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08:47:36
○琴书属于坐唱形式的曲艺。图为琴书表演《亲家亲》。图/刘富国
读过名著《老残游记》的人,无不为白妞、黑妞的说唱艺术所倾倒。刘鹗透过独特的艺术视角,用精彩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极为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她俩演唱的情景。先是黑妞的出场已使人叹为观止:“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继而白妞的演唱更令人拍案叫绝:“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刘鹗的描述,不仅将白妞、黑妞的高超演技刻画得淋漓尽致,更将山东曲艺中内涵的美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山东曲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在2006年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刻下了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的名字。
山东大鼓:原汁原味的梨花大鼓
白妞、黑妞虽是小说中的人物,但却非虚构,其人其事都于史有据。据有关资料记载,白妞本名王小玉,和其表姐妹黑妞同为山东郓城义东堡人,生活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是山东大鼓早期的杰出代表。
白妞自幼学艺,16岁便“随其父奏艺于临清书肆”(清师史氏著《历下志游》外编卷三)。她聪明好学,吸收了地方小曲、戏剧的腔调,创造出一种新调,即梨花大鼓的南口派梨花调。光绪初年,白妞和黑妞一起到济南大明湖南岸明湖居说唱梨花大鼓。她大胆吸收皮簧、梆子、昆曲及临清小曲和众多艺人的新腔新调,改编新词,丰富、改造了原来的曲调,使原犁铧大鼓的行腔曲调呈现出了新的韵味;唱起来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因而吸引了各阶层的听众,声动齐鲁。
白妞、黑妞的演唱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固然有赖于她们的高超演技,但与她们演唱的曲种也有很大关系。她们演唱的山东大鼓(即梨花大鼓),在艺坛就颇具影响。
山东大鼓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民间曲艺,最初是农民在农闲时敲犁铧碎片演唱的秧歌调,故称“犁铧大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再后来出现了流动的民间艺人,到各地演唱,并形成了孙、赵两大门户,流传日益广泛。20世纪30年代又涌现出蜚声曲坛的“四大玉”。之后,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等也相继而起,影响颇大。谢大玉、李大玉、赵大玉、筱艳芳等还在上海灌制了山东大鼓唱片,发行至全国各地,这使山东大鼓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曲种,进入了它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突出地方特色,梨花大鼓更名为山东大鼓,流传地区也超出了山东城乡,直至南京、上海、洛阳、重庆、北京、天津、东北各地,可谓传唱全国,盛极一时。
山东大鼓的演唱形式多为单人站唱,二三人伴奏;也有的是二人对唱,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民间很受欢迎,因而流传下来的书目也较多,其中中、长篇有《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等数十部;短篇有《华容道》《东岭关》《长坂坡》等上百段。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现实生活等编写的唱段,共计二百余段。
山东大鼓历史悠久,音乐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它除自身不断丰富发展外,还直接促进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乔派”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民间曲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2年8月,济南市曲艺团应香港特区政府的邀请,参加了“中国戏曲曲艺节”演出活动,期间青年演员刘娟、赵倩演唱了山东大鼓《战马超》《大西厢》和《草船借箭》三个段子,颇受欢迎。从此失传30多年的山东大鼓重又登上了舞台。
山东琴书: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广饶县(旧称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生活所迫,四处逃荒要饭。有不少人,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随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演边唱。在长期的流浪生涯中,他们还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这就是山东琴书的雏形。
