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0:40:28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邮票共表现了小说中的5个经典情节,其中,除“寒塘鹤影”选自曹雪芹亲撰的第76回外,另外的4个情节“黛玉焚稿”“金玉联姻”“探春远嫁”“宝玉却尘”均选自程伟元、高鹗整理的后40回。虽然后40回的悲剧气氛基本照应了前80回,成为《红楼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存在很多明显违背曹雪芹本意的“硬伤”,红学界对《红楼梦》后40回贬大于褒。因而我在设计本组邮票时,对出自后40回、涉及红学界有争议的情节,在构思、构图上均扣合前80回,慎思明辨,尽可能贴近曹雪芹的本意。
小型张“寒塘鹤影”表现了中秋夜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咏月,妙句迭生,尤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联句更为深沉隽永,有情、有势,但意境过于凄凉,读起来寒侵肌骨,旁听的妙玉出面盛赞“好诗”,又指出“太悲凉了”,“关人之气数”并续句收尾。我画“寒塘鹤影”小型张,在努力刻画黛玉、湘云、妙玉3人过人的才华与高洁的雅趣时,也力图通过冷夜凉月、寒塘残荷、孤鹤寂影、迷离的蒲草以及清冷的色调营造出清奇清雅的文情诗境,但求静美,避免过于悲怆颓丧。
“黛玉焚稿”一枚,表现了林黛玉因听闻“金玉联姻”之事而迷失本性、卧病在床,焚稿断痴情、唯求速死的情景。“木石”与“金玉”两条感情线是《红楼梦》的主体架构,作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寄寓在“木石前盟”的两个主角宝玉、黛玉身上,对宝黛双玉从两小无猜、志同道合到相亲相爱,抽丝剥茧,极尽铺陈。宝黛的爱是心灵的契合,晶莹无瑕,生死不渝。但是,他们的爱却为封建礼法所不容,为冷酷的宗法家庭所不容,“木石前盟”敌不过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薛宝钗、花袭人主奴联手精心设计的“金玉阴谋”,酿成了双玉一死一走的悲剧。
黛玉之死,令《红楼梦》无数读者为之泫然落泪。平心而论,“黛玉焚稿”传情入色,是续作部分写得较好的情节,基本符合曹公本意。我在此枚票中刻画了两个人物,一是已与因失玉处于癫迷昏聩状态的宝玉做过剖腹析心生死诀别,再无留恋的黛玉,表现她将定情信物诗帕投入火盆焚烧,毫不犹豫,凸现黛玉还泪已尽,死志已决,焚稿焚心,割断痴情;二是护住病弱的黛玉,欲抢诗帕够不到干着急的丫鬟紫鹃。书中写黛玉将诗帕投入火盆,紫鹃“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应是用双手护住了心力交瘁的黛玉,做不出“抢”的动作。我做了小小的变动,紫鹃一手护住黛玉,上身前倾,伸出另一只手欲抢出火中诗帕,这样的形体语言会更利于表现紫鹃干着急的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是语言艺术的强项,刻画肢体语言是造型艺术的强项,在方寸画面上,形体动作传达的肢体语言会比面部表情心理活动更鲜明,我试图用形体动作表现心理活动,以传人物之神韵。
入住大观园,林黛玉选择了潇湘馆,是因为“爱那几竿翠竹”,焚烧的诗帕亦有“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的诗句,竹子是黛玉品格才志之写照,与黛玉已形同神合,所以我在黛玉的卧室中安置了一架画着翠竹的屏风,屏风上题着一句唐诗“疏影月移壁”,下一句是“寒声风满堂”,正契合黛玉病危,人情凉薄,环境阴冷,彻骨生寒的情境,借题此诗乃隐喻手法。
“金玉联姻”这枚看似喜庆,实则悲剧。这是一场政治婚姻,金玉之“联姻”不是基于爱情,而是为了封建家族的政治利益。前文提到宝黛真诚相爱,是心灵契合的“木石前盟”,尽管宝玉心心念念“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但是他们的家长、贾府的掌权人出于家族利益,基于所谓的“伦理道德”,选择了兼具“德言工容”的淑女典范薛宝钗,设计了“金玉良缘”,击碎了“木石前盟”,制造了“悲金悼玉”的爱情悲剧。
