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11:42:51
《红楼梦》是一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名著,书中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往往人物的行为细节都象征着其最后的命运。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病美人,患有先天不足之症,体质孱弱,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花费诸多笔墨刻画林黛玉的病弱形象,一方面是想展现她的柔弱之美、摇曳之姿,另一方面是体现她命运多舛,自幼丧母,寄人篱下,郁郁寡欢,为了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和林黛玉比起来,薛宝钗看起来就要健康开朗许多,体态也更丰腴,但其实薛宝钗也是自幼患病,需要常年吃药压制下来。
薛宝钗所患的病,说来却十分蹊跷,书中只说薛宝钗这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热毒,”这种病犯时,症状是不停咳嗽。
而治疗这种热毒的药方听起来也是十分的玄虚,薛宝钗的这种热毒,需要用冷香丸压制下来。
而冷香丸的制作过程可谓是非常复杂,据说这个偏方是一位云游四海的和尚给的,这偏方来自四海之外的仙境之地。
冷香丸需要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以及冬天开的白梅花花蕊十二两。
光是要采集齐备这春夏秋冬盛开的四种花的蕊,就需要耗费整整一年,并且刚刚采集下来的花蕊需要置于冰库之中保存新鲜,不能使之一下就干枯了,不然就失去了药物的灵性。
等到次年春分时节,再将这四种花蕊一起晒干,混合在研钵里一同研磨成细腻的粉末,多次过筛,确保研磨充分。
还需要收集雨水节气这天的初雨十二钱,收集白露节气这一天早上凝结的白露十二钱,霜降节气这一日的白霜十二钱,以及小雪节气这一日的初雪十二钱。
收集好这四样水,也需要花费一年。接着把四样水调和均匀,加在研磨好的花蕊粉末里,再加进去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搅拌均匀,揉搓制成龙眼大的丸子,装在瓷坛里。
最后将这一坛药丸埋在老梨树根下,若发了病时,就取出来吃下一丸,热毒就可以被压制下去。
冷香丸的整个制作过程,当真是繁琐至极,而按照现代人看来,不免有点故弄玄虚,毕竟这雨露霜雪,本质来说都是水,而且还必须要大费力气,去取得四个节气的雨露霜雪。
曹雪芹的写作是非常严谨的,他本人也非常精通药理,所以书中所记载的药方,都是可以考据的,甚至后人还能根据书中的描述复原出其中的许多药物。
比如林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其成分是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黄、白芍、陈皮、肉桂、五味子等。
人参养荣丸的药方和冷香丸对比起来,感觉靠谱不少。而林黛玉所犯的病在书中也用了许多笔墨描写,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曹雪芹写道黛玉的病症是“每至春分秋分,必犯旧疾,多咳嗽、咳痰,偶尔咳出血来。”
从这些详尽的描述可以分析出,林黛玉患的疾病应该是肺结核,病因是肝因亏损、心气衰耗,而她吃的人参养荣丸,也有补脾益气的功效。
相对应的,《红楼梦》全书对薛宝钗所患疾病的描写,显得含混不清,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薛宝钗在贾府,善于和上上下下的人都搞好关系,又是陪着贾母听戏、又是同姐妹们闲聊,偶尔闲情逸致一来,还去花园扑个蝴蝶。
总之,薛宝钗每天表现得精力十足,一点也不像个病西施,那么,曹雪芹又为何为她加上如此玄虚的一种病症呢?这又有何深意?
在《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走了刚刚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之后,来向王夫人回话。此时王夫人正在梨香院和薛姨妈拉家常。
周瑞家的一进来,也不敢轻易打扰这两人的谈话,于是她默默走到薛宝钗的房间,见了薛宝钗,她的语气都变得热络起来:“姑娘这两天也不见得出去找其他姑娘们玩,是不是宝二爷冲撞了姑娘?”
