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3 11:18:12
,对于袭人这个人物,《红楼梦》作者对她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什么“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虽然前面的定语带有很深的遗憾,但总体评价确实还要超出晴雯等人。
而袭人作为和贾宝玉最早深入接触的女人,在前八十回里,无论是书中人物还是我们读者心中,基本都接受了她作为贾宝玉未来姨娘的这个身份。尤其是抄检大观园之前,袭人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诚恳表白,更加奠定了她的地位。
但她的判词里的“枉、空”二字显然不会落空,在后四十回里,袭人被“赶出”贾府,嫁给了戏子蒋玉函。这个结局似乎又能和前面贾宝玉和蒋玉函互换汗巾相呼应,而贾宝玉腰间的汗巾原本就是袭人所赠。
那么,作为贾宝玉的启蒙人,又获得王夫人首肯的袭人,为何还是未能实现贾宝玉姨娘之梦呢?
很多人认为,袭人的被逐,和晴雯被逐是两种关系,晴雯是因为她自己的性格过于孤傲所致,而袭人则是太过平和,两人虽然截然不同,却各走极端而殊途同归。
后四十回虽然是续书,但袭人最后离开贾府并嫁给蒋玉函这个情节基本还是符合原著思路的。
而袭人之所以未能美梦成真,在我看来,还是她卑贱身份决定的,虽然成了怡红院的首席大丫鬟,一时荣耀无二,即使得到了王夫人的认同,但本质上依旧还是“奴才”。
当这个奴才能为主人获得利益、或者符合主人的价值观时,她当然就能顺风顺水,但只要和主人的目的有所冲突时,必然就会被放弃甚至被主人主动打压。
因此,袭人的归宿,其实就是一只弃子的下场,而始作俑者,或许还是她自己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不得不简单说说贾宝玉和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袭人在这个三角关系中给自己的定位了。
众所周知,贾宝玉心中对黛玉那是死心塌地,这个毫无疑问,相信也没有争议,而宝钗作为后来者,却又隐隐有更多优势,尤其是和王夫人的关系上,是黛玉所不能比的。
一开始,袭人在钗黛之间还算摆得正自己的位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似乎也开始有点“忘乎所以”了――当然,以袭人的聪慧,或许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缘故。
因为要更好地迎合王夫人这个幕后大BOSS,而王夫人在钗黛之间的主观性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慢慢地,袭人就开始了她“抑黛扬钗”的人生。
千算万算,袭人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未来的宝二奶奶这个角色上,到底是谁对自己更有利?
我们读者或许能知道,如果宝黛走到一起,黛玉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只要能和贾宝玉在一起,其它的都可以无视,也正是这样,明知袭人和贾宝玉不清不楚,黛玉还能玩笑般地叫“嫂子”。
而宝钗作为一个正统礼法的坚定追随者,自然就做不到和黛玉同样的立场了。
后来,黛玉香消玉殒之后,宝二奶奶这顶桂冠毫无疑问就落在了宝钗的头上,这似乎非常符合袭人的心理预期,但殊不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是这个原因,才成为袭人不得不黯然离开贾府的导火索。
宝钗之所以更受王夫人喜欢,除了她是王夫人的姨侄女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她的性格更被王夫人认同,作为一个正统礼法的追随者,贾宝玉唯一的出路就是科考,而黛玉天性偏于叛逆,宝钗才能殷殷劝诫宝玉一心向上之人。
如今黛玉已经不在了,宝钗就成了毫无疑问的宝二奶奶,这时候,王夫人就得为了这个现在的侄女、未来的儿媳考虑了。
袭人在怡红院、在贾宝玉身边是什么地位?
我们已经毫不迟疑地说,此时的袭人在怡红院,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除了对贾宝玉那是必须的“死忠”之外,其余的任何人、包括新来的宝二奶奶,即使是主人的身份,依旧还得生活在袭人的阴影之下了。
而王夫人之所以中意宝钗做儿媳,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更利于自己控制住荣国府,宝钗将来是要成为王熙凤第二的,有一个影响力太强大的大丫鬟在宝钗身边,很明显那是功高震主了,于是,王夫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袭人,而将她放出贾府,并嫁给了蒋玉函。
我们不要因为袭人已经和贾宝玉有了深入接触而有什么看法,其实,对于她这个层次的下人来说,也只不过是随时可以放弃的弃子,就像王熙凤当年不也是把贾琏身边稍微有点姿色的丫丫环都赶走了么。
其实,袭人的这个结局,作者也曾借贾母的想法流露出来――那就是贾母在自己沉思的时候,想到贾宝玉的将来,曾有过“只有晴雯”的想法。也就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荣国府的主人眼里,袭人就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放弃的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