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11:24:32
总有人拿金钏儿的事来指责王夫人恶毒,今天又在评论区看到有人提到王夫人的说辞:“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一下,撵了她下去。”这反而让我意识到,王夫人真是善良到了极点,她掩盖真相,却是为了替金钏的过错遮掩,反而把罪责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金钏儿之错,错在挑起宝玉和贾环的兄弟矛盾,怎么惩罚都不为过。
贾府虽然有着“宽柔以待下人”的家风,但真要说起惩罚下人来,也绝不手软。比如被李嬷嬷牵连的茜雪、偷玉的良儿和偷镯的坠儿,都是被撵了出去。更严重的是迎春的乳母,因为聚赌,贾母严命打“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
金钏儿之错,并不在于她与宝玉互相调笑,而是她对宝玉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书中说“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有人将此误解为王夫人恨的是金钏与宝玉的调笑,其实她“平生最恨者”就是引发兄弟不和挑起家族矛盾。
要知道,因为有赵姨娘这个不懂事的小妾存在,为了维护宝玉和贾环之间的和睦,王夫人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和牺牲。最突出的事例就是宝玉被贾环烫伤,差点把眼睛烫瞎了,但她却交代在场的人把这件事瞒了下来。
为什么要瞒?因为老太太太过宝贝宝玉了,如果让她知道是贾环做的,贾环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惩罚并不会让贾环改过,反而会让赵姨娘和贾环母子更加怀恨在心,从而让宝玉和贾环的关系彻底恶化。
儒家社会,讲求兄友弟恭,做哥哥的友善对待弟弟,才能赢得弟弟对哥哥的恭敬。如果哥哥做出让弟弟难堪的事,也就别怪弟弟对哥哥心怀不轨了。
金钏儿挑唆宝玉“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就是置贾环于难堪的境地,后果极为可怕。所以王夫人“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并把金钏儿撵了出去。
怪不得王夫人气忿,她努力在维护的事,差一点就被金钏儿破坏了。如果不加以重重责罚,不知道金钏儿以后还会惹出什么滔天大祸来。
王夫人的说辞,是替金钏儿掩饰,并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
金钏所犯的过错,如果说出去,她会被千夫所指,尤其会暴露贾环和彩云的丑事。如果从自私的角度来看,王夫人完全可以实话实说。她制止了金钏儿的挑唆行为,宝玉没有听从金钏儿的挑唆,他们母子都没有错,错就错在贾环和彩云以及金钏儿。
善良的王夫人把罪责揽到了自己身上:“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一下,撵了她下去。”下人不小心弄坏了东西,这不算多大的错,宽厚的主子最多教训几句,苛刻的主子也不过是进行体罚或扣工资,不会严重到“撵了她下去”。王夫人的说辞,只能说明她是个对下人特别苛刻的主子,连这一点过错都不肯放过。
这就是王夫人的善良和顾全大局,宁愿牺牲自己的名声,也要保全贾环、彩云和金钏儿的名声,从而保障家族的和睦稳定。
注意,王夫人这话是在金钏儿投井之后说的,这就更能让人以为金钏儿之死是因为王夫人责罚过重,金钏儿是被她逼死的。
试想想,这个说辞和说明真相哪个对王夫人更有利?说明真相,是金钏儿罪有应得,王夫人作为当家主母处置得当。这个说辞则是把全部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让金钏能落个干干净净的名声。这不但对金钏儿好,对白家来说也是好事。不然,有个千夫所指的女儿,他们一家再她抬不起头来,说不定还会受到赵姨娘贾环母子的报复。
对于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人口众多成员复杂,和睦稳定是重中之重。王夫人虽然不够聪明,但她却不遗余力地维护着整个后院的稳定,并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这才是管理者该具备的素养。面对上有贾母的厚此薄彼制造矛盾,下有赵姨娘的上窜下跳引发矛盾,荣国府能维持这么多年的稳定,王夫人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