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3 13:44:00
十一外地求学狗回京,参加了一个木艺制作主题的同城活动。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做了个木勺。作品最终被放在灯箱里的那一刻,觉得闪着光的还有一颗匠人之心。
活动在南锣鼓巷附近的一个工作室进行,十几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聚在一起,没有强行熟络的自我介绍或者正经的开场,好像一群老朋友会面,心里说一句“哎,你来了”。
先到的几位已经开始画自己的设计图了,确认过报名ID,工作室的主人夏天翻出几块木料,念着它们的名字:北美黑胡桃木,白蜡木,德国榉木,金丝柚木,非洲沙比利。这些木头的硬度与颜色都不相同,每种木纤维不同的密度和形态决定了最终成品的模样。旁边Yves说,昨天做了几个白蜡木的板,上油之后特别惊艳,现在看是白的,成品就是土豪金了。
最终选了沙比利木,颜色是接近普通红木家具的深褐色,笨重粗糙,总让人想起小学教室里的课桌椅。这种木材的硬度较高,夏天用一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的目光看着我抱着那块木头走向工作台。
设计
分分钟难倒在了第一步,画设计图。0绘画基础,0素描功底,在纸上约摸画出来了形状,到了木头上又傻眼。走线完全隐没在木纹的走向之中,歪歪扭扭,不敢定稿,最终还是请老师帮忙。之后又在距离外部边线2毫米的位置添上一条内线,这大概就是勺子主体部分的样子了。
餐勺+搅拌勺的设计
还是俗人一个
挖出勺型
从刻下的第一刀开始,逐渐感受木头的硬度和纹理。左手握住刻刀,右手从底部发力,沿着那条线开始挖出勺型。夏天说,这是一门做减法的艺术,一刀下去就再也回不来,于是下刀格外谨慎,生怕锋利的刻刀顺着纹路劈开,一下子毁掉。屏息,能听到木纤维被裂开的声音。刀口划过,给掌心传递出细若游丝的反馈。
木纤维被斩断
露出颜色深浅不一的横截面
刨花像极了巧克力麦片
第一次打磨
随着不断下挖,桌上渐渐堆起了一座“巧克力麦片”的小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指尖探底,感知这个勺底高低不平的细微差别做出相应调整,再修掉刻刀本身留下来的印记。最终完成之后开始第一次打磨,哈,总算像个勺儿了。
千沟万壑终于被调教得服帖
哈,总算像个勺了
切割
确定了勺子的深度之后,便开始准备两次切割,一次水平方向,一次垂直方向。勺子上那个骄傲的鱼鳍让帮我Yves很抓狂,耐着性子,最终分毫不差地把我的鲨鱼从木头里解放出来。纺锤形的脑袋,高高的鱼鳍和圆滚滚的尾巴,这家伙看起来有点蠢。
我可是鲨鱼阿
刚才谁说我蠢来着
打磨
手拿大锉刀有种仗剑天涯的感觉,豪迈之气从脚底升腾而起,直达天灵盖。升过头了,再返回到胳膊上。拿着锉刀,变换不同角度,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把外形修成心中理想的样子。勺壁的厚度一点点减少,生硬的棱角被一点点磨平。锉刀一去一回,木屑便簌簌落下,这仍是做减法的妙趣所在。大锉刀之后再换小锉刀定型,小心翼翼地处理鲨鱼鳍附近的形状。完工之后,这家伙看起来聪明一点了。
非洲沙比利一定是巧克力味的
木屑又像是巧克力粉
呔!
仗!剑!天!涯!
还是打磨
工服,白手套,再加上3M防粉尘口罩,全副武装开始了最为漫长的一道工序。从锉刀变成砂纸,用了一个小时,从砂纸换到砂纸,用了两个小时。最细的地方大约只有5mm。
夏天有言:“总是喜欢跟大家说打磨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我们把一个相对比较粗糙的表面,通过简单机械的运动。从180目240,320,400,600,800,1000目最后打磨到光滑如同肌肤,是一件将敷衍焦虑的内心治愈的过程。”锉刀留下的细小印痕逐渐变浅,最终消失不见。指尖沾的木屑越来越滑腻,变成一层泛白的木粉均匀地涂在勺子表面上。
化整 为零
打磨一颗匠人之心
上油
擦去勺子表面的木粉,用油布给勺子上油。那一瞬间,体会到了他们所说的“惊艳”谓何。油布经过的地方,哑光的勺面一下子有了光泽。红、褐、金、黄几种色彩在眼前喷涌而出。每根木纤维在灯光下展现出不同的颜色,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横截面。我丢开油布,拍了下面这张照片,记得那一刻“点木成金”的感觉。
<惊艳>谓何 大抵如此吧
脱胎换骨
可劲儿嘚瑟
夏天说,木器是一种生活态度,自然,宁静,质朴,与世无争,不动声色的舒心和雅趣。于是最后,用了和纸的标签和宣纸的信笺。不一定雅致,也总归没落俗套。
你看看,经历了这么多,它才游到你身边。
更何况,
在挖开每一撮木屑,打磨每一个棱角的时候,想念你。
生日快乐。
阿对了,替我好好照顾它,逢年过节的时候上点油。
嗯。
鲨鱼手作
匠心为你
Chat
<链接时间>
这家木艺工作室叫牧云人,地点在南锣鼓巷附近,是"手艺人"夏天在北京的据点。要想自己做点东西,就溜达过去耗它个一下午吧。官微Id:牧云人木艺空间
同城活动的微信平台叫做Someet,每周在京城的各个角落都有有意思的活动。没准儿,咱们还能在哪个活动上相见呢。官微Id:Someet(S大写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