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10:18:29
1933年,腊月十五,乌云笼罩着上海,一场秘密会议突然被冲,一半与会者被抓。陈千里临危受命,重整队伍,继续执行绝密计划。众目睽睽之下,一场事先张扬的转移险战就此展开……
著名作家孙甘露的最新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今日上市。小说正文34章,全书24万字,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作者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是父亲,是爱人,是兄弟,在漆黑的夜里开始一段深不可测的航程。孤寂的至暗时刻,一个人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真实的街道路线进入隐秘的上海
作为孙甘露酝酿多年、潜心创作的新作,《千里江山图》先后入选中宣部全国重点主题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中国作协重点作品、上海市重大文艺原创项目等。小说中的人物,出没在上海、广州、南京的市井街巷。孙甘露像拿着一张地图,或像拎着一盏夜灯,带领读者走进现场,用其小说家的笔力,不动声色地复刻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写出一场场曲折迂回、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这群理想主义者用生命照亮了风雨如晦的暗夜,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展现了历史进程的沉郁悲壮,凸显了理想主义者们的激情信仰和精神丰碑。
“这是颇为惊心动魄的一段不太为人所知的革命史,况且其中也蕴藏着诸多智慧、勇敢与胆识,包括不动声色地制造悬念,这是一种艺术或许还是大艺术。”文艺评论家潘凯雄说。
创作这部作品时,孙甘露参考了当时的城市地图、报纸新闻、档案、风俗志等材料,力求靠近历史真实,重现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广州、南京的社会环境、风物和生活,重点还原了当时上海的建筑、街道、饮食、风俗和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
为安放小说人物建构合适的物理空间,是孙甘露小说的特点,从代表作《我是少年酒坛子》里的酒馆,到《千里江山图》的街道――从真实的街道路线进入小说,既是对经典小说传统技艺的一种接续,又是对虚拟现实地图思路的大胆征用。一条马路、一件大衣、一出戏、一部交响曲、一道菜抑或脱身路线,建构出令人身临其境的小说空间感。
“作品参考了大量革命文献史料,内容力求贴近历史真实,人物、事件、地点与历史背景相符合,体现了虚构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也是作者的创新。”军史、党史专家,《战上海》作者刘统评价道。
这是孙甘露履历里的新人,逆流而上
“谍战,悬疑,英雄主义,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词有一天会用来形容孙甘露老师的作品,然而这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紧张也紧张,狠辣也狠辣,最终感到的却是一种平静,陈千里身上那种平静,功成不必在我,事情总要办成。”脱口秀演员、写过《候场》等作品的李诞说。
陈千里是《千里江山图》的主人公。小说附录中,有一段“节录自某省档案馆有关卷宗中未曾发表的口述记录”,作家命名为“我所了解的陈千里同志”,其中写道:“……读到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在当时,中共地下组织是处于怎样的危急时刻。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陈千里和战友们,不仅查清了内奸,建立了一条从上海绕道广州抵达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还成功地营救了党中央重要的领导人物浩瀚同志。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明白这点以后,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些疑团菜彻底消除。比如说,为什么这些坚定的革命战士,在开会时居然用赌钱作为掩护借口?……”
对孙甘露的这部新作和其中人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认为:“这一次,孙甘露的新男主用截然不同的速度行走江山,逆流而上。这是孙甘露履历里的新人,忧郁的先锋派小说诗人突然变成了动词的巨人。”
作家马伯庸赞赏《千里江山图》呈现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肌理,特别是找到了理想主义者这个群体――“气势磅礴、结构精巧,几笔勾画出一个时代的肌骨、几个理想主义者的魂魄。”
主题叙事的创新与当代小说的试验
业内外都期待着孙甘露沉潜多年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对主题叙事的创新。
孙甘露调动其多年文学积累和经验,在小说结构、人物塑形和语言速度等文学性方面进行了探索。整部小说节奏快,情节密度高,语言动感强,在危机迭爆的惊心动魄中飞速推进,形成了一种激情美学叙事的动态结构。同时,孙甘露赋予小说人物以合理真实的人性逻辑,洞察焦灼乱世下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人的情感叙事让小说在澎湃的动态中蕴含着平静之气。这都展现了孙甘露对当代小说叙事走向的思索和试验,整部小说在动态氛围和静态气息之间取得了动静相宜的平衡。
批评家、“中国好书”《北纬四十度》作者陈福民认为:“孙甘露在《千里江山图》中改变了他所习惯的叙事姿态,但一如既往保持了小说叙述语言的艺术品质:俭省、精确、优雅。”
隐蔽战线也是人性纠葛的战场,它塑造英雄,也呈现脆弱。善与恶,罪与罚,贪婪与恐惧,带读者探究人心世界。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说:“孙甘露标志性的文风曾过于夺目,甚至遮掩了他作为小说家的高超功力。而这一次,作者不动声色,读起来惊心动魄。时代激流中的信仰与牺牲,暗战中的悬疑与谋略,极端环境下的忠诚与背叛以及爱与离别……在冷静练达的叙事中栩栩如生,让人沉浸其中又回味无穷。”
我一直想给你写一封信,但是不知道怎么落笔才不会泄露。
也许该用密写的方式写在纸上,或者用莫尔斯电码编成一段话,但是所有这些方式,都只是试图在万一被发现时无法破译。而我真正想对你说的并非秘密,可以写在云上,或者写在水上,世间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但那只是写给你的。犹如我此生说过的所有的话,被你的眼睛、耳朵捕获,像是盲文或者世界语,它的凸起,它对自然语言的模仿,那隐约的刺痛或者句法,为你的指端所记取。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分别。虽然,每分每秒都可能是我们永别的时刻。而如果我们能看着彼此分开,那已经是幸运了。
你大概读不到这封信,我也许已经不在了,已经离你很远,在某个我不知道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应该在哪里等你,你才能找到我。但你会知道的吧?
我们并不指望在另一个世界重聚,我们挚爱的只有我们曾经所在的地方,即使将来没有人记得我们,这也是我们唯一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地方。
我爱听你讲那些植物的故事,那些重瓣花朵,因为雄蕊和雌蕊的退化与变异显得更为艳丽,而那些单瓣花朵的繁衍能力更强。
什么时候你再去龙华吧,三四月间,桃花开时,上报恩塔,替我再看看龙华,看看上海。还有报恩塔东面的那片桃园,看看那些红色、白色和红白混色的花朵。
我们见过的,没见过的。听你讲所有的事,我们的过去,这个世界的未来。
有时候,我仿佛在暗夜中看见了我自己。看见我在望着你,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一直望着你,望着夜空中那幸福迷人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