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7 10:48:14
●《〈红楼梦〉写作之美》。作者王雄以风趣、朴实的语言,从结构之美、文字之美和意境之美多个方面,对《红楼梦》的写作之美进行了精准解读。
现摘录书中片断,用连播的形式,分享给十米阳台的朋友们。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一同享受写作的快乐。
一个好的故事,或小桥流水,或大浪淘沙,都是情节在起作用。情节的交织,讲究纵横连贯,曲笔是手段,融合是关键。
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高兴地吃着点心。突然,来了一个曲笔:“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
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去取,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
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
这个“互换柚子与佛手玩”的曲笔,意在打断对贾母游玩的叙述,与另外一个情节实现交织,巧妙地为后面“巧姐与板儿结缘”的故事留下伏笔。
脂砚斋认为,这种伏线隐约透露书的前后脉络,是很有趣的情节交织笔法。
第五十八回,病愈后的宝玉去看望黛玉。一路上,场景与联想不断地进行交织,极大丰富了故事情节。
看见堤上“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宝玉不由得感叹自然景物的变化:“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
继而,宝玉又联想到姐妹们的变迁,邢岫烟已择夫婿,接着又联想到:“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
这种人物与场景的交织表达,既是情节的编织,也是在营造一种心情。于是,大自然的景物灵动起来。
扭结,即网眼之间的连接。或者说,多条矛盾线索、多个故事情节的链环。若干个扭结套在一起,叫作链环。一个链环即一个情节,若干链环组成了故事。
许多故事情节或人物编排之间,看似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仔细品味,耐心推敲,就会发现巧妙的内在联系。
这种内在联系,也是一种前后关联、照应、连贯,使整部小说脉络分明,成为一个活动的、有生命力的整体。
《红楼梦》中的不少写作技法都属于扭结的范畴,如起承转合法、草蛇灰线法、一石三鸟法、首尾照应法,还有伏线法、谶语法等等,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魅力无穷也。
第十九回,元妃省亲后,贾府出现了难得的平和状态。宝玉本就“无事忙”,这时发生了几件与他有关的事情:一是袭人回家去吃年茶了,宝玉很无趣。二是东府珍大爷请他过去看戏。三是贾妃赐出糖蒸酥酪。
在这些事里,又延伸出了几件事:一是东府小书房里,小厮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干那警幻所训之事,被宝玉撞见。
二是宝玉突然跑到袭人家来。三是宝玉留给袭人的糖蒸酥酪,却被李嬷嬷吃了。这一件接一件的事,每件事都是一个故事,而且还是大故事套小故事。
第一个扭结,是“小书房里挂着一轴美人”。宝玉担心她寂寞,“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于是坏了茗烟的好事。
第二个扭结,“找你花大姐去”。茗烟想讨好宝玉,“引二爷往城外逛逛去”,竟然去了袭人家,让全家人惊慌失措。
第三个扭结,“糖蒸酥酪”被吃。缘由是宝玉出门了,房中的丫鬟、婆子肆意顽笑,闹翻了天。
第四个扭结,“就赎我出去的”。袭人以“出嫁”为由,劝导宝玉有几件“要改的”事。
就这样,这天贾府发生的大小十几件事,被“扭结”一个一个地串联起来。如同织网一样,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疏而不漏,融为一体。
第三十回,龄官画蔷。一个春日炎炎的中午,宝玉来到花叶茂盛的蔷薇花架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一面悄悄流泪,一面用簪子在地下画字。
“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
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一个蔷薇花的‘蔷’字。”
第三十六回,宝玉来到梨香院,想听龄官唱曲。“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宝玉见她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的那一个。”
这个“蔷”字,就是这个故事中的扭结,很巧妙地把龄官前后的故事连接起来,刻画了龄官对贾蔷的痴念之情。
王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汉水文化学者。现任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西南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论著多部(篇),共计580多万字。多篇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重点报刊刊登或转载。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合称“汉水文化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等作品被译为英、法、德、西、俄、阿、日、罗等语种,由外文出版社或国外出版社出版,面向全球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