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敦煌》

2024-01-20 10:04:17

这不仅是一本打造成绝美“艺术品”的艺术类书籍。更是一本连接着祖孙三代敦煌情感的艺术宝库。

敦煌是记录中国公元4—14世纪其间丝绸之路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它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敦煌壁画中记录了各种乐舞形象,反映天上人间各种生活场景、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乐队乐伎及舞蹈形象,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民族舞蹈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堪称乐舞的博物馆。

在敦煌壁画中,引人注目的形象,除了飞天,就要数千姿百态的音乐舞蹈了。从北凉到元代1000年间,不同表现的乐舞,几乎是朝朝各异,代代翻新。敦煌莫高窟也可以说是一部厚重的乐舞形象辞典,大多数洞窟里都保存有形象各异、姿态有别的乐舞,在琼楼峻宇、乐池舞榭中绘着成组成群的乐队和单人、双人的舞蹈,是我国文化史上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自上个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后,敦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1941年张大千到敦煌临摹壁画后,敦煌更成为一些专家学者心中的“圣地”。在此后的十年间,几十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千里迢迢,来到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朝圣”。他们或面壁临摹,或沙海寻踪,或整理残卷……用自己的力量,抢救敦煌、解读敦煌。

1943年张大千带着他和弟子们在敦煌两年零七个月的石窟壁画临本,在成都举办“敦煌壁画”展览。史苇湘和欧阳琳充当展览的讲解员,这就让他们与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为他们的结合奠定了基础。1947年欧阳琳毕业于四川成都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同年9月经导师沈福文先生推荐,来到敦煌莫高窟。1948年秋,同样毕业于四川省立艺专的史苇湘,在张大千的介绍下,从四川孤身跋涉数千公里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敦煌。从此,他们将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了敦煌,并留下了大量的敦煌壁画临摹本。1952年,史苇湘和欧阳琳的女儿史敦宇,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成为第一批敦煌学者们在莫高窟出生第一代较早的子女。1979年,金洵瑨出生于敦煌,自幼学画,跟随母亲史敦宇往来于敦煌莫高窟,得到外公史苇湘、外婆欧阳琳先生等敦煌学专家的熏陶指点,对敦煌艺术耳濡目染。

《乐舞敦煌》2014年的时候第一次出版,随后“中国最美的书”“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比赛 - 金奖”“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年奖(TOKYO TDC)”“德国红点设计奖”“美国ADC-优异奖”“美国ONE SHOW-铜铅笔奖”等等国内外大奖逐一收入囊中,本书凭借着独特的装帧设计——尽可能地还原出敦煌的时代感与沧桑感,吸引了大批读者的目光,从2014年开始本书前前后后一共加印了八次,累积印刷29500册,然而当最后的500册出厂且立刻销售一空之后,因没有纸而绝版。

《乐舞敦煌》用的是什么纸呢?

原来的护封用纸来自于四川省夹江县,民国《四川手工造纸调查报告》这样描述夹江县的造纸技术:“造纸技术甚精,川省其它各区无出其右者”。《乐舞敦煌》原来所用的大部分手工纸,都来自于这个神奇的地方。图书正式出版两年后,因为当地加大了环保监测力度,大量手工造纸的小作坊因为环保不达标等问题纷纷关门歇业,其中就包括了《乐舞敦煌》封面及部分内文用纸的供应商,而最最重要的护封用纸更是完全依赖于这些小作坊,蝴蝶扇动了小小的翅膀,一本本可以常销的畅销书就此默默退出市场。

作为纸质书来说,《乐舞敦煌》这本书利用纸张呈现出了不一样的体验感,只有当你抚摸上纸张的纹理,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本书所传达出的敦煌印象,仿佛置身于西北的茫茫沙漠之中,这也许正是众多读者在茫茫书海中选择它、喜爱它的原因之一吧。

· 用纸很用心,不仅用照片再现了敦煌壁画的全貌,内文还夹装了有助于最大程度上还原质感的纸张。封面将宣纸元素拓在牛皮纸上(修缮古籍书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同时有一种残破的感觉,反映了敦煌壁画的现状。

· 虽采用廉价的材料,但使用了很多手工工艺,是一本低调而奢华的书。书没打开前用小封条封住,表现一种神秘感,引导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其中的未知领域。

