑造人物的文学之美。
文言文的简洁、精炼,给学生们提供了想象和生发的空间。学生们读进文本,读出自我的认识。他们通过揣摩文中的故事,由此及彼,读出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认识。猜想出蒲松龄当时生活环境,进而刺激他们想去了解清代历史。他们在猜想和查证知识的同时,又反观我们当今现世的生活。因此,这节课学习的目的,通过文本最终指向学生的认识。学生们通过对品读文言词语,理解文言语境,进入当时的环境,最后又跳出文本,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其实,这是不是胡老师“有意而为之”的语言文学教育,是不是以“读进去”的教学输入,达到“读出来”的思维输出。
胡老师以今人之法,悟古人之文,成师者典范。这是不是以后我们在文言教学中要学习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们铺设一些“跳板”,让他们在语言文学中“读进”“读出”。
杭师大东城中学 彭学艳
在思考中审慎
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盛行。它的可操作性、便捷性和新颖性让很多教师对其趋之若鹜,有些学校对此还进行硬性规定,大兴“导学案”之风。但是,导学案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其在使用过程中利弊得失的天平又是如何倾斜的呢?就我个人而言,在翻阅了很多导学案,见识了很多有导学案的公开课以及自己尝试过一两次之后,发现这并不是高效的举措。
一、导学案编写的科学性值得商榷
导学案基本上以教师事先下发相关“导学”资料,要求学生预习完成为主,这涉及到导学案的编写。教师所编写的材料如何才能真正达到“导学”的效果呢?这是很难界定的。例如文言文导学案,最为常见的就是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解文意。试问理解文章为什么选择的就是这几个加点的字呢?选择的依据从何而来?其它的字词又是为何舍弃的呢?而更多教师则是根据课下注解的字词来编写,而学生也则只是照抄注解来完成,这样一来,毫无意义。若涉及到内容理解和主题探究,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做的更多的事情,则是对导学案的答案进行校对,这不仅仅让语文课逐渐走向练习讲解课,更是逐渐失去了语文味。更有甚至,不合理的导学案很容易让学生学习带有“泡沫”的成分,造成浅尝辄止的虚假导向。所以,导学案到底要编写哪些内容才能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浅了深了都将失去原有的意义。这是需要每一个决定用导学案的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想好,不如不用,免得适得其反。
我认为,导学案最重要的作用不在于扫除基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等等,而是在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就好比一本书的导读,适当剧透,但是又吊足胃口,引发读者的阅读和购买的欲望。导学案亦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道充分勾起学生阅读欲望的题目来吸引学生阅读,那么最根本的目的就达到了,其他的预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样的问题在我所粗浅翻阅的导学案中并没有见到。
二、导学案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需要斟酌
众所周知,问题意识或者说创新意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希望渗透给学生的,也是教师希望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然而,一个个以现成问题呈现的导学案则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进入文本之前,当教师把导学案交到学生手中时,学生便默认为学习这篇文章便是解决这几个问题;学习文本之后,学生依然是通过做题的方式完成作业。这种机械的问答方式,只能将学生一步步推向答题的黑洞,而很难让学生自己形成问题意识,更谈不上创新精神。这是非常可怕的导向,持续下去将让语文教学陷入“题海”的深渊,而所培养的也只是只会答题的“机器人”而已。
语文是多元化的学习,更是多种情感体验的碰撞和不同心灵感受的交融。而当教师赫然呈列所谓的教学目标时,学生都还没来得及看文本,就已经知道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价值观了,这就相当于将本来应该有的多元化的情感体验一体化,甚至提前告知学生:你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体会母爱或者爱国或者珍惜等等。这种剥夺学生自行体会文本情感的行为是残忍的,而学生所能体悟的情感更是空洞、没有生命力的。
此外,导学案还将让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导学案设计之间难以平衡,从而影响教师对课堂质量的把控;导学案还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无法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摆脱出来,效果往往朝反方向发展。因此,在“导学案”兴起的大潮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看待新兴事物,合理有效有选择地使用,而不是盲目跟风,迷失方向。
丁兰实验中学 李彩素
扫描二维码,加入江干语文大家庭
相关资讯
《狼》——呼啸文言小说教学的趣味
2022-08-02 13:03:20
第77期小说强推丨男主占有欲黑化专刊
2022-08-02 12:47:54
命运多舛的汉译白话《》
2022-08-02 12:07:41
转载丨专访《近代汉语词典》副主编江蓝生先生
2022-08-02 12:02:50
[瞎白话] 视角是颗泡泡糖
2022-08-02 11:30:02
为了一本《一千零一夜》,排队一天零一夜 | 短史记
2022-08-02 11:18:51
小兔强推 青木年华之谭书玉 伪民国灵异神怪婚后文 “斯文败类”男主非常宠女主! 女主对男主的心疼以及护短! 我也是非常爱
2022-08-02 11:18:06
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回顾RNG获得全球总冠军背后的付出与辛酸!
2022-08-02 11:02:47
小学生文言作文蹿红 已著2部小说十多万字
2023-05-25 17:04:50
同乐坊祝贺玺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六十六号 童年的六种温度
2022-08-02 10:40:14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