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10:15:04
一抔土,一瓢水,一块泥巴,经手工捏制成型,泥塑作品由此诞生。早在新石器时代,以“泥土”为原材料制作的陶器就已出现,它恰似一位旁观者,默默记录着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程,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兴福集村,就有这样一位痴迷于“用泥土讲故事”的人,她就是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代表传承人——贺风勤(贺凤平)。
走进贺风勤老师家的院子,红色水桶中满满一桶泥巴格外引人注目。“我做泥塑大多用的是当地河堤上冬天冻过的黄土,这种土不用过筛,非常顺滑。”贺风勤介绍,制作泥塑的用土十分讲究,将挖来的泥土用水浸透后,再放在石板上用铁棍捶打上几个小时,将泥土里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其变得厚实细腻,最后往里面加入适量棉絮增加其粘性,这样,制作泥塑的原材料便准备完成了。
贺风勤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她的作品选题就是源自生活。“国家开放三胎政策,我就响应号召做了一组作品。”贺风勤说,她捏了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以及一个怀孕的母亲,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和孩子就在家等他回来。
“我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庄户人,做泥塑就是小时候爷爷带着玩学的,完完全全的野路子。”一说起泥塑,贺风勤老师立刻神采飞扬,“我走到哪里,就捏到哪里,有的作品还在研修时被天津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永久性收藏了,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贺风勤说,一起研修的同学有好多研究生、博士生,她只是一个庄户人,被老师赞扬时别提有多激动了。
在参加“中国济宁市—日本足利市友好城市旅游线上交流会”时,她的作品一亮相就收到阵阵掌声。“我就是要用泥巴讲故事,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贺风勤拿起手中刚捏好的簸箕,“你看,我的作品比不上学院派的精细,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它们是什么人、正在做什么。”农忙时节,休息时她在田间地头讲述丰收的喜悦;外出打工时,她讲述同伴的辛勤劳动;疫情来临,她在后方用泥土讲述战“疫”一线的勇敢担当……
“我放不下泥巴,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所热爱的东西。”贺风勤说,如今,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她的泥塑作品逐步走到全国各地,她的故事也讲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