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目录

2022-08-01 10:45:41




目录


“研究阐释的精神”专栏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使命

泓峻(5)

重铸新时代中国文论主体精神

赖大仁(1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孙士聪(17)


“世界文学”不是文学的“世界主义”

蒋承勇(23)

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

欧阳友权(32)

文字和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赵炎秋(39)


路遥研究专辑

路遥小说的超越性境界及其文学史意义

王兆胜(49)

在大众阵营与“精英集团”之间

——路遥“经典化”的外部考察

赵勇(60)

路遥的影响力是从哪里来的?

——从《平凡的世界》看写与读的关系

阎真(71)


传统人际关系的现代演绎

——评“玉米三部曲”兼论毕飞宇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张冀(78)

论“70后”作家乡村书写的常态性特征

陈国和(86)

“介入”的美学:蒋子龙小说的一种读法

闫立飞(94)


“声”之探求:鲁迅白话写作的起源

季剑青(104)

左翼文学发生语境下的鲁迅批判吴稚晖问题

熊权(115)

从“吹灯”到“放火”

——重读鲁迅《长明灯》

刘彬(124)

故国与新邦

——民国初年陈三立诗文中的遗民书写

李开军(135)

韩元(145)

“外史”中的革命:鸳鸯蝴蝶派的另类革命书写

胡安定(154)


知识与权力:关于《汉书》文本形成的几个问题

陈君(162)

“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及其意义转换

常森(172)

“诗史”说本义辨

李科(182)

魏源今文经学影响下的古文新变及其历史意义

武道房(192)

中国早期文学文本的对话:《诗》赋互文关系诠解

王思豪(203)

“性灵说”的当代回响

——以启功、许白凤为例

马大勇(212)


综述

中华文化与丝路文明暨第三届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22)


编后记(22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18年度人才招聘公告(封三)



摘要


·“研究阐释的精神”专栏·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使命

泓峻


内容提要 对高品质文艺作品的需求,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最为核心的内容。,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对文学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一功能与使命贯彻得不彻底。要求文学作品为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是要求文学家放弃艺术上的追求,它对文学家的艺术创造能力要求更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当代文学应当警惕把作家自我表达的愿望放在人民的需要之上、商业化运作中以粗制滥造的作品哗众取宠、文学表现形式过于“西化”等创作倾向。一方面努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特殊群体,为底层群众与青少年提供合适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文学的精神品位,让人民群众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生活的希望,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精神境界。


关键词 报告;人民性;文学使命;现实诉求;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



重铸新时代中国文论主体精神

赖大仁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建构,对当代文艺的繁荣兴盛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新时期以来文论的变革发展,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从经验方面看,前一时期有不少理论建构呼应了当代文艺创新发展要求,努力吸收融合各种理论资源,较好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理论自觉与自信;从教训方面看,后一时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主体精神弱化或迷失,陷入了焦虑与困惑之中。要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论的积极建构与创新发展,需要重建理论自觉自信,重铸主体精神。当今值得着重讨论的问题,一是理论身份问题,它不只是理论,更应当是文学理论;二是理论功能问题,它不只是自为,也应当他为,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三是理论建构问题,它应当立足于文学的本体阐释,并注重各种文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融合。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文论;主体精神;理论反思;理论自觉与自信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孙士聪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临“被边缘化”“不及物”“休眠化”“失语化”“理论化”“娱乐化”等种种遭际,某种程度上是其现实品格的自我遗忘而至“自我放逐”的表征。在文学实践面前故步自封于与现实化相对立的狭隘“学术化”,既割裂了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也使文学批评退缩为疏离于文学现实的“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批判种种“非现实化”,“文学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当代形式。回到马克思关于“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深刻思考,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语境,重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恰当其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新时代;现实品格;文艺实践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世界文学”不是文学的“世界主义”

