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丨胸怀敬畏写汉江

2024-06-04 10:07:21

在中国,有一条美丽的而清澈的江,她的名字叫汉江。

汉江滔滔三千里,奔腾在神州正中部。她从远古洪荒流来,从千山万壑中流来。她自陕南宁强县流出,一直流到湖北古汉口,汇入长江,奔向远方的大海。

汉江,其名早已闻之于世。她在流经陕西沔县段时,被称之为沔水,郦道元的《水经注》,如此记载。在东流至陕西汉中后,始称汉水,又称汉江。西周的《诗经》,有其诗句。《左传》亦曰:“汉,天河也。”汉水,又称“天河”,还称云汉、银汉、天汉。在不少中国古籍中,都有汉江之记载。

汉江,乃长江支流。长江支流,不可谓不多,但均无名分,唯汉江垂其大名,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江淮河汉”,是也。

小时候,每当我在夜晚昂头看天上星宿时,隔壁住着的本家哥哥帅启龙就会说:“天上有银河,地上有汉水。”启龙哥的话,说得我一楞一楞的,使我对天上的银河和地上的汉水,感到无比的神往。这是我人生中,最早听说的汉江。

长大后,我走出了大山,生活和工作就在汉江边。于是,我常常翘首望着夜空,遥看夜幕中的苍穹,端详着那条闪耀着星星的银河,越看越觉得天上的银河,就跟我身边的汉江一模一样。

在中国大地上,你看长江,那是一条太长、有些弯曲的河流;你再看黄河,那更是一条“几”字型的河流。唯有汉水,从陕南之上,一趟斜下,至汉口,没有太大的弯曲,不正是天上的银河吗?

古人们认为,汉水与天上的银河是相通的,故《诗经·大东》中有“维天有汉”的诗句。启龙哥虽然不知道古人的诗句,也不知道有《诗经》之记载,可他传承的民间说法,却印证了三千多年前的古人之言。

从小到大,几十年来,我就一直生活在汉江中游的谷城,应是一个汉江之子吧。

2021年临夏时节,我作为湖北襄阳市作家一员,开始了20人行走汉江……与汉江作了一次深切接触,对汉江历史及人文地理进行了深度阅读。

父女两代人参与兴建雄伟的丹江口大坝,南水北调工程,有他们的奉献

湖北境内,在汉江上镶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就是丹江口大坝。

大坝,位于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处。我行走在均州古城之上,环顾巍然屹立的丹江大坝,酷似水上长城,截断了奔腾不息的汉水,使这里拥有一座亚洲水面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淼,碧波万顷。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对水利专家们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领袖的一句预言,改变了汉水的命运,也新写了中国水利史。

为实现南水北调宏伟计划,我的姑父、姑母,还有他们的女儿女婿,两代人都在这里,建设过丹江大坝。

1958年9月,丹江大坝工程开工。从此,这里的建设,如火如荼。在浩浩荡荡的建设者中,就有我的姑父姑母。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筑着大坝,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祖国!

历经十五年的挥汗如雨,历经十五年的艰苦奋斗,1973年,大坝巍然屹立,雄跨汉江。大坝建好了,姑父姑母作别丹江口,又去建设汉江上游的十堰黄龙滩水电站。时光虽然远去,但往事犹如昨天。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姑父姑母做梦也不曾想到,他们的女儿女婿,又来到了丹江口大坝奋战。

当年,姑父姑母建丹江大坝,正值青春年华。而今,姐姐姐夫在这里加高大坝,正值壮年。为了祖国,两代人的汗水,洒在了一座坝上。

姐姐说:“当我们行走在父母曾经走过的地方,当我们战斗在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大坝上,脸上充满了荣光,心里洋溢着骄傲!为了祖国的同一大型工程,我们两代人都值了!”

为了祖国的建设,在这近十年的日日夜夜,他们的汗水化作了汉江水,实现了建设者的承诺——南水北调,这是我们人类迄今最为宏大的调水工程。

我来到江边,亲眼目睹了176.6米加高后的大坝,这无疑是两代人奉献的总和!这无疑是两代人书写的新传说!

