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国产老电影(主要指一九四九年至六五年期间出品的中国电影),喜欢的就是那打打斗斗的热闹劲儿,尤其是看露天电影的年代里,小伙伴三五成群看一部战争片,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就少了太多起哄逗趣的话题。可是成年后再看这些旧片,很自然的会在那熟悉的剧情后探究些更深层的东西,也才慢慢领悟到,这些老电影之所以魅力长存,靠的绝对不是剧情的简单堆砌。
前些时候搬家,翻出了我的“老电影宝库”,某晚偷懒丢下手中活计,挑了部《甲午风云》重温一遍。,无需多提,这一次我特别注意了李鸿章的扮演者--王秋颖。
据说,、王秋颖、赫海泉、陈颖是五六十年代横霸东北的辽宁人艺的四大台柱,,我从来没有机会看过他们的其他话剧作品,倒是大学时代有一位来自沈阳的同学,常与我聊起这几位大师级演员当年在沈阳和平区辽宁人艺剧场的舞台风采。
,经典剧目《李尔王》
,经典剧目《李尔王》
我常感叹,若非电影强大有力的传播手段,我们外地人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见识他们的功力,幸而他们在不同时期曾留下了数量不多但精湛出彩的电影作品,让我记住了这些名字。
王秋颖,反倒透着一股无法形容的阴郁,这可能是为什么他在银幕上多扮演反角,即使是正面角色也只能是配角的原因。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甲午风云》精彩片段
《甲午风云》的电影拍摄于一九六二年,那个年代对李鸿章的定位简单、清晰,在影片中他当然只能是个反面的配角,可王秋颖的连场好戏还是叫这个人物使人过目难忘。
到了九十年代末,早年对李鸿章的定位不断被人翻案,也使他的戏剧形象愈加多元化却也愈加模糊不清。十几年前的《北洋水师》拍了十六集,几年前的《走向共和》则拍了五十九集,漫长的篇幅给了李鸿章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两位李鸿章的扮演者顾岚与王冰都算是“老戏骨”了,两个剧的导演亦非寻常人等,拍摄手法、技巧、资金、装备更非六十年代初能比,可我看到的,却是李鸿章们为了体现剧作者的用心,忙着在冗长复杂的剧情中应付着“还原”他的人性,而使他在剧作中应有的角色概念变得含混不清。
回头看当年王秋颖演的这个李鸿章,戏分不多但人物性格脉络清晰,对内的“厉”、对上的“惧”、对外的“忍”都在他刻意设计的不同眼神、语气与肢体表演中被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觉得,单是从演技上看李鸿章的角色,顾岚与王冰都演不过王秋颖。
,。
一九八三年的下半年,王秋颖进入癌症末期,三次大手术使他几近弥留状态。,。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了不影响王秋颖的休息,。喧嚷声惊醒了王秋颖,他知道好友就在门外,用了《甲午风云》里李鸿章与外国公使密谈时邓世昌在室外心急如焚撞倒茶具后李诘问的经典台词大声道:“是谁在二堂喧哗?,单膝跪地在王秋颖的病床前回道:“启禀中堂,正是标下。”一时间围观的人群无不唏嘘。
这就是演员之间磨练日久的默契。这种默契让当年赶拍的《甲午风云》几乎看不到演技上的破绽,戏里邓世昌与李鸿章矛盾对峙,,让两人的演技你来我往,发挥得相得益彰。
长影有自己的演员剧团和行当齐全的明星演员,但从辽宁人艺等单位借调话剧演员出演自己的电影仍是不少导演出奇制胜的策略之一。《甲午风云》电影的导演林农可能从这一部中尝到了甜头,两年后当他执导另一部以长春守卫战为背景的电影《兵临城下》时,,只是这一次,两人一正一邪的角色姜部长、胡高参都非头牌主角,。
看这部电影有种很奇妙的感觉,虽然姜部长与胡高参在影片里并未正面交手,但藉着赫海泉演的那位在投诚与顽抗间左右摇摆的赵崇武角色,。
除了这两部,王秋颖在由赵树理小说《三里湾》改编的电影《花好月圆》中扮演的村长范登高一角也是个经典银幕形象。这个范登高,全身喜感浑然天成,活脱脱一位山西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我根本无法想象,他与李鸿章、胡高参来自同一位饰演者。
王秋颖一生只留下了五个电影角色,但在话剧舞台上,他却塑造了八十一个经典形象。这些人物被他塑造的血肉丰满,而且绝少有重复之处。在同辈与子女对他的回忆中,总是可以找到他在角色塑造上痛下苦功的描述。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演员一样,王秋颖并非科班出身,成功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与深入生活,不露痕迹又才华洋溢的表演固然得益于他的天才,但也更来自他与同行们在舞台上经过无数次锤炼而得到的演技与默契。
,其高大形象与浩然正气永远留在观众的记忆里,,他被作为老一代话剧电影人的代表之一,享受到了应得的待遇;相比之下,他的多年同事与好友王秋颖却鲜少被人记得,以五十九岁的年纪过早离世,更给他和他的观众们都留下无尽遗憾。
看国产老电影,基本上是一种令我身心愉悦的体验。然而令人难过遗憾的事总是相随而至,尤其在全然不经意间或发现或认识了一位好演员,却也又了解到他或她的不幸遭遇,除了感慨岁月的无情,更要悲叹造化的捉弄。
新浪“那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