蒋承勇


内容提要 一段时期来,中外学界出现了一种文化“世界主义”倾向,受其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世界文学”成了文学“世界主义”之代名词,其所指是少数经济强国的文学。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歌德等有关“世界文学”之论断告诉我们,世界文学是多民族文学相对独立基础上的多元共存,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即便是在“网络化—全球化”持续演进的未来,各民族文化也将是和而不同的多元统一体,而不是“世界主义”所期许的“强国文化”之一统天下,世界文学也不是少数经济强国之文学。比较文学及其跨文化研究将促进多民族文学与异质文化的互渗互补,并拒斥文学与文化的“世界主义”倾向,助推世界文学向“人类审美共同体”的境界发展。


关键词 世界文学;世界主义;网络化—全球化;比较文学;人类审美共同体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


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

欧阳友权


内容提要 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把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设问题推到学术前沿,但网络文学批评在修史中该怎样“述史”却不得不面临三大难题:怎样处理网络文学历史短促与学术成果积淀不足造成的资源掣肘,如何规避网络文学多元创作下“批评定制”的述史风险,以及怎样处理文学史元典传承与网络时代观念新变的语境选择。摆脱第一个难题需要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中清理已有的学术资源,抽绎出批评史的学理观念;破解“批评定制”述史风险的关键在于把握文学变与不变、文学批评变与不变,以及网络文学批评史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而消解第三个难题则需要在“原典规制”与“网络文学批评”现实对接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选点”和“定格”,找准网络文学批评史实与史论、史料与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


关键词 网络文学;批评定制;原典规制;选点;定格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字和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赵炎秋


内容提要 在构建形象的过程中,文字的能指与所指必须一起转化为具象,但这种转化存在不完全性。其中原由,从文字的角度看,一是文字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有意义的符号系统,二是文字与思想的天然联系,三是形象中存在着一定的提示性、交待性的文字;从形象的角度看,则与具象本身的形成方式有关。另外,转化的不完全性与读者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形象中,文字的词义与形象的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视觉性形象中,文字转化为具象比较完全,一般不参与思想的建构。在非视觉性形象中,则存在三种情况:文字直接进入思想的构建;文字参与思想的构建;文字不参与思想的构建。


关键词 文字;文学;语象;具象;思想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路遥研究专辑·


路遥小说的超越性境界及其文学史意义

王兆胜


内容提要 如何看待和评价路遥的小说,成为当前学界的一个焦点和难题。由于长期以来简单地理解现实主义传统,也受制于西方的文学理论和小说理论,致使路遥的小说成就和地位没能得到凸显。实际上,路遥的小说一面奠基于现实主义传统,一面又是非常开放和异常广阔的。它的天地境界、对婚恋关系的辩证理解,以及“同呼共吸”的心灵叙事,都为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在内的新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和价值。其开拓性、创新性和深刻性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值得进一步展开研讨。


关键词 路遥小说;天地境界;婚恋;心灵叙事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大众阵营与“精英集团”之间

——路遥“经典化”的外部考察

赵勇


内容提要 30年来,对路遥其人其作的阅读、接受、判断与评估一直处在两极分野之中。在广大读者这里,路遥被看作“伟大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亦被视为“人生”;在专业人士那里,路遥却被慢待冷遇,《平凡的世界》也长期缺席当代文学史重要教材。本文通过梳理近15年来的大量材料(如读者评论、图书馆外借数据、文学史教材提及论及情况、名刊“经典化”相关举措等),并主要通过考察“文学经典化”的两个要素(读者与文学史),既呈现大众阵营网民发声、解读路遥的浩大声势,也辨析“精英集团”起初冷遇路遥后来有所改观的演变态势,由此形成如下结论:路遥其人其作一直以“民选经典”的方式走在“民间经典化”之途,它既打破了“精英集团”的经典垄断,也对“学院经典化”构成了微妙的影响和一定的压力。


关键词 读者;文学史;民选经典;民间经典化;学院经典化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路遥的影响力是从哪里来的?