“截至今年5月11日,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向京津冀豫调水379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约7900万人。”这是新华社2021年5月13日的报道。

“南来之水,滋润京城6年,截止11月27日3时58分,南水北调入京水量达到60亿立方米,在北京城区日供水量占七成。”这是《北京日报》2020年12月2日的报道。

正是这些建设者的拼搏,才使清澈的汉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国,源源不断地流向祖国的心窝。

南水北调,这是前古未闻的伟大工程!

南水北调,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

今天,我来到丹江口,这是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白昼,我伫立在雄伟的大坝上,放眼江天碧波,目送汉水北上。入夜,我集目丹江口,明珠璀璨,华灯闪烁,这就是诗人吟唱的“天上的街市”啊,这就是我们人间的天河!

今天,我看到了汉江,看到了大坝,感慨良多:南水北调,为天地疏经脉,为江河定康宁,为百代兴水利,为万世送甘霖。壮哉,丹江口大坝!伟哉,我的中国!

三千里汉江,有了第一座大坝,旷古未有的南水北调,让滔滔汉水滋润华北解渴京华!

今天,我为我的姑父姑母骄傲,我为我的姐姐姐夫骄傲!正是因为他们在这里参与建设了丹江口大坝,才有今天一江清水,造福于共和国!

然而,在今天,我更看到了,汉江的一江清水,它比一江金子都还珍贵。我知道,大坝一旦建成就将永固,而一江清水,则需要两岸人民朝夕呵护。

陕西境内,汉江上游,就有一家兄弟四个,一同演绎着呵护汉江的故事。他们就是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人王孝文、王孝顶、王孝柱、王孝全。

吕河镇内,有一条45里长的平定河,是汉江的支流。王孝全说:“我们就是吃平定河水长大的。”

王孝文,曾是县里一名金融退休干部,懂得环保是国策。尤其是保护汉江,更是他心上大事,时刻抓在手上。

王孝文发现平定河的两岸,到处都有垃圾,原来清澈透明的河水,变得浑浊了,还散发着一阵阵怪味。河水被污染,影响群众生活,还要流入汉江。

那时,人们办养猪场,还没有净化设施,污水粪便直接排到河里,严重污染了河水。王孝文不厌其烦,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猪场被关闭。

王孝文逢人就宣传保护环境,有人说他成了一张“婆婆嘴”。他笑着说:“为了宣传环保,我甘愿当这个‘婆婆嘴’。”他认为,只有群众环保意识增强了,在保护好环境上,做到人人有责,平定河才会变得更加清澈,才不会有一河脏水流进汉江。

大哥坚持不懈做环保,感动了三个兄弟,也自发地加入到环保工作。他们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就能为保护环境,多做一份贡献。”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从此,工作站志愿者们,以保护汉江青山绿水,为宗旨,为己任。王氏兄弟,守护河水,甘当巡查员、宣传员、联络员,镇坪,平利,安康,蜀河,甘溪,一一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汉江流域,开展保护水资源宣传,处处留下了他们的声音。

年过七旬的王孝文,投身环保,发挥余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旬阳境内的多数河流,沟沟岔岔,汉江沿岸,无不留下他的足迹。

如今,45里长的平定河,清新可人。清清河水,汇入汉江。

王氏兄弟,带动一方百姓,投身环境保护,这是汉江两岸人民,保护汉江的一个缩影。

然而,无独有偶。就在汉江中游的湖北襄阳市,同样有一位汉江“环保奶奶”,20多年来,呵护汉江如一日,她的事迹,同样传遍了汉江两岸。

从2000年至今,“环保奶奶”在呵护汉江的路上,一走就是21年,行程8万多公里。

2000年的一次调查中,“环保奶奶”看到汉江支流的滚河,流着一河黑水,忧心如焚。

汉江支流唐白河的沿岸,曾出现过“癌症村”。面对跨流域对汉江的污染,“环保奶奶”大声疾呼。

2004年,“环保奶奶”带领环保志愿者,进行“保护汉江徒步唐白河环保行”。当她走进河南唐白河上游的一个自然村,发现有许多小造纸厂,造纸的废水,直接流到河里,河水发黑变味。村民即使打井取水,也难以下咽。

