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11:42:00
《红楼梦》中林黛玉在招待刘姥姥的宴席上,行酒令之后一时忘情,说出了当时大家闺秀不该说的“禁书”中的语句,《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
回顾“偷看犯罪”历程,书是由贾宝玉的书童茗烟偷偷买来、吩咐宝玉在外书房私下看;
又被前来葬花的林黛玉偶然撞见,索要来读完,“只觉满口余香”。
在行酒令、讲究押韵、有时间限制、有惩罚后果的紧要关头自然而然想起,可见林黛玉对《牡丹亭》的真实喜爱程度,非同一般。
既然林黛玉一时忘了关键因素、当众说出,那么最应该提醒她的,自然应该是贾宝玉。
从前因后果上说,这是二人“一同犯罪”的记忆,且林黛玉看禁书的“上游卖家”正是贾宝玉,他们的利益共同体最紧密;
从亲密关系角度来说,二人是灵魂伴侣和知己,此时早已经过了早期彼此试探动辄吵架的阶段,关系最为亲密。
但有意思的是,事后悄悄和林黛玉聊这件事的,却是薛宝钗。
林黛玉感激薛宝钗一未当众拆穿自己,二未私下悄悄告状,三又推心置腹,从此对她尽释前嫌、将她视为真正的好姐妹。
如此关键的事情上,贾宝玉跑到哪里去了?
他什么都没说,大概是因为他混在人群和酒令里,玩得高兴、喝得开心,压根没能反应过来“林黛玉说了不该说的”。
对比薛宝钗的敏锐、拎得清,贾宝玉显然是个不值得信任的“富贵(无用)闲人”。
他固然知道“该说”和“在众人面前不能说”的界限,但他对这一点的敏感程度、注意力集中程度,都远远不如事事小心谨慎周全的薛宝钗。
或许你会设想,是否宝玉害怕提醒黛玉之后她不高兴、反而得罪她,或者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呢?
早期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或许还可能有这样的顾忌;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我们前文所分析的情况。
好在林黛玉此次未酿成祸事,在座的反对读“禁书”的女性长辈们,悉数不识字、听不出不对劲。
姐妹们纵使有途径听过读过这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也自然不会揭穿或者诬告林黛玉。
而薛宝钗提醒,大概也是怕她下次又忘情说漏嘴。
这份周全思虑,恰恰是宝玉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