——从《平凡的世界》看写与读的关系

阎真


内容提要 图书销售市场的“大数据”表明,《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影响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宏观视野中的文学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小说对当代读者有着广泛而持续的吸引。这既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文化现象。作为文学现象,小说证实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生命力和当下的审美主导权;作为文化现象,小说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和它的价值表达,与读者之间有着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契合。小说对读者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带来多方面的思考,如写与读的关系,读者的文化生态及文化心态,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读者的选择与文学史的选择如何互动,以及中国经验在文学经典性判断中可能的意义。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大数据;读者;现实主义;中国经验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传统人际关系的现代演绎

——评“玉米三部曲”兼论毕飞宇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张冀


内容提要 在当代文坛,毕飞宇是比较难以归类的独特存在,评论家们一直对其代表作“玉米三部曲”颇多关注,但少有令人信服的学理性分析。毕飞宇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玉米》延续了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因果报应思想;在重识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玉秀》传达出了张爱玲式的、对女性以性格“杀人”的极度忧虑,与之相较,《玉秧》叙事更是趋于繁复;还融入了鲁迅式的、对男性道德“吃人”的深入思考,隐现出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传统的承续。毕飞宇以对世道人心的透彻精辟体察,保持长时段、高密度和近乎职业性地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进行还原书写。这种对世情小说传统的重构与突围,既有力地奠定了包括“玉米三部曲”在内的毕飞宇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又为不断累积中国文学的本土叙事经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 毕飞宇中短篇小说;传统人际关系;世情小说;中国文学传统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论“70后”作家乡村书写的常态性特征

陈国和


内容提要 先锋与常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种基本形态。本文将从“常态性”这一角度阐释“70后”作家的乡村书写,并从乡村破败书写、日常生活呈现、精神立场重建这三个面向展开分析。与“50后”“60后”作家相比,“70后”作家的乡村书写表现出值得关注的文学特点:其乡村书写顺应社会生活的演变,在客观描写乡村社会变迁的同时,向社会现实温和妥协;从思潮性写作转变到日常生活书写,拓宽了乡村书写的文学空间,这种合乎时宜的审美观照也是遵循文化市场规律的结果;以慈悲、宽容的精神立场描述乡村生态的无序与纷乱,再现乡村风景和民间风俗,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价值的支撑。这是“70后”作家乡村书写常态性的重要表现。这些都显现了常被视为“低谷一代”的“70后”作家乡村书写的独特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 70后”;乡村书写;常态性;当代性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介入”的美学:蒋子龙小说的一种读法

闫立飞


内容提要 蒋子龙以《乔厂长上任记》进入新时期文坛,成为“改革文学”的开风气者,并成为新世纪以来“重返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作家。蒋子龙早期作品受到重视与重读的同时,其他小说作品则受到忽视或遮蔽。本文尝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以其“开拓者家族”为起点,在艺术形式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对蒋子龙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与“入世”笔法进行分析,从而在“负债的文学”与作品的“重写”中探索到蒋子龙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介入”到同时代史的问题。围绕着“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给谁”和“如何写”等问题,蒋子龙通过“介入”及其悬置、去功能化的小说实践与发展转化,建构了“介入”的美学。它与“纯文学”观念与传统构成对话与斗争关系的同时,也诠释了蒋子龙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介入;蒋子龙;开拓者家族;同时代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声”之探求:鲁迅白话写作的起源

季剑青


内容提要 鲁迅早年曾以白话翻译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此后十多年间一直用文言从事著译,至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创作。鲁迅决然采用白话写作,固然有配合新文化运动的“听将令”的因素,然亦有其内在的思想和文学脉络可寻。本文拟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鲁迅有关“声”的思考和实践入手,分析鲁迅白话写作发生的内在动力,进而探求鲁迅独特的语言观念与其对现代人内在精神世界与主体状态的把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鲁迅;声音;心声;白话文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左翼文学发生语境下的鲁迅批判吴稚晖问题