唐白河污染问题,“绿色汉江”协会还多次向中央及有关省、市反映,呼吁加大跨界治理力度。为饱受水污染之害的群众,“环保奶奶”竭力奔走呼号。终于,黑色的河水,逐渐变清。

21年来,“环保奶奶”全身心投入到汉江母亲河的保护中,协会调研达700多次。在她的带动下,已有6支环保小分队,先后深入到汉江及支流沿岸,调查污染源头;开展保护环境教育758场次,向42万多人宣讲保护汉江的重大意义。

啊,让汉江作证吧!从“环保奶奶”到“环保兄弟”,这些沿江民间环保人士,朝夕守望着汉江。为保护一江清水北上,他们默默无闻地忙碌着,奉献着……他们功不可没!

这天下午4点30分,国家副主席王歧山同志,在丹江口库区察看生态环境保护。他接过从水库打上来的水直接喝着,并笑着说:“这个水很甜呀!”

据水质监测人员介绍,当天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溶解氧指标是10.17,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以上水质标准。

国家副主席直接喝水,这是对汉水最大的放心。无疑,这是国家对沿江人民的信任!

今天,我站在大坝上,集目远望,唯见青山绿水,烟波浩渺,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汉江两边,山水相依,青山碧水,鸥鹭翔集,风光旖旎,真是山水如画一般。正是这一江碧水,让党和国家放心。

滔滔汉江,自陕西而出,一路闯关夺隘,冲出丹江峡口后,便是一马平川,奔向辽阔的江汉平原。而我生活的谷城,就是汉江进入广袤平原的第一站。

南水北调后,汉江下游水量减少,为保护汉江,谷城人民为维系汉江生态的自发创举。

南水北调后,大坝以上河段,为“贡献区”,大坝以下河段,为“损失区”。首当其冲的“损失区”,就是一坝之隔的谷城。

汉江,沿谷城县而过,流经其境67公里,涉及人口27.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9.4%。

这里沿岸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谷城粮油等经济作物主产区。汉江,是谷城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清澈的汉江水,源源不断调往北方,汉江中下游河床下切,谷城境内新增沙滩及沙化面积10万多亩,生态直接恶化。暂且不论谷城农业灌溉、城镇提水、船舶运输、水生物种、渔业养殖等巨大损失,单说河床裸露扩大化、土地沙化严重化、稀释自净能力低弱化、环境污染急剧化,就是亟需面对的严峻现实。

这些沙滩及沙化面积,集中在县城所在地城关镇地区。“一个亟需面对的严峻现实”,摆在时任城关镇党委书记、镇长陈敬友面前了。

南水北调,是国家重大工程;自己区域严重受损,又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在“两难”之中,陈敬友琢磨,怎样变不利为有利。

城关镇,地处县城,汉江就从县城东面流过。过去,这个地方叫“后湖”。现在,汉江水面减少,正好为城关镇留下更多的湿草甸、滩涂、河边洼地、浅水低地和水域地带,后湖突然增加到38.3平方公里。

站在后湖边上,陈敬友想到双休天、节假日,不少城里人常到这里游玩和休闲。于是,在他脑子里,突然蹦出“湿地公园”四个字。当他想到“湿地公园”时,心里一阵惊喜:“为什么不能兴建一座湿地公园呢?”

要想兴建湿地公园,谈何容易?陈敬友想出一个高招:先不说建公园,要是一说建公园,有些人立即会说:“搞鬼事。”

2007年4月25日,陈敬友带着镇委、政府领导班子,在实地察看后,让镇干部们思考:“怎样开发利用调水后的汉江后湖滩涂?”