去年,在梳理各大供应商的仓库时,突然发现其中某一家还存有部分《乐舞敦煌》护封用纸的库存,成为了此次本书可以再版的重要契机。

读者需要+有纸了=《乐舞敦煌》回来了

为了能使作品更好的呈现在大家面前,所有的纸都是订制的,尤其是内文部分选择了芬兰的蒙肯纸,而这些都提高了整本书的成本。

这本书的设计上有一个不可逆的巧思:用小封条封住了每本书的翻口,暗示了敦煌的悠久与神秘。而在之前的销售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的塑封包装经常让这个小封条破损,影响了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因此本次批次全部采取了单独盒装,让每个拿到这本书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份专属于自己的、有待拆封的独特礼物。

史苇湘,(1924—2000)四川绵阳人,1948年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到敦煌莫高窟从事敦煌壁画临摹和敦煌历史、敦煌艺术理论、敦煌佛教艺术史的研究。历任敦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资料中心主任。临摹敦煌壁画300多幅,出版各类画册、专著资料辑录等1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敦煌历史年表》、《石窟内容总目》、《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等成为敦煌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他提出了敦煌本土文化论、石窟皆史等一系列理论,成功地运用艺术社会学研究敦煌石窟,为敦煌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和突出成就,为后世学人树立了典范。

欧阳琳:1924年出生于四川彭县,1947年毕业于四川成都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同年9月经导师沈福文先生推荐,与四名同学长途跋涉一月余来到敦煌莫高窟,成为敦煌研究院一名美术工作者,从事敦煌壁画临摹和研究直到1986年退休,为副研究员。她所临摹的敦煌壁画,曾在日本、法国、前苏联、台湾、北京、上海、兰州等地展览,并被日本、法国出版了图录画册《中国敦煌壁画展》。主要著作有《敦煌图案》、《敦煌纹样拾零》,与史苇湘、史敦宇合著《敦煌图案》、《敦煌壁画线描集》,与他人合著《敦煌图案临摹本》。退休后一直坚持临摹和研究敦煌壁画,探索敦煌佛教艺术,编著有《感悟敦煌》、《敦煌壁画解读》、《敦煌图案解析》、《史苇湘、欧阳琳敦煌壁画选》,合著《敦煌壁画复原图》等。

史敦宇,1952年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成为第一批敦煌学者们在莫高窟出生第一代较早的子女。她自幼跟随敦煌学专家的父母史苇湘、欧阳琳先生出入洞窟和学习临摹敦煌壁画,并得到了常书鸿、段文杰等先辈大师的指点。本人就读于酒泉师范学校和西北师大美术系。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美术教育事业,研究和复原敦煌壁画三十余年,她复原的敦煌壁画曾在北京、上海、佛山、兰州、台湾等地展出,其部分精品敦煌壁画被法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台湾、港澳等友人收藏。2005年应邀赴台湾地区讲学和举办敦煌壁画展获得很大成功。在国内、台湾地区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绘画作品60多幅,编撰出版职业高中美术类教科书一册,合著出版《敦煌图案》、《敦煌壁画线描集》、《敦煌舞乐线描集》、《敦煌壁画复原精品集》、《敦煌壁画复原图》等。

金洵瑨,1979年出生于敦煌,自幼学画,跟随母亲史敦宇往来于敦煌莫高窟,得到外公史苇湘、外婆欧阳琳先生等敦煌学专家的熏陶指点,对敦煌艺术耳濡目染。200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在北京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近期与母亲史敦宇合著《敦煌舞乐线描集》、《敦煌壁画复原精品集》,三代人合著《敦煌壁画复原图》等,完成了外婆欧阳琳著《敦煌壁画解读》、《敦煌图案解析》、《感悟敦煌》等书籍封面设计。

《乐舞敦煌》,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金洵瑨祖孙三代在不同时间段所绘敦煌壁画中舞蹈声乐部分的临摹本。本书在设计上希望在书籍呈现、作品本身与敦煌之间找到一种原始的联系和平衡,尽可能的还原出敦煌的时代感与沧桑感。

整书大部分都是手工完成,封面选用了特别定制的毛边纸,采用手工装裱拼贴效果。在内页的设计上,所有的画稿都根据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残卷效果。呈现出有年代感的凄美,与绚丽摹本的华美形成强烈对比。看上去是残破不堪,但实质是挖掘表现出了特质的美感。同时,这本手工书的制作不仅增强了每本书的不可复制性,更加突出书籍本身的体验感。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