熊权


内容提要 鲁迅何以“左倾”,原因多且复杂。在已有研究中,鲁迅对吴稚晖从认同到批判的变化,是一个尚未说得清楚、充分的问题,它影响并塑造了“左翼鲁迅”。本文从鲁迅批判吴稚晖说开去,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无政府主义、、,还原左翼文学发生时的历史语境。对照相关研究已成典范的“影响研究”思路,本文强调一个不同于单一主潮演化的“网状”左翼文学图景,它的突出特征是对话他者、多元竞发。


关键词 鲁迅;吴稚晖;国民革命;主义之争;左翼文学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从“吹灯”到“放火”

——重读鲁迅《长明灯》

刘彬


内容提要 1924年末溥仪出宫事件的社会影响对鲁迅的刺激与1925年初孙中山北上及其影响是鲁迅创作《长明灯》的思想背景与重要契机。以《长明灯》为寓言,围绕“吹灯”与“放火”,鲁迅对知识分子践行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的可行性展开了双重质疑,进而由此确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长明灯》是鲁迅思想演变中承前启后的转捩点,记录了他对过去的反思、态度的变化以及“战斗”姿态的调整,并成为此后许多重要命题较早的源头。


关键词 孙中山北上;溥仪出宫;启蒙;革命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故国与新邦

——民国初年陈三立诗文中的遗民书写

李开军


内容提要 民国初年的陈三立,生活在惊惧、愤怒之中。他眼中的民国,战乱频仍,纲纪沦落,道消雅废。他时常梦回故国,对溥仪亦欲“魂依”,,但恢复之志隐约在诗文之中。


关键词 陈三立;民国初年;遗民书写;恢复之志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韩元


内容提要 创作于20世纪4050年代的抗日题材小说,以其宏大的历史叙述、:作为传统权威的乡绅的没落,底层农民包括妇女阶层的崛起;家族和个体利益让位于民族大义,血缘伦理亲情扩展为同胞之谊;从乐土重迁变为抛家离乡四处杀敌,从麻木认命变为富有革命反抗精神。产生这些分化和变迁的外在诱因是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惠及众生的民生政策及社会运动。


关键词 ;乡土社会;阶层分化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外史中的革命:

鸳鸯蝴蝶派的另类革命书写

胡安定


内容提要 自民初至30年代,鸳鸯蝴蝶派在讲述革命“故事”的众声喧哗中另有一份独特腔调,他们书写的“革命外史”致力于将辛亥革命文本化、传奇化、轶事化。鸳鸯蝴蝶派作为投身大众传媒的职业作家,出于对时局的失望情绪,以及对自身作为社会批评者角色的认同,热衷于讲述革命中的“乱离”故事,成功地将“革命”文本化,革命成了大众分享和消费的对象,呈现出奇观化和娱乐化效果。同时这种书写将革命传奇化,在“侠”的传奇视角下彰显秘密社会的侠义风范之于革命的贡献,将传统侠元素与现代技术符码并置混搭。此外借重轶事化的言情俗套,在“情”的旗帜下消弭传统侠义与现代革命的冲突,以及用道德训诫的立场讲述香艳的革命爱情故事。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革命外史;文本化;传奇化;轶事化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知识与权力:

关于《汉书》文本形成的几个问题

陈君


内容提要 两汉之际的诸家“续《太史公书》”及班彪的《史记后传》,可以视为《汉书》文本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汉书》编撰尚未与皇权发生太多关联。明帝永平五年(62)以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最初是一种冲突的状态,但碰撞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形成了知识与权力的结盟。在东汉皇权的巨大影响下,《汉书》逐步成为东汉王朝意识形态建构的工具。