从与会人员可以看出,陈敬友为了建设他心中的“汉江湿地公园”,是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是想把一切力量,全部投入到建设中。

经过两年建设,汉江湿地有模有样了,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面对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在汉江中游的谷城,兴建国家湿地非常必要,利国利民,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谷城县城关镇领导,高瞻远瞩,具有超前观念,战略胆识,兴建湿地,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非常重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乡镇,作为乡镇级领导,能做这样的大事,我们理应全力支持。”专家们最后的结论。

从乡镇级一下子提升到国家级,这是陈敬友做梦都没想到的事。他喜不自禁。

月底,总体规划出台。陈敬友趁热打铁,马不停蹄,下武汉,上北京,向省、国家林业局申报相关手续。

三个月后,11月5日至6日,国家林业局又组织国家级知名湿地专家,来到谷城评审总体规划。规划要求,建设期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止,总投资10.68亿元,项目有湿地生态农业开发、湿地水生态修复、湿地植被修复、湿地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恢复、湿地旅游开发等22项。10年后,形成综合经济效益100亿元的生态经济园区。

中国湿地建设史不会忘记, 2009年12月23日这天,国家林业局审批,以“林湿发〔2009〕297号”文件,正式发文“批准同意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至此,三千里汉江,在谷城有了第一座国家级湿地公园。

当陈敬友捧着批文时,当项目落定之日,他激动得无以言表。当初,谷城人民还不知“湿地”为何物,到如今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落地谷城,其中每一步工作,无不是他站在保护汉江的高度而为之,无不是他日夜在奔波……

面对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面对自己率领的湿地建设团队,面对如火如荼的湿地建设热潮,陈敬友充满信心:“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汉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经过10多年来的打造,过去裸露的滩涂,现在已是水草丛生,野草蓊郁,植被茂密,吸引了各种水鸟翻飞翔集,成为鸟语花香的乐园。一些过去从未见过的鸟类,现在也来到了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还有那大大小小的水凼,就像海子一样镶嵌其间……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汉江绿色屏障,谷城县城20万人民的休闲地。

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又把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有大小,但在一生中,只要能办成一两件造福于民的大事,便足矣!陈敬友的能力并不大,他只是一个镇委书记,可他却办成了这个“国”字号的大项目,更为汉江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时代到了今天,人们对汉江之爱,对汉江的深情,不仅未变,反而愈加浓烈。今天,谷城不断在建设的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就是最好的明证。

在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有红色的花,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色的花……不管在什么地方,那些各色的花朵,尽管你叫不上她们的芳名,尽管你未曾与她们打过一声招呼,她们却总是向你露着笑靥。那一朵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有的十分娇柔,有的蓇朵含羞,有的蓓蕾微启。花儿,能激起我们对美的畅想。

在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有周身洁白的鸥鹭,也有蓝色晶莹的水鸟,还有人们叫不出大名的鸟雀,它们在湿地自由自在,相爱栖居,繁衍生息…… 鸟儿,能激发我们“天高任鸟飞”的向往。

在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看汉江如碧似练飘逸东流,几道青山如画屏般迤逦南列。湿地里,无处不是绿色的草,绿色的树,绿色的藤蔓……远眺四野,满眼皆绿;纵目驰骋,绿浪无际,人在不知不觉间,融进了绿色的海洋。即使在萧瑟的冬季,湿地的绿色植物,仍然是绿色葱葱,绿意盈盈,可以饱览湿地秀色。

在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我们面对江水相偎的自然环境,敞开心扉,安静漫步,享受绿色之美,享受宁静之美,享受水天一色之美。当你像我一样沉浸在汉江湿地自然之美,你不可能不陶醉。在陶醉中,你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遗忘,可以放逐自己的心灵。

汉江,孕育了华夏文明。汉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奉献。我们必须要敬畏她,我们必须要爱护她,我们必须要保护她。

我为我的祖国拥有汉江而骄傲,我为自己作为汉江之子而荣光!

帅瑜: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2016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36万字散文集《生活的回望》;2020年4月8日、5月16日分别在《人民日报》“大地”文学副刊版发表散文《从这个春天出发》和《鸟鸣声声话农事》;2021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窒《学习与研究》杂志发表随笔《决战深山“刨穷根”》;2021年7月28日在《人民日报》“大地”文学副刊版发表散文《谷城的红色传承》。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