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30篇中国现代小说的阅读指南

2024-06-12 11:33:23

在《小说现代中国》一书中,作者精选了1919―1948 年三十年间能够代表时代、反映社会面貌的40篇现代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风云、战乱变迁,小说里有普通人在“大历史”之中的心态、想法、行动,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活细节。虚构的小说有着非虚构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情绪,最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当年广为流传的小说,与百年前的中国人沟通、共鸣。

《断魂枪》是老舍用一部长篇小说的题材,压缩成了一部短篇,可以说特别精炼,我觉得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为什么?因为《断魂枪》用一个短的故事,一个特别典型的人物,讲透了一个道理,或者说一种感觉。

当自己心爱的传统文化衰落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怎么选择?

对,这是一个问题。好小说永远不会直接给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去思考。

《断魂枪》一开始就把整个小说的大的格局铺出来了。它的前三段是这样的: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第一,它一下子把面对传统文化式微的这种屈辱感、虚无感渲染了出来,而且是站在整个东方民族的高度来讨论“东方的大梦的破灭”。整个世界近代史可以简化为西方欺负东方,或者说西方教育东方的过程,也就是毛泽东问过的那句话:“为什么老师总是打学生呢?”可能正因为老师打学生,老师才成了老师,天下没有白教的学生。

可是学生要学老师,自己会失掉一些本来就有的东西。有个成语邯郸学步,又叫作寿陵失步,说的就是一个寿陵人,因为觉得邯郸人走路好看,想学邯郸人走路,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把自己原来怎么走路都忘掉了。这个成语故事很有意思,因为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往往就会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自己的老东西没用了,新东西还未必学会。转型的阵痛肯定要承受,但承受了阵痛,转型能不能成功,什么时候成功?不知道。所以在转型期,所有人的内心都是很彷徨,很虚无,很难受的。但是不同的人,仍然会有不同的选择。

《断魂枪》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国术,国术就是武术,只不过正因为它被废弃了,没用了,需要被保护,才叫国术,就像所谓国学,有人说应该叫“国将不国之学”,因为没用,所以才会在前面放个国字,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生活中的煎饼果子、麻辣烫、烤羊肉串,生意好得很,就算再流传一千年,也评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吧?

《断魂枪》讲述的年代武术已经没用了,但还没有被提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国术的高度。所以这是武术的最低谷。这种时候,最能看出从业者的真实反应。

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武术从来不是一个非功利的行当。古人有句话叫作“穷文富武”。穷,学文没关系,因为科举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降低学习的门槛,只要一个人能买得起四书五经,就能够去考科举,就有可能考中当官,所以又有句话叫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是学武不行,学武你得请师傅,你得购买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你得有练武的场地,你要练身体,还得吃肉,得保障身体营养。所有练武的人,家里都得有点钱,学武的投资比学文大多了。

那这投资通过什么回报呢?在古代,如果有战争,那么“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上战场去,像青面兽杨志说的,“一刀一枪拼个功名”。如果没有战争,基本上只有两条出路,要不就是去当别人老师,开武馆,要不就是开镖行走镖。

这两个职业相比之下,肯定是镖行比武馆要更挣钱,当然风险也更大。其实开镖行,也不是真的刀头舔血,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其实大家都明白,江湖上行走,七分靠面子,三分靠武艺,面子大比什么都重要。你要是看过《十二金钱镖》这些早期的武侠小说,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像后来新派武侠小说里那种大侠,一天到晚纯粹痴迷武学,或是行侠仗义,不需要考虑挣钱吃饭,那里面的江湖,实际上是后来被重新改造过的想象的江湖。而在实际情况当中,江湖就是这么残酷。如果没有挣钱的法子,什么都说不上。

所以在武术的实用性丧失之后,明显出现了两条道路,一条道路就是像沙子龙的弟子那样去卖艺,去走会,把武术变成表演性、娱乐性的项目。另一条是像沙子龙那样,他有真本事,彻底放弃了武术。断魂枪“不传”,谁来求都不传。

可以这么理解沙子龙的想法:一套好的枪法,它要用在战场上,要在野店荒林显威风,不能是用在卖艺的场面,或者好勇斗狠的时候,那就失去了这套枪法的意义,是对这种技艺的侮辱。

一个东西没用了,并不等于真的就没用,它可以成为一种被保护的存在,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文化遗产不应该成为用来招摇撞骗,或者专给人瞧热闹的勾当。

这就是沙子龙和他的弟子们根本的区别。而来求艺的那位孙老者,明显他是真爱武学的,自己也有本事,而且对武学有着一种特别的痴迷。但是即使如此,沙子龙也不能传,因为沙子龙不能肯定孙老者再往下传,这套独门枪法会不会被他的后人用来走会、卖艺。所以沙子龙宁愿让这条枪和这套枪法,跟自己一块儿进棺材。这种决绝本身,就体现了对断魂枪法的一种尊重。

最近几年,大家经常提“匠人精神”。什么叫“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做一样物事,一丝不苟,但同时也要求一个尊重技艺的环境。真正的匠人,绝对不会因为环境改变,就变得马马虎虎,吊儿郎当,也不会不择环境、不择手段地去乞求别人的关注与热爱。老舍在《断魂枪》里,就特别展示了沙子龙这样一个有尊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王三胜和王三胜的观众不能理解的。所以王三胜这班人后来反过来贬低沙子龙,说沙子龙胆小,连句硬话都不敢说。慢慢地,“神枪沙子龙”,就被人们遗忘了。

《断魂枪》这篇小说结构特别完整,里面的意味也特别深长。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细想想能接触到的所谓非遗传人,是不是有不少王三胜那样的?嘴里说不是为了钱,我是闲的,没事儿跟大家练两手,但其实背后就是想要钱。没人给钱,他还说“没人懂”。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王三胜,沙子龙有没有?特别缺,不然为什么上海一个喜欢读书的流浪汉都会被捧为大师呢?被捧成大师后,他反而要不成饭了。这真是特别反讽的现实一种。当下的这条新闻,好像就是在印证老舍的《断魂枪》。这也证明,好的作品有着长久的生命力。

(本文节选自杨早、孟岳 所著《小说现代中国》一书,由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授权发布。)

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元周记》《野史记》《说史记》《早读过了》《拾读汪曾祺》等著作,编有《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沈从文集》《汪曾祺别集》,译有《合肥四姊妹》。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小说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类。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