薛宝钗听了,放下手中的刺绣,说:“哪能呢?只不过我这几天那病又犯了,身体不舒服得紧,不想出门了。”
薛宝钗这时才是点明了自己患有隐疾,周瑞家的接着追问她的病情,她也就继续解释道说这病自小到大,药方都吃过了,就是不见好,直到寻到冷香丸,才有办法给压制些许。
周瑞家的继续问这个病的病根是什么,薛宝钗也说不清楚,只说这是一股娘胎里带出来的热毒。
而这热毒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曹雪芹没有明说,但是在脂砚斋的评语中,却点明了答案:“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凡心也就是思凡之心,在《红楼梦》中,这股思凡之心,既指对红尘情欲的向往,也指对俗世繁华的追求。脂砚斋的评语意在点明正是薛宝钗的凡心,引发了她的热毒。
不过,《红楼梦》中的男男女女,极少有不动凡心的,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这些人都深受凡间的情欲困扰。
其实,整本《红楼梦》讲的就是一群太虚幻境中的痴男怨女下凡历经红尘,最终看破俗世,悟出红尘名利到头来都是一场空的故事。
那为什么单单是薛宝钗会因为凡心萌动而受热毒侵扰呢?这是因为,薛宝钗的凡心和她的恪守封建礼教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是违背的。
“可怜停机徳”来源于典故乐羊子的妻子为丈夫明白学业的重要性,而甘愿剪断辛苦织就的布匹。薛宝钗无疑是从心底认同这种封建女德价值观的。
薛宝钗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是父亲不幸早逝,家里虽然还有百万之财,无奈自己的哥哥不争气,不能复兴家族,而薛宝钗又是女子之身,不能像男子那样去考取功名。
但是薛宝钗有很强的野心,她不同于林黛玉,活得纯粹,满心只有诗情画意,她想当一个名门淑女,更想成为一个诰命夫人。
薛宝钗曾写过的《临江仙》就能展现她的野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柳絮,而宝钗显然是将自己带入了飘扬的柳絮。
在那个时代,薛宝钗这样一个女子实现名利之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嫁个好人家,寻求一阵好东风,送自己登上云端。她之前就曾入宫选过公主伴读,也是想提高自身的身价。
但是薛宝钗落选公主伴读后,来到了贾府,通过对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的观察,她的目标自然就落在了贾宝玉身上。
她曾劝贾宝玉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之类的,但是贾宝玉天生性子顽劣,将劝导他考取功名的话通通斥责为“混账话”。
虽然薛宝钗内心有着对功名利禄如此汲汲的野心,但是在贾府却要将这种野心藏起来,因为封建时代,一个有野心的女子往往被认为是不守本分的。
曹雪芹说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任是无情也动人。”如果说对名利的渴求如同她内心的一团火,那么冰冷的雪则是她的外壳,是她用来刻意营造出来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的外衣。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外在形象也是素雅而保守的,原文中写道她“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守时,自云守拙。”
而她穿的衣服也多是不显奢华、比较保守的深色,住的闺房里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品,只有一张棋盘、几本书卷、一堆绣活。
她的性格特点初看起来也是四平八稳、不偏不倚的,原文中描写道她“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恶之人未能见冷淡之态,可喜爱之人未能见谄媚之色。”
她营造出的完全是个高洁典雅、不争不抢、教养良好的封建淑女形象,但是她的内在并非与外面营造出来的形象完全一致,于是当她克制不住露出凡心之时,其实也就是热毒发作之时。
比方说她看起来沉默不多语,处世态度貌似永远是中立的,不偏不倚的,但是她却特别会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态,以博取他们的好感。
比方说贾母过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食物,她深知老年人爱听热闹戏文,爱吃甜腻食物,于是她就按照贾母日常的喜好回答。
她还当面奉承贾母:“我来了这些日子,看起来任凭凤丫头再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结果赢得了贾母的连连夸奖。