薛姨妈为攀附权贵,以送女进京 “选秀”为借口,携子女进京投亲。但她不去四大家族中亲缘更近的哥哥王子腾家,而去姐姐、姐夫家,何故?貌似忠厚的薛姨妈饱谙世故、老谋深算,她的真实目的是攀附权势更盛的贾府,瞄准的目标是姐姐那个“衔玉而生”的儿子,用一个人工凿錾文字的金锁对应来自仙界的通灵宝玉,炮制了“金玉良缘”方策,意在通过联姻把贾家这个炙手可热的贵族世家攀住附牢,住进贾府,薛姨妈就对王夫人等挑明了金玉之事,明说有金锁的宝钗要“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亲姐妹自然心照不宣。庚辰本第28回写薛姨妈“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事,一个“等”字足以说明薛姨妈不只对王夫人讲过“金玉良缘”,还向很多人兜售此说,以致“金玉之说”不胫而走。王夫人有意在贾府筑牢王氏根基, “金玉良缘”之说也正中她下怀,与侄女王熙凤、妹妹薛姨妈、甥女宝钗结成联盟就可达成心愿。
“金玉联姻”一说,令宝钗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她明了母亲的如意算盘,自己也心仪宝玉,碍于礼法却不得不故作矜持,表面上远着宝玉,但她总能巧妙地把握有利时机,暗示或表露“金玉”观。例如,羞笼红麝串、出主意用金丝线给宝玉的通灵玉打络(金佩玉)等;特别是平时把自己包裹很严的宝钗不避瓜李之嫌坐在熟睡的宝玉床边,为他绣五色鸳鸯兜肚,更泄露了内心隐秘。但令在床边绣鸳鸯的宝钗难堪的是,睡梦中的宝玉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击醒了宝钗,她知道了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位置。虽然宝玉曾一度被宝钗的美貌吸引,关系也较亲密,却亲而不爱,对宝钗极力主张、一再劝说他走仕途经济之路的话还非常反感,直斥为“混账话”,说宝钗“好好一个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宝玉和宝钗的关系定格在姨表姐弟,没有逾越。宝黛钗三人中,宝钗在感情上落了下风,她对宝玉有情,但宝玉无意。能否与宝玉联姻实现金玉配,攀牢贾家这显贵亲戚,关系到薛氏家族的命运,个人与家族的双重利益,使宝钗不能置身“金玉”计谋之外,她千方百计地讨得在贾府有决策权的贾母、王夫人等人欢心,笼络袭人、茗烟等下人的感情,也是配合母亲实现联姻意图至关重要的“公关战”。但宝钗没料到,姨母、母亲、表姐明修暗度,精心策划了“调包计”,让她冒名顶替出嫁,婚礼坐床时宝玉先喜后惊的态度令宝钗陷于那种尴尬情境又有苦难言,不得不装愚守拙。“金玉良缘”击败了“木石前盟”,毁了黛玉,伤了宝玉,宝钗也非胜者,失了尊严又遭遗弃,落了个守活寡的悲凉下场,三人都是宗法社会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可悲,可叹!“金玉联姻”这枚邮票图稿重点刻画了宝玉发现所娶之人不是心心念念的林妹妹时的惊愕,以及宝钗察觉自己沦为冲喜工具时的无奈。
画“探春远嫁”这枚邮票也颇费思量。“探春远嫁”在后40回中语焉不详,第99回提及海门总制周琼致函贾政为子求亲,第100回则侧重写了贾政允亲后,荣府中贾母、王夫人、赵姨娘、宝钗、宝玉等对探春远嫁的不同反应。至于出嫁则在第102回,仅用了“辞别众人,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少得不能再少的文字轻描淡写地带过。
有学者根据第63回探春掣得标注“必得贵婿”的红杏签和第70回探春放软翅凤凰风筝等描写,推测探春嫁给藩王为王妃。但在各版本《红楼梦》书中都找不到支持以上推测的确切证据,仅凭酒桌上闺阁中的一句玩笑话“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和一场游戏就做出“王妃”的结论,显然很牵强。我未采用此说,本着不悖曹雪芹本意的目的,我尽量采用后40回与前80回不相矛盾又能深化主题的情节进行设计。