约在1896年,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曾去安徽凤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有力地推进了演唱艺术的发展。艺人在演唱中,为了更多地招徕听众,增加收入,便不断地探求新的艺术形式。擅唱功的艺人,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如广饶县西商村的艺人商业兴和妻子关云霞,长期在烟台、青岛一带演唱,成了东路琴书的代表;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便致力于新的表现形式的探索,时殿元、崔心悦、谭明伦等,把《王小赶脚》改成化装演唱,便是对琴书探索的结果。
最早被称为驴戏的《王小赶脚》,由艺人时殿元试演成功,距今已近百年。广饶县人时殿元,是化妆扬琴的奠基者,驴戏的创始人之一。他自幼学唱扬琴,擅演小丑。开始演驴戏《王小赶脚》时,时殿元饰演王小,崔心悦饰演二姑娘,驴子是用纸糊(后改用布扎)彩绘,分别截用带子系在崔的腰间,扮作骑驴的二姑娘;时殿元头戴破毡帽,腰扎白围裙,手拿马鞭、鼻眼之间用白灰一抺,化妆成小三花脸,扮作挥鞭赶驴的王小。用坠琴、扬琴、三弦、笛子、板鼓等乐器伴奏。二人边走边唱,使多年来坐唱的《王小赶脚》,一下子活了起来,很受群众的欢迎,驴戏便很快传播开来。驴戏的产生,是群众艺术活动与琴书说唱的有机结合,也是由琴书向吕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从形式上看,琴书属于坐唱形式的曲艺。乐器摆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发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现,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体感很强。它本身就为向戏曲化演变,孕育着内在的因素。
在琴书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东路、北路、南路琴书三大流派。山东琴书最盛行时,演唱曲牌和演奏曲牌达到300多个。传统曲目分牌子曲、中篇、长篇3类,牌子曲产生较早,有《白蛇传》等;中篇在山东琴书中最具代表性,有《王定保借当》《三上寿》等70-80部;长篇多为移植改编,如《杨家将演义》《包公案》等。1949年后,山东琴书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要曲种。
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
○山东快书以注重刻画人物、表演生动风趣见长。图/刘富国
山东快书:演说英雄人物的武打故事
山东快书语言明快风趣,情节生动,表情动作夸张,节奏较快,是产生于山东省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的民间曲艺。
对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始于何时,并无文字记载。据老艺人相传:清道光六年(1826年),名落孙山的书生十余人,归乡途中在临清遇雨,使他们郁闷之至,只能以酒解愁。为发泄胸中的愤懑,表达惩凶除暴的愿望,他们便以民间流传的武松的故事为题材,你一言我—语,此一段彼一事地凑衍编写了一个武松故事的演唱本,演唱本编写完毕后,作者之一的李长清把它带回茌平原籍,传给他的表侄傅汉章。十年之后,在曲阜孔林前的“林门会”上,傅汉章正式开场说书。后来,傅汉章传艺于赵震及弟子魏玉河,遂形成两支,流传至今。赵震一支的著名艺人有戚永立。自清代末年以来,戚永立等名家曾到南京、上海、杭州、汉口等地演唱,扩大了山东快书的影响,后传至高元钧。
高元钧童年流落街头乞讨卖唱。他在汲取民间曲艺精华的基础上刻意求新,以注重刻画人物、表演生动风趣见长,使这一艺术从民间走向舞台,成为山东快书“高派”艺术的创始人。他创作表演的有《武松打虎》《武松赶会》《鲁达除霸》等歌颂历代民间英雄人物的著名段子,还有《一车高粱米》《侦察兵》《长空激战》等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段子。并培育了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东快书演员和作家,使山东快书迅速推向全国。高元钧还擅长相声、双簧等,曾与侯宝林、刘宝瑞等艺术大师同台献艺。他与人合作编著的《表演山东快书的经验》《山东快书艺术浅论》《快板快书研究》等传世之作,填补了山东快书理论上的空白。
山东快书自形成以来就以武松故事为主,因此演员被称为“说武老二的”,“唱大个子的”。正书之外有些风趣的小段子叫作“书帽”,如《大实话》《柿子框》等。山东快书由于曾用竹板击节而被称作“竹板快板”。20世纪30年代前后,高元钧登上舞台演唱,曾称其为“滑稽快书”;1951年他录制《鲁达除霸》唱片时定名为“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的韵文,穿插一些过口白、夹白或较长的说白,长于演说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的武打故事。但旧社会也给山东快书遗留下不少“荤口”,因此从1940年开始,高元钧开始致力于山东快书语言的净化工作,提高了传统节目的艺术质量,并借鉴相声、京剧等艺术,加强了山东快书的艺术表现力。
文/肖寒 编辑/王雪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