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0:15:06
读历史应该有更多的视角,赵世瑜老师这本《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深扎田野,娓娓道来,借助苏州太湖洞庭地区至今仍保有的“抬猛将”习俗,讲述了跨越千年的江南水上人上岸史,梳理出一条新的叙述江南史的脉络。所谓猛将,是自宋元以来太湖洞庭地区几乎村村户户供奉的神祇,在每年的正月或七月,各村或单独、或联合,都要举行“抬猛将”的活动。本书对照田野与历史文本,对这个流行千年风俗背后负载的历史传说“刘猛将”进行深挖。
赵世瑜老师称自己这本书是一本田野行记、读书笔记,或者天马行空的历史随感,他自谦地说自己的叙述没有太偏社会科学,而是比较人文科学。然而我们却读出作者广博的学识以及跨学科研究能力,如对历史上江南水上人商业之道的剖析,作者给出了离散社会和合伙制社会两个概念,既让人觉得新鲜、独特,又随着作者的剖析直至拨云见日,畅快淋漓。
事实上,本书除了精彩的叙述和推断,还提出了很多值得深入讨论的学术话题,不但针对历史人类学、社会学,也涉及政治史和经济史的,读此书,如同由一个入口进入了纷繁复杂规模巨大的历史宫殿群。此外,读这本书,让人联想到《马丁·盖尔归来》,赵老师也确认娜塔莉·戴维斯那部微观史学名著给了自己写《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以灵感。希望我们的历史学家能更多走入田野,讲出不同以往、非比寻常的故事,让更多的历史得以清晰、亲切,让历史中的人物能穿透迷雾,衣锦还乡。
天演惊雷,笔醒山河。严复一生抱负,如后世所总结的那样,即救亡与启蒙。这两个词语常遭对立,实则纵横交错,有时可并行不悖。史华慈名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侧重救亡一面,认为严复为了国家富强,不惜改造、扭曲从西方舶来的启蒙思想。黄克武《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一书,如书名所示,则侧重启蒙一面。然而严复的启蒙并非一味西化,引西入中的同时也在援中解西;旨在会通中西,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激烈的中西冲突。他身上的困惑感,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反差所呈现的启蒙悖论,其实更值得后人回味再三。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最大的突破是打破传统中国绘画史以卷轴画为中心的叙事,将岩石、陶瓷、建筑上的图像都纳入考察范围。考虑到使用绘画材料的阶层性,这一视角的改变无异于将中国绘画的视野扩大到了一切图像,从而让无数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进入历史,改写了中国绘画史的格局与叙事模式,呈现给读者远古至唐的图像源流与风格变化。
新冠疫情转眼已经肆虐两年多,这期间你做了什么?鲁敏用文字汇成了一条“金色河流”,书写浩荡时代,品味人生百感。这本《金色河流》的创作期从2019年底到2022初,鲁敏借书写一个家族40年的岁月,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的历程,其中,既有物质的创造,也有精神的接力,还有孤独的个体与多变的世界之博弈,近40万字,叩问时代回响,谱出一部新时期的心灵史,情意拳拳、诚意满满。
《金色河流》以富商穆有衡人生晚境生活作为切入点,直面不同个体在财富增长时代面临的真实选择,既有老一辈的筚路蓝缕,也有新一代的流沙散金,从而折射出中国式财富观与人性的流变。本书有精彩的故事,也有巧妙的结构,全书铺陈了虚实两条线,一条是现实中的今天,另一条则是各个人物的心理独白,既反映出人物当下的心态,也对过去的岁月有一种回顾与缅怀,许多章节都颇能引人共鸣。
一直以来,鲁敏都在尝试着新的表达方式,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大儿子穆沧背诵《历史上的今天》和《名人名言大全》,二是小儿子王桑对昆曲的活用。这两种手法,很多地方都令人拍案叫绝,不但生动表达了人物即时的思想行为,也赋予今时一种历史的注脚,或古典的判词。四十年的岁月汇聚成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从某种角度看,它金光灿灿,就像一条辉煌无比的金河,然而就像穆有衡的内心独白说的那样——第一桶哪儿有金呢,全是土坷垃石蛋蛋,是深山炸,是血肉皮……是啊,所谓金色河流,并非只有流金淌银,也流泪淌血,即使流进了大海,那金和银、血与泪,也都还在。
本书关注16-18世纪,也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结社雅集,尤其在江南地区,士人雅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雅集,文人们实现了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参与。明清之际的结社,大部分是以科举为目的——为了更好地组团学习,比之一些诗文结社、怡老会要现实和功利得多,当然也枯燥和专业得多,绝非风雅浪漫之举,这可以说是明代文人结社的另一面。本书从社会、宗族、空间、文学、思想、医学等多元面向进行探究,呈现明清士人日常生活与学术活动的多元性,以及社群网络间复杂的关系。书中呈现的各种跨界交接与多元问学的现象,也为以后的学术运作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苏州河》延续了海飞谍战系列小说的基本风格,在建国前后上海充满想象空间的背景中出现了三宗杀人案,围绕案件的侦破,一系列相关人物鱼贯而出,他们携带着各自的立场和历史,又隐身在生活的厚重帷幕下。小说故事紧张有序,在现实主义的基本框架中,构筑了抒情、历史、信仰的奏鸣曲。