还有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一直惴惴不安,薛宝钗安慰王夫人:“金钏儿不会自杀的,要真是自杀了,那说明她是个糊涂人,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
薛宝钗平时对待丫鬟们都很和气,丫鬟们都喜欢挨着她,甚至还觉得她比说话带刺的林黛玉好许多,但是林黛玉好歹还教香菱作诗,但薛宝钗面对金钏儿一条人命,显得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薛宝钗最为暴露自己的凡心的一次是在《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宝钗顺势提出要看他的通灵宝玉,宝玉便取下玉递给薛宝钗,薛宝钗看着玉,念出了玉上的两句话:莫失莫忘,仙寿永昌。
而一旁的侍女莺儿听到后,顺嘴提到:“我听这句诗,倒像是和姑娘项圈上的是一对。”
宝玉一听很好奇,就嚷着要看宝钗的项圈,宝钗便当面解衣取出了项圈,项圈上果然刻着几个大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宝钗取出项圈时,不小心露出了里面的里衣,和素雅的外套不同,里衣是大红色,还有金线镶边,有许多刺绣装饰,红色里衣配着金色项圈,看起来奢华许多。
这或许也说明薛宝钗没有表面上那么不爱奢华,只是喜欢营造一个大方、典雅的形象罢了。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为什么莺儿会说通灵宝玉上的和金锁上的话像一对呢?莺儿可不识字,估计是平常宝钗总在她耳边念叨,她就记下了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
通灵宝玉和金锁上刻的话像一对,而自古又有“金玉良缘”的说法,薛姨妈就曾经跟王夫人说过,宝钗将来嫁人,要找个带玉的。
这么一说来,岂非贾宝玉就是薛宝钗的真命天子?但宝钗对宝玉只是解释道这句话是个和尚说的,觉得吉利,就刻在了金锁上。
薛宝钗心思细腻,既然已经让宝玉看到了她的金锁,当然是为了暗示宝玉,为她自己和宝玉牵线。
但是这样一来,她的心思也就难免表露出来,她的凡心也就动了,所以就犯了几次病,需要冷香丸压制。
薛宝钗的心思很深沉,但是每当所谓的“孽火齐攻”,就难免暴露出自己真实的野心,做出出格的、不符合自身的端庄形象的事情。
比如元春赐端午节的礼物,薛宝钗得知唯独自己和贾宝玉是同款礼物,都是珍贵的红麝珠手串,她不禁得意忘形,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贵妃的喜爱。
于是薛宝钗便带着麝珠串、大摇大摆地在贾府里穿行,与之前她立下的不爱珠宝首饰的人设是相违背的。
后来薛宝钗还在中午前往贾宝玉的住处,当时贾宝玉睡着了,她就在贾宝玉床前坐着绣花。
虽说林黛玉也曾来贾宝玉处玩闹,但是宝玉把黛玉看作更亲密的好妹妹,宝钗这样做的确不符合她大家闺秀的形象。
其实薛宝钗不一定真的喜欢贾宝玉,毕竟贾宝玉生性顽劣,是个难缠的混世魔王,又不爱读书,对什么功名,更是恨之入骨,这与宝钗心里的理想丈夫估计是有差的。
但是宝玉的身份无疑是珍贵的,薛宝钗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中,嫁入贾府的目标是越来越强烈,表露得也越来越明显了。
不过贾宝玉心里更看重的始终是林黛玉,这两人彼此有意,关系亲近,但太亲近了,又容易经常吵架。
一次林黛玉和贾宝玉闹得不可开交后,贾宝玉就忍不住先低头道歉,林黛玉也勉强接受了宝玉的道歉。
王熙凤倒是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她笑着打趣两人:“真是一对小冤家,扣了环了,解不开也离不开。”
但是听到这番调侃,一旁的薛宝钗就难受了,她甚至有些恼羞成怒,对贾宝玉一顿讥讽,看样子是吃醋的表现。
这些都是薛宝钗按耐不住,而萌动了一颗凡心,但每次她动了凡心不久,很巧就要犯病,又需要去服用冷香丸。
其实这冷香丸,多半是用来治疗心病。冷香丸给了薛宝钗心理暗示,让她保持冷静,不忘自己的形象。
薛宝钗身上有很复杂的特质,首先她的确有些表里不一,外表是与世无争、高洁淡雅、朴素简单的淑女,内心却有很强的城府。
但是曹雪芹没有直接点明薛宝钗的虚伪,而只是隐晦暗示,这体现的是曹雪芹对薛宝钗这个角色的怜惜。
薛宝钗无疑是带着悲剧色彩的,家道中落,哥哥不成器,自己空有抱负,又无能为力。
她空有一腔聪明,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嫁给宝玉,不仅是她的选择,更是他们家的一个希望。
她对贾宝玉的暗示、吃醋、接近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她同时是可悲的,看不透贾宝玉的内心,后来宝玉出家后,她被迫接受守寡的命运。
她金锁上的那句话“不离不弃”,倒像一语成谶,最后成了“既离又弃”,让人唏嘘,真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