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众姐妹对贾宝玉读书的态度,钗黛湘探四人各不相同

2024-05-31 10:00:42

贾宝玉是不喜欢读正经书的,尤其厌恶仕途经济,也因此遭到了贾政的嫌弃。这也不难理解,贾宝玉的言行不符合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自然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令家长忧虑而焦急。

贾宝玉素喜混迹在女儿的队伍中,与姐妹们玩乐度日。这又让贾政对他的嫌厌加深了一层。他认定了这个儿子不务正业,将来不过是好色贪玩之徒,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将他往正途上鞭策。而贾宝玉之所以与女儿们厮混,也是因为在这里,他可以暂时远离那些令人头痛的四书五经等正统书籍,得到自在。

而他的姐妹们,对于他不喜学习,荒误时光,又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迎春,惜春先不必说了。这两人一向怕事,与贾宝玉走得也不算很近。她们自然是不会在意宝玉乐不乐意读书的,连自己的事都顾不上,更不要提别人了。

而闺阁女儿中的翘楚,宝钗、湘云、黛玉,探春,这四人,在这个问题上,就分成了两个阵营,劝,或者不劝。

首先说薛宝钗。如果宝钗是个男子,那一定会凭靠读书,平步青云。哪怕只是女儿,她也是满腹智慧,而她的思想,永远紧跟着主流价值观,从不越矩。只是,性别决定了,她没有办法通过科考,走上为官做宰的道路。

宝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极为圆滑。要她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总是需要原因的。

都知道宝玉不喜读书,不求上进。可是劝说宝玉的,毕竟是极少数的人。其中宝钗是最执着的一个。一向淡泊平和的宝姐姐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宝玉的逆鳞呢?以致于一次次惹得宝玉不高兴,甚至不给她好脸色呢?

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宝钗家族式微,已然走向末途。薛家与王夫人有意,硬是弄出了“金玉良缘”一说。不管宝钗乐不乐意,宝玉已是她未来的丈夫人选,貌似也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宝钗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要看紧宝玉,督促宝玉的学习。于是,本来不多事的宝钗,一次次地劝说宝玉,好好学习呀,天天向上呀。宝玉哪里听得进去?不仅没听进去,反而越发疏远宝钗了。

宝钗厚着脸皮劝,宝玉也没领情。据袭人所述,宝玉咳了一声,抬起脚,直接就走人了,弄得宝钗涨红了脸,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还被大家看在眼里,多没面子呀。可是下一次,宝钗还是照劝不误。直到香菱学诗那一回,宝玉夸赞香菱苦心终成,宝钗又不失时机地在一旁提醒,“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仍旧懒得理会。

一个劝,一个不听。宝钗俨然将自己当作宝二奶奶了。可是她没有想到,此举不过是令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不知宝钗抱着的是什么心思,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她就一次次勇敢地撞上去。也是没办法,她的一生,就这样和宝玉捆绑在一起,她也不是没有委屈呀。她是个务实的人,所以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夫君碌碌无为。可是宝玉也不喜欢这样现实世故的宝钗啊。两人真是道不同,不与为谋了,就算勉强在一起,也不可能幸福。

宝钗的小粉丝――史湘云,也曾大大咧咧地劝宝玉去搞仕途经济,多结交做官之人。

湘云是男孩子一般的脾气,和宝玉好得就像亲兄妹似的,湘云一口一个“爱哥哥”,实在是可爱。宝玉和湘云从小一起长大,也没什么隔阂,说话也无需忌讳。

湘云的思想,也和宝钗一样,男孩子嘛,就应该去考科举,步入仕途,振兴家族。但湘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单纯地觉得,一个向上的少年,不能天天混迹在女孩的队伍中,浪费了大好时光,她是真的为了宝玉好。

于是,湘云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湘云劝得很具体,也很诚恳,颇有些苦口婆心。

但是宝玉的反应是什么呢?他照旧听不进去,反而毫不客气地埋怨起湘云来,“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不仅不想听,还要赶人走了。但他们也是真的关系好,才能这样直白,不怕对方怄气。

湘云自然没有生气,接下来,又引出了袭人和湘云的好一番谈话。得出一个结论,谁来劝宝玉读书,宝玉就跟谁急。黛玉是不劝的,宝玉说:“林姑娘说过这些混帐话不,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也就难怪,宝玉听不得湘云满嘴的仕途经济,黛玉和他那样亲密,都不能提,更不要说湘云了。