当下,人们最关心的似乎就是自己的健康,以及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一切。而与之相关的科学新知,无疑是在这样的焦灼、烦躁、困顿的环境与心境下,能够令人有些理智、冷静心态的一剂良药,至少是一种安慰剂吧。
自2020年初开始,出版界开始将疾病、瘟疫、微生物、病毒、医学等等方面的知识或信息作为了出版的热点方向,近些年涌现出不少相关主题的图书;而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的,或者说备受关注的,尹烨先生的《生命密码》系列算在其中。尤其是,近来尹先生频频现身各种网络平台,科普有关生命科学知识,实实在在,且生动有趣。
本书秉承了作者尹烨一贯的叙述风格,将12种病原微生物作为对象加以梳理,而这些病毒、细菌甚至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之所以称之为“瘟疫”,有其必然的恐怖性,但在作者的故事与科学解释中,我们有了一些客观与淡定,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瘟疫。这本身就是在传递一种科学精神,是我们勇于战胜任何一场瘟疫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袁凌很可能是国内最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如果你看过《生死课》、《寂静的孩子》《青苔不会消失》这几本书,应该会要求我把“很可能”这三个字拿掉。
如果袁凌来写小说呢?于是就有了这本《记忆之城》。这本书写了一个“我”与“鱼城”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你会分不清重庆与“鱼城“的关系,分不清袁凌与“我”的关系,分不清非虚构与虚构的关系,但你可能也不想分清,只想安然呆在袁凌给你建构的世界中,和他一起悲悯,一起愤怒,一起琐碎,一起隐忍,一起克制情感。
一个有趣的读法是,书中一些描写在袁凌的非虚构作品中也隐约出现过,比如重庆著名的那座“红卫兵墓”。袁凌在书中可能只是原型之一,但就像他的所有作品一样,小人物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冷酷却又奔腾的大时代中挣扎的告别着记忆。
阅读金观涛新书《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期间,恰巧见到一份网络投票,评选中国四十年来的杰出学者,不用看选项,我的第一个答案也是金观涛。以四十年或1978年至今为期限,金观涛可能是唯一一个从头至尾都保持了巨大影响力的学者。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思考和研究与其说追随时代、与时俱进,不如说针对自我、反复拷问,梁启超所云“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的思想姿态,在他身上得到了忠实的印证——当然,他的自我之战,不是否定,而是超越。职是之故,他在古稀之年,依然有勇气(书中谦称“从康德那里获得勇气”)直面挑战新问题。这个新问题,乃是现代性的元问题,即现代社会的真实性问题。
坦白说,此书之论述,我未能全部读懂,不敢贸然下断语。不过,作者在序言结尾呼唤道:“我们用一生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部分答案,会随着自己这一代人的消失而中止吗?我希望从青年一代中听到回答。”这正构成了我们推荐此书的最大理由。另说一句,人有老少,思想则不分老少,愿思想家金观涛的头脑永远年轻,思想之树长青。
《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
与《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一样,本书同样是一本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著作,同样是以田野的眼光来读文献,结合田野与文献重构一个历史现场。不同的是,本书作者更像一位“历史侦探”,更有问题意识和解密兴趣。本书篇幅虽不大,但能始终抓人眼球,让读者保持高频的思想激荡。本书的主题很容易让人产生兴趣,不仅因为我们能从自己过往的阅读中找到大量“秘密社会”的对应点,甚至我们的亲身经历亦有所参照。正如作者提出“秘密也可以缔造社会关系”。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而宗法社会的基础就是血缘关系。通过与血缘的对比,作者发现了秘密社会的“秘密”,秘密具有血缘之于宗族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秘密社会之所以形成,个中的秘密就是秘密本身。作者进而论述,秘密既有血缘的共有性和排他性,又有血缘的传承性,秘密可以通过组织、礼仪和符号进行扩展和传递,这些手段如同一条长链,将信奉秘密的人链接起来,进而形成社团、社会。
本书给人最大的启迪,就是秘密不是一种心态,而是一种社会事实,或者说,与其说秘密社团是实体团体(像历史中的天地会),其实更像是一个名词。当然,秘密社会也在发展和进化,作者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历史折叠”手法,立体地呈现了秘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像后来的哥老会)。另外,本书还有一个重大启示,就是秘密社会自身的媒介属性,作者认为秘密社会的历史本身是通过仪式、文本、政府、移民、媒体形成的渠道进行传播并进一步成型,这又提供了一个全新观看历史的视角。
读者投票最期待的3本好书是:
《当世界变得不一样:气候变化与动物们的来信》(全4册) 魏科 祝颖婷 著 王吱吱 等 绘 629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