《红楼梦》第5回一直被红学界认为是全书人物结局和故事情节的总纲。其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图画、判词和“分骨肉”曲辞描写的情境和第102回“水舟陆车而去”6字相照应。第22回探春所做灯谜句“游丝一断浑无力”则暗合了“断线风筝一去不归”,这些才是曹雪芹具有深意的构思。
据此,我画了一片大海,一只大船,盛装的探春在船头掩面涕泣,一只断线风筝向天边飘去,切合“曲演红楼梦”的“分骨肉”曲辞“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词意。这样画既符合曹雪芹先生本意,又不悖程伟元、高鹗续作中“水舟陆车而去”的写法。因学界还有不认可程伟元、高鹗整理部分探春嫁海门总制周琼之子的安排,如此表现也模糊了新郎是谁,避免了争议。
脂砚斋把“四春”姐妹名字的首字连缀起来对应“原应叹息”4字,探春对应的是 “哀叹”的“叹”字,探春远嫁实非喜事,一去不归,生离如同死别,“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落此结局,诚可悲叹!
“宝玉却尘”这枚邮票表现的情节出自《红楼梦》第119回和第120回。红学界对第119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批评的声音更加强烈,沐皇恩、延世泽、兰桂齐芳、探春归宁、家道复初,都是饱遭诟病的“硬伤”。
贾宝玉应试中乡魁,这还是曹雪芹笔下那个反科举、反封建的贾宝玉吗?后40回整理者高鹗进士及第,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安插进宝玉应试中举的情节显然是高鹗对曹雪芹著红本意的背离和篡改;“辞父”的描写也使宝玉的遁世拖泥带水,似乎仍有尘世的羁绊。
《红楼梦》第5回可谓统领全书,全书“筋节”尽在红楼十二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此句昭示了贾府家事消亡,家人风流云散的悲剧结局。
曹雪芹给宝玉设定的结局是“悬崖撒手”“弃而为僧”,第119回照应了这一点。我画“宝玉却尘”,遵曹雪芹本意,在构思、构图上也绾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和“弃而为僧”的立意。宝玉经历了世态的炎凉,看透了朝廷官场的黑暗,领教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理清了显贵家族败落的原因,失去了还泪已尽的挚爱,所关爱的姐妹们也都风流云散,尘世已无知己所恋,所以他才斩断尘缘,割舍、放弃了世间的一切。“却尘”是宝玉的个人“豁悟”,对应曹雪芹由于自身经历对人生的“彻悟”。捋清了思路,我只画宝玉一人,大梦已醒,万境归空,悬崖撒手,弃绝红尘,身披的大红斗篷飘起,赤足踏雪,毅然决然,飘然出尘,归彼大荒,返回仙界;背景干干净净,除去一片白茫茫大地,别无他物,既构图简洁,又首尾呼应。
宝玉却尘,红楼结梦。完成了这组邮票设计,“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系列邮票就此画上了句号,我很想把这“句号”画圆,但因双眼手术失败,视力一年不如一年,给邮票设计造成极大障碍。虽然把这个“句号”画上了,但可能没画圆,请邮友鉴谅。眼疾使我基本上失去了画“工以致精、细以表微”的工笔画,特别是小幅工笔画的能力,这组邮票是我邮票设计的收官之作。但我仍会以集邮者的身份与广大邮友保持联系,保持友谊。愿集邮给我们以快乐!
萧玉田,1945年出生。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承德市文联顾问,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大型典籍。出版有《中国工笔人物画技法》《工笔仕女技法》《画说红楼》《萧玉田古诗词画意》《萧玉田写意人物作品集》等专著和画册,设计了《承德避暑山庄》《昭君出塞》《承德普宁寺和维尔茨堡宫》《颐和园》《元曲》等邮票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的第二组至第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