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1:04:51
林黛玉有些“小性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就连她的知己宝玉也“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书香世家出身的才女,有一个探花父亲,而且五岁就开始读《四书》,林黛玉的“小性儿”是如何形成的?
在某个平台的评论区,一个昵称中带有“心理”二字的人告诉我,TA是研究人性的,TA认定黛玉就是个天生的恋爱脑,无论环境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她的“小性儿”。因此,TA认为黛玉与宝钗“互剖金兰语”是假的,不吃宝琴的醋也是假的,她在元宵节当众给宝玉喂酒就是故意表现给宝琴看的,目的就是宣誓主权:宝玉是我的,你滚远点。
这个“人性研究”真是把我惊呆了。
这还是那个“心较比干多一窍”、聪明绝顶的林黛玉吗?她在说酒令时失口说了《西厢记》中的句子,都能在事后意识到“失于检点”,她能做出大庭广众宣誓主权这么愚蠢的事来吗?
没办法,在很多读者眼里,林黛玉就是这么愚蠢,简直比赵姨娘还不如。
不过,不得不承认,林黛玉的“小性儿”是长期存在的,却也是有期限的。也就是说,林黛玉并非天性“小性儿”,也没有“小性儿”到底。对于黛玉来说,“小性儿”只是特殊成长期的特殊产物。
受这位“人性研究”专业人士的启发,既然学术研究可以这么随便,那我也不妨用学术研究来分析一下:林黛玉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小性儿”的?
要了解林黛玉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小性儿”的,非常有必然弄清楚什么是“小性儿”。
很多读者不愿意承认林黛玉是“小性儿”,那么,林黛玉真是的“小性儿”吗?
林黛玉“小性儿”,除了贾宝玉认可,史湘云也明确对贾宝玉说过:“你要说,你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这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指的就是林黛玉。除此之外,紫鹃还当面说过林黛玉:“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小性儿”,是大家的共识,就连她最亲近的人也这么说。
林黛玉是天生就“小性儿”吗?当然不是,作者给她的父亲一个“如海”之名,像海般宽广包容,怎么会生出胸襟狭窄的女儿来呢?
何况,从林黛玉进贾府的表现来看,一言一行都充分体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即使被贾宝玉摔玉吓得半死,也没闹脾气,反而自责:“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
这种自省自责的精神非常可贵,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不会苛责于人。宝玉摔玉和黛玉有关系吗?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宝玉太不正常,黛玉的应对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但是,此时的黛玉,并没有苛责宝玉有“狂病”,反而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是自己惹出了宝玉的“狂病”。
这哪是胸襟狭窄,完全是如海般的胸襟!
由此可知,至少,初进贾府的林黛玉,并没有“小性儿”。所以,她的“小性儿”都是在贾府形成的。
书中没有说她是何时开始变得“小性儿”的,因为,自从第三回进入贾府之后,到第五回,黛玉就已经以“小性儿”的形象出现了。在后来者宝钗的对比之下,不但宝钗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面对这样的对比,黛玉表现出了胸襟狭窄,“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相比之下,宝钗表现出的却是胸襟宽广,“浑然不觉”。
这个“浑然不觉”,可以做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宝钗对大家的对比“浑然不觉”,二是对黛玉的“悒郁不忿”“浑然不觉”。
总之就是,黛玉往心里去了,宝钗却毫不在意。
注意这个“浑然不觉”,不是说宝钗比赢了所以不在意,而是她根本不在乎输赢,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存在。
在这里,作者虽然没有明确点出黛玉“小性儿”,却把黛玉的“小性儿”表露无疑。
所以,接下来,我们便会看到黛玉更多“小性儿”的表现,比如宫花事件中让周瑞家的难堪,以及无缘无故把李嬷嬷刺得下不来台。这些表现,都和初进贾府时的只自责不责人大相径庭。
最后来到了我们的终极问题,林黛玉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小性儿”的?
这事儿如果只从表面去看,确实不可思议。林黛玉从扬州来到京城,算得上是从小地方来到大地方。还有,相比于贾府的豪门大户,林家只是小门小户。另外,林家人丁稀少,贾府人员繁茂。尤其是在生活条件上,初进贾府的黛玉看到贾府三等仆妇的作派都觉得“不凡”,进入贾府后,她享受了宝玉的同等待遇,可谓一步登天了。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林黛玉都是从小走向大,从窄走向宽,心性应该更为宽广才对,怎么会反而变得越来越“小性儿”呢?
这就是作者的狡猾之处,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善,不但没让黛玉更上一层楼,反而在精神层面上越来越“小性儿”了。
也就是说,我们只看到黛玉在物质层面得到改善,却看不到她进入贾府后精神层面有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这些变化都是隐写的,所谓“真事隐,假语存”,存在于表面的,都是假象,真正能影响一个人的,都是被隐藏的真相。
作者为什么不写黛玉进入贾府后精神层面有没有得到改善?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可写。比如贾母对黛玉“万般怜爱”,但怜爱的方式却是“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都体现在物质层面,没有精神上的怜爱。
正因为只有物质没有精神,黛玉才把全部身心都寄托在宝玉身上,而且导致了“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者说黛玉只对宝玉“小性儿”,只有与宝玉相关的事她才会“小性儿”。这与爱情无关,黛玉的“小性儿”是安全感的严重缺失所造成的。她想牢牢抓住宝玉,把宝玉当成了保护她的唯一救命稻草。
这才是黛玉在贾府的真实生活,只有物质供给,没有精神滋养。所以,在“金陵十二钗正册”里代表林黛玉的那幅画中,画的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贾府就是枯木,无水之木,缺少水源的滋养而干枯了。进入贾府的黛玉,得不到爱的滋养,所以越来越枯萎,不但身体上枯萎,精神上也在枯萎,变得“小性儿”就是精神枯萎的标志之一。
不但贾母没有给黛玉爱的滋养,宝玉同样没有给黛玉爱的滋养,这两个表面上最疼爱黛玉的人,都只给了黛玉繁华的外部环境,没能从精神上给予黛玉真正的爱,从而使得黛玉一步步变得“小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