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9 13:41:48
昨天李易峰发微博纪念他出道十周年。
“不忘初心”真的是个用得很顺手的词情,只是初心到底是什么呢?
不得不说,在中国当演员是回报率最高的一门职业,有的人用两三种表情就搞定了所有工作。下面请欣赏表演套路一:
表情包式演技。
颜文字噘嘴:( ̄^ ̄)
演员表演噘嘴:
不要小看嘴唇用力向上一噘这个三岁小孩都会的动作,在很多演员出神入化的应用下,它可以表示委屈:
可以表示卖萌:
可以表示傲娇:
还可以表示生气:
然而噘嘴还是三岁小孩噘得最可爱,成年人慎用。
颜文字瞪眼:ಠ_ಠ
演员表演瞪眼:
这个表情被Angelababy发扬光大,关晓彤和郑爽也都得到了真传。
先看关晓彤在最新出炉的雷剧《极光之恋》里的演绎,妈妈受伤住院,瞪眼睛:
被人推了一把掉进海里,瞪眼睛:
舞台装置掉下来马上就要被砸了,瞪眼睛:
抬手挡眼睛那一下,应该是在嫌灯光太刺眼吧?
一个男人喝醉了突然发疯说他不爱别人,我不知道是该高兴他爱的是我还是该担心他疯了,总之先瞪下眼睛吧。
再看郑爽在去年的雷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里的演绎,高兴的瞪大了眼睛:
被男神亲吻,娇羞的瞪大了眼睛。诶这种时候不是应该闭眼睛吗?
这两人PK的话还是关晓彤技高一筹,无论从角度、眼球大小还是张大的嘴巴都做到了和Angelababy完全一致。
颜文字咆哮:(`Д´*)
演员表演咆哮:
咆哮式演技不新奇了,马景涛、周杰、何润东还有赵又廷都是代表人物,在表情包界各领风骚。
但长江前浪推后浪,一山还有一山高。比鹿小葵更尴尬的欧阳娜娜和吴亦凡已经成功取代前辈们,成为新一代咆哮帝、咆哮后。
当然不是说咆哮是绝对错误的,感情激烈到一定程度,到了那份上不吼不行。但是关键在于,咆哮出来的是情绪还是情感?
如果是情绪,那一般会是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嗷~一嗓子,观众还没被带入情境中就被吓一跳。比如吴亦凡吼刘亦菲:
如果是情感,一般是循序渐进的,到顶点顺理成章爆发。看看非常经典的半泽直树扳倒大和田董事这个片段,按说表情非常扭曲了,但香川照之这一步步从惊愕,愤怒到不甘的递进,情绪饱满到他的腮边鼓起一棱棱肌肉,这个颜艺也是服气。
可惜很多演员把情感爆发简化成了情绪咆哮,反正吼两嗓子就能让粉丝夸你演得好演得卖力,为什么还要辛苦钻研更复杂的表演呢?
请接着欣赏表演套路二:
无泪哭戏
最有感染力也最考验表演功底的哭戏可以被简化成孩子没了依然无动于衷:
稍微激烈一点则像姨妈痛:
再激烈一点就把五官扭到一起:
实在哭不出来导演还不给滴眼药水怎么办?有办法,要不然低头,要不然捂脸。让观众看不清你到底流没流眼泪,意思到了就行了。
放一个经得住特写的哭戏的正确示范:
最后请欣赏表演套路三:
以不变应万变,一种表情演完整部戏
李少红曾经批评杨幂表演模式化:开心就是哈哈哈,难过就是哇哇哇。然而现在会哭会笑已经成了最低要求,因为多的是全程面瘫的演员。
每个镜头都在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
还有对自己个人魅力过于重视的演员,演着演着经典表情就跑出来了提醒观众快看我美不美?帅不帅?比如范冰冰的挑眉毛:
黄晓明和杨洋的邪魅一笑:
以上我总结的表演套路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随便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类似的表演,但追本溯源,其实是很多港台演员的惯用套路。台湾有一部古早神剧《台湾霹雳火》,瞪眼、挑眉、咆哮、风骚走位等各种表演应有尽有。
港台影视行业衰落后,很多从业人员北上讨生活。在这样风格的导演的调教下,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毛晓彤和曾舜晞只会瞪眼睛:
马可出现自认很潇洒的甩枪动作。
打架像跳街舞。
转身像跳交际舞。
躲避像跳红色娘子军。
真正需要跳舞的时候却像做广播体操。
除了演员对生活毫无观察领悟,导演的糊弄心态也没人批评,最后锅都是演员来背。王学圻在《梅兰芳》里演十三燕,第一场戏NG了36条,陈凯歌一直不让他过关,尽管是老戏骨,王学圻也不自信了。直到他找到了提高调门略带一丝紧张做作的说话方式,十三燕这个人物算立住了,帮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然而现在是难过基本靠捂,高兴基本靠抖,,也就不怪观众也只能呕了。
一个作品的完成,不能靠一个人的力量。演员在一部烂戏里演出个人华彩,的确是演员的能力,但也是演员的悲哀。现在流行说“工匠精神”“不忘初心”,不能空口白话说得很溜却坚持生产千篇一律不经思考的产品。
文艺作品需要创造力,演戏同样需要思考,它不是写作业,给个标准答案就够了。建议流量明星们可以看以下两套丛书:表演艺术家石挥所著的《石挥谈艺录》,梅兰芳口述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看看一个真正不忘初心的演员是怎样对待自己工作的。
你尊重工作,市场和观众也会尊重你。
娱乐圈如此,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就是个巨大的演艺圈,我们每个人拿着相似的剧本卖力投入地演。
公司需要努力的员工,于是,CBD拥挤着步调一致的年轻白领;人生需要出人头地,于是,我们连“梦想”和对“成功的定义”都如此一致;父母需要优秀的孩子,于是,努力地对比学习着“别人家的孩子”;生活需要“正常”,于是掐着点结婚生小孩;做人还需要被认可,于是追着大家都关注的热点,表达着大家都认可的观点……
你看,我们比娱乐圈的小花小鲜肉们演技还拙劣和敷衍。最后,身上独有的特质被磨去,为了「不出差错」,却变成了毫无差别,学会各种套路、躲在框框里换取轻松和安全感……那个过去色彩明丽的你,终于慢慢变成无趣的所有人。
好吧,长篇大论那么多,当然不是为了说教而说教。
安利大家一个TVC,跳出各种套路和条条框框,拒绝变成平庸无趣的大人,或许就如TVC中所说:只需偶尔异类。
现在,流量们也纷纷走上挑战演技的舞台,你也可以偶尔尝试跳出框框,做回原本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想“偶尔异类”一次,不如就去这场“异类”的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