湘云倒也没有宝钗的执著,说过这一次,碰了钉子,也就不提了,何苦自讨没趣呢?不提这个,他们还是欢天喜地的好兄妹呀。聪明如湘云,应该也知道,劝也无用。

看似没有。黛玉很尊重宝玉,宝玉不喜欢做的事,她不会去勉强,哪怕,她和宝玉的感情很深厚。也正是因为两人相知甚深,黛玉太了解宝玉了,而她,喜欢的也是宝玉这个人,不会因为他读不读书,有没有光明的前途而改变。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是纯粹的,没有掺杂着现实利益。

黛玉自己,是喜欢读书的,什么书都读,况且又出身于书香世家,她不会排斥读书上进。从她与宝玉的感情来说,去劝宝玉做不愿做的事,她办不到。而从现实里来说,她只是寄人篱下,说得多了,只是自讨没趣。

但黛玉心里,其实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得。在宝玉被贾政暴揍一顿后,来探望宝玉的黛玉,却只是呜咽着说了一句话:“你可从此都改了罢!”黛玉并没有说明,要宝玉改变什么,但一切也在不言中了,胜过宝钗一次次见缝插针的劝说,抵得过千言万语。宝玉那些与主流思想格格不入的想法与行为,比如好吃女孩嘴上的胭脂,不读书,与戏子厮混,都不是一个优秀少年的表现。黛玉没有明说,一颗心却常为他担忧不已,宝玉也知道,自己害妹妹担惊受怕了,其实他也在渐渐地成长。

黛玉虽是世外仙姝,却也懂得世俗种种。她明白自己寄人篱下,一草一纸都是贾府供给,总是难免引来小人厌弃。而且黛玉也暗地里替贾府算过一笔账,为贾府的入不敷出而惊心。可是宝玉却说出,少了谁的也少不了你我的。在宝玉的认知里,自己只需要享受风花雪月即可,却忘记了,没有仕途经济,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生活,一切都会化作泡影。

黛玉其实是劝过宝玉的,只是,很委婉也很无奈。

贾府里的玫瑰小姐,贾探春精明能干,与贾宝玉关系不错,也走得很近,可为何通篇里她没有劝过宝玉一次呢?难道是贾探春愿意看着宝玉一事无成,将来被亲兄弟贾环比下去才好吗?

还真不是,探春是个有格局的女孩子。但确实因为庶出的身份,她维系着和宝玉的亲情,也是不易的,何必弄得大家不开心呢?

探春很了解宝玉,在第二回里,她就说过宝玉,只怕又是你的杜撰。探春知道,宝玉不爱读正经书,而自己只是一个庶出的妹子,又有什么立场去劝说他呢?倒弄得自己更没有疼没人爱的。

探春很守规矩,她懂得用规矩保护自己,也不会自己去破坏规矩。就算宝玉再不像样,也轮不到她一个妹子去教训劝说。

她和宝玉之间,更多的是你来我往的温暖。给宝玉做鞋,请宝玉给她捎带别致的小工艺品,写信告诉宝玉自己的想法,邀他入诗社,而宝玉也给探春送了新鲜荔枝和颜真卿真迹。他们的感情和关系,没有宝玉和湘云的无拘无束,也没有宝玉和黛玉的心灵相通,更多的,是彼此有意地维系着。

探春恨自己不是男儿,不能建功立业,可她也不会劝说身为男儿的宝玉,你去建功立业吧。她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她不像林黛玉,她不能理解他,可是她尊重他,他们是很好的兄妹,但不是同行者。

无论劝与不劝,这几个最聪明的女孩,是真心为了宝玉好,虽然,她们有各自的性情,各自的立场,也有不同的目的。而很多年以后,当宝玉受尽人世风霜,经历番番变故后,才会真正懂得那些女孩。

宝钗的务实,湘云的无邪,黛玉的深情,探春的无奈,她们,比他更成熟,也更敏感,却也承受了更多。人生没有回头路,而她们,早已远离了他,站在彼岸,遥望从前,如同一场梦幻。他会后悔吗,还是感慨万千?也许,都不重要了。前尘往事,记得也好,忘了也罢,独自走进那白茫茫无垠的雪地吧!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