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自然 | 春桑含绿,和孩子们一起养蚕吧!

2022-07-01 09:46:23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吧!

(丰子恺作《养蚕》)

亲爱的芋头:


又到三月,满城芳菲。看到你拿回家的蚕宝宝,我就知道春天着家了!


你皱着眉头说“蚕宝宝放大看真丑”,却还是认真地给它们换新鲜的桑叶,畅想着要 “煮茧缫丝”!


瞧着小蚕皱巴巴的灰皮,蠕动的躯体(光是看这个“蠕”字我都起鸡皮疙瘩了),我内心无比赞同你说它丑。

妈妈小时候可怕这种软趴趴的虫子了!可不知从何时起,我学着同学们一起养,竟渐渐地不怕了。

蚕确实丑,但也有人认为它是美的。这还真是有点矛盾呢!


说它“丑”,那是因为蚕虫外表确实不符合客观审美标准,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不舒服的感受。


那为什么有人又觉得“美”呢?其实是因为心中审判的标准变换了。


就像一个你一直喜爱的布娃娃,旧了破了过时了,别人觉得好丑,你还是觉得它美,因为它能给你带来情感的依偎,而别人看到的只是它的外表。


所以,美在世间公认的客观标准之外,还有一种人类主观创造的标准。


客观标准遵循着自然界的规律,例如黄金分割法则;主观标准以是否为自己带来价值来衡量,包括情感、物质等等。


当我们穿上那柔软光滑轻薄的丝绸,读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时,想到的不是蚕虫的外形,而是将标准自动替换成了它带来给我们的切身利益和心灵净化。


这一刻,这个大自然的小精灵,在我看来,也是那般可爱呢!


你和我说起嫘祖的传说。

是的,种桑养蚕,纺纱制衣,可是我们国家的首创,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自古以“农桑立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和缫丝的国家。


古文记载,黄帝之妻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是以尊为先蚕。”


而唐李白《蜀道难》中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所说的蜀人先王之一蚕丛,亦是传说中的蚕神,居于岷山下的石穴里,教民蚕桑,数百岁神化不死。(我们去三星堆博物馆看到的那个眼睛凸出的青铜像就是他的形象。)


还有,晋朝神怪小说《搜神记》里记载的关于马头娘的故事,则是民间祀奉的蚕神来源。

中国人5000年来躬耕纺织,传承着“蚕”的精神,恬静温良,勤奋执着,这才有了世界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个留存下来且绵延至今的文明古国。


不信你读读《诗经》,在这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就记载了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在那久远的时代,阳春三月被称为蚕月,勤劳的人们拿起斧头修剪桑枝,攀着枝条采摘着嫩桑叶去喂蚕。


蚕桑的出现,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丝织衣服,还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融洽共生的和谐之美。


人们唱着:“十亩之间兮,桑着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彼此招呼。劳动后结伴而归的画面洋溢出悠闲与满足。


  而村居乡间的诗人们感受着这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更是大发诗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唐·王建


四月芳林何悄悄。

绿阴满地青梅小。南陌采桑何窈窕。

争语笑。乱丝满腹吴蚕老。

《渔家傲》宋·欧阳修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鹧鸪天》宋·辛弃疾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春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桑柘成阴百草香,缫车声里午风凉。

客来莫说人间事,且共山林夏日长。

《示客》 宋·陆游


诗人们喜爱田园生活,但同样也看到蚕的奉献: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唐·于濆)

物亦有仁者,蚕功不可量。

将身甘鼎镬,与世作衣裳。

(宋·戴表元)


他们也看到了蚕农的辛勤与苦难: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张俞)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宋·翁卷)


蚕桑文化孕育出这数不胜数的中国优秀古典诗词。我想,诗人们看到那一条条小蚕虫的时候,一定没觉得丑,反而是对质朴的美好的感叹吧?

……………………

生命必须执著、成长必须勤奋。

大自然中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每一只蚕虫都在积极地成长和盛放生命。

孩子,我们又有何理由随随便便打发自己的一生呢?

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仅供交流,感谢。



【美育生活】——芋头妈赏美生活、育儿学习、好料分享的自留地。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