关键词 汉书;班固;文本;知识;权力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及其意义转换

常森


内容提要 孔子以《诗·鲁颂·駉》篇的“思无邪”概论《诗三百》,使它成为极为重要的《诗经》学话语。孔子本意是形容《诗》之蕴藏既富且广、无所不包,“思无邪”在这个层面上成了孔子《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但嗣后孔子本意迅速流失,自战国中后期至汉代,“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的意义完成了第一次转换,被用来指涉《诗》在写作的思维取向上不背离正确价值。由是“思无邪”以其新指向又成了汉唐《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朱熹在《诗经》学史上的重大意义是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诗歌文本,将孔子以“思无邪”概论《诗三百》的意旨,解释为读《诗》使人思无邪。“思无邪”于是又以一种新指向,成了朱熹或者宋代《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


关键词 思无邪;《诗经》学;形态模式;意义转换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诗史”说本义辨

李科


内容提要 自唐代孟棨《本事诗》提出杜甫安史之乱及流离陇蜀时期的诗歌为“诗史”以来,“诗史”就成为了杜诗乃至整个中国诗歌研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根据孟棨对杜诗“诗史”说的叙述,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即作为时间限定的“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史事上的“毕陈于诗”,作为价值判断的“推见至隐”。孟棨提出杜甫安史之乱及流离陇蜀时期的诗为“诗史”,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及遭际有关。其“诗史”说从史事与价值判断两个层次上是符合传统史观的,而且历代关于“诗史”的论说也多不出此范围,但是对于杜诗“诗史”的时间限定则制约了“诗史”的适用范围,而为后人所突破。


关键词 杜诗;诗史;孟棨;本事诗;安史之乱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魏源今文经学影响下的古文新变及其历史意义

武道房


内容提要 在文以载道方面,魏源举起今文家道统之旗,排斥汉宋家言,在桐城派、汉学家的道统之外,另辟文以载道之新境界。魏源的古文观念来源于他的今文经学思想。他以古文为载体,倡言学习西方,改革弊政,经世致用,从而与桐城派喜谈道德心性、汉学家喜作考经论史之文区别开来。清中叶汉宋之争引发了文学上的骈散文体之争。魏源古文骈散兼行,雄恣古奥,能于桐城派古文与汉学家骈文之外自树一帜。魏源是嘉道时期古文发展处于转捩点上的重要作家,他在古文中所体现的新道统、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成为清末文学思想革命或文学改良运动的活水源头之一。


关键词 魏源;今文经学;古文新变;桐城派;骈散之争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早期文学文本的对话:《诗》赋互文关系诠解

王思豪


内容提要 汉代语境下形成的汉赋文本与《诗经》文本及其阐释体系之间存有“苞孕”关系。两文本在言语、修辞、主题、结构等层面呈示出引用、暗示、仿作、戏拟等征象,这是文学与历史语境相契合的结果。与西方批评话语的“引用”“暗示”“仿作”等相比较而言,《诗经》与汉赋文本所形成的对话是“赋纳《诗》言”“祖述《诗》思”与“心摹前构”,这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特色。作为中国早期的两种文学文本,《诗》与汉赋之间既“以经丰赋”又“以赋传经”的对话模式,成为文学史上继《楚辞》之后“自铸伟辞”与“取熔经义”的又一个典范,为刘勰“宗经”“征圣”之说提供文学文本层面的直接依据。


关键词 《诗经》;汉赋;对话;自铸伟辞;取熔经义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性灵说”的当代回响

——以启功、许白凤为例

马大勇


内容提要 袁枚的“性灵说”不仅是诗学概念,更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哲学概念,视为面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与立场。其身后是非蜂起,历经打压,已经一脉如缕。回望当代词坛,启功与许白凤两位“放胆押韵”,“自拉胡琴还自唱”,以卓绝的口语运用能力、出神入化的白描手法创获别具心裁之作,从而构成了“性灵说”在当代词坛令人心动的回响与低语。


关键词 性灵说;当代;启功;许白凤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转载自公众号“文学评论”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