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11:13:36
也许是看过太多超级英雄片,我对“英雄”这两个字几乎已经免疫。
那些拥有各种超能力的英雄们上天入地,把世界砸个稀烂的同时又拯救了世界,轰轰隆隆闹闹腾腾,看着特来劲。
人人都心知肚明,对观众而言,这些影片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再直白一点,就是给大家YY用的。
但是最近另一部片子,却让让我重新去思考“英雄”的定义。
这部电影就是《勇往直前》,影片正好下月8号就要内地上映了,而这部电影,我们是非常想推荐给大家的。
不过,在此之前,我倒想给这部电影挑点毛病,就是,还是觉得《勇往直前》这个中文片名还是有些欠缺。总觉得,这样四平八稳的一个片名,对不起这部优秀的电影。
我们先来感受下媒体评价,《勇往直前》的IMDb评分是8.1。
烂番茄新鲜度是89%,MetaCritic的评分是72。CinemaScore给出的观众评分是A。
《勇往直前》根据GQ上的报道"No Exit"改编。
那篇报道发表于2013年9月,回溯了当年6月份十九名消防员在亚利桑那亚内尔山大火中丧生的前因后果——这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消防员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火灾。
GQ杂志的报道截图
作者西恩·弗莱恩在"No Exit"那篇文章中是这么形容在事件中丧生的消防员的:
“他们都被称为英雄,当然,没有一个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的成员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参加了他们的葬礼,并在发言中表示:“人人生而平等,后来,一些人成为了消防员。”
上图是十九名殉职的消防员,下图是事发后在山谷中找到的他们的遗体。死亡的队员中最年轻的只有21岁,最年长的队长埃里克·马什当时是43岁
《勇往直前》的主角们就是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的消防员。而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显然认真理解了文章中的那句话,更对每一个他要展现的角色都有深刻的认识。
于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一群有趣有爱有责任的普通人,他们的工作是对抗森林火灾。
但是,看完影片后,我们依然会把他们称为英雄。
媒体方面,对于《勇往直前》的评价也非常好:
“在一个观众听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字就想叹气的时代,这部电影展示出的复杂性与现实的混乱反而为它的戏剧性增添了真实的分量。”——The Wrap
“《勇往直前》感觉像是彼得·博格或者迈克尔·贝会拍的电影,但是科辛斯基却选择降低故事中关于男子气概的叙述,转而去呈现一些更加客观,更终极,有着更深情感的事物。”——Vulture
“在亚内尔发生的一切毫无疑问是毁灭性的,科辛斯基对其饱含尊重感的还原是对这群低调英雄当之无愧的致敬。”——《纽约邮报》
“科辛斯基让故事以缓慢克制的节奏展开,以至于当我们看到高潮部分的时候,我们完全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它。也因此,它最终的效果也更具杀伤力,更为有效。”——Toronto Star
“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突出消防员之间的兄弟情谊,强调他们在汗水与尘土中连接起来的情感。他在导演的时候,带着一种责任感去纪念这些队员,他做到了。”——《底特律新闻》
故事真实、情感克制而真挚,是这部电影最为人称道的亮点。而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实际是做视觉特效出身,他执导的前两部电影《创·战纪》《遗落战境》全都是科幻题材,最追求戏剧化效果的那种。
到了《勇往直前》,科辛斯基不仅尝试了现实题材作品,就连影片成本也跟此前大不相同:《创·战纪》与《遗落战境》的预算分别为1.7亿美元与1.2亿美元,而《勇往直前》的公开预算则为3800万美元。
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在《勇往直前》拍摄片场
他之所以去拍这部电影,一方面是想拍一部之前没有拍过的类型,另一方面则是被这个事件中的某些元素所吸引。
“一边是头头埃里克·马什要去做一些他们没有做过的事情,另一方面则是菜鸟新人布兰丹·麦克多诺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表面上他们俩是完全不同的人,但是却有某些更加深层次的东西将他们联系起来。我认为马什为布兰丹做的相当鼓励人心:他给了这个孩子其他人不会给的机会。我认为这就是呈现这个故事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维度。”
《勇往直前》中的马什(右)与麦克多诺
影片中乔什·布洛林扮演的埃里克·马什与迈尔斯·特勒出演的布兰丹·麦克多诺就像很多影片中常出现的前辈与新人搭配,这种人物关系本身就非常有戏。《勇往直前》讲得是消防员的故事,但这些主人公并非城市中常见的建筑消防员,而是野火消防员。
经典的人物关系搭配上公众略显陌生的职业领域,《勇往直前》完全不用担心角色关系混乱、言之无物。
正如许多外媒评论所说的那样,《勇往直前》选择从真实去入手,把“英雄”还原为普通人。片中,马什带领他的队员们从消防七组努力通过评估,成长为“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而观众也通过影片了解到关于森林消防工作的更多细节。
比如,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野火消防员可能要以火灭火,通过点燃树木、灌木丛,在大火侵袭之前,将“燃料”燃烧干净。
比如,他们的工作可不只需要良好的体力,更需要清晰的头脑,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撑;
比如,他们要通过挖掘防火沟渠阻挡大火;
比如,飞机洒水灭火并不是万金油,有时候反而弄巧成拙。
比如,在野火消防员眼中,森林的美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满坑满眼“燃料”。
影片将这些细节自然而然地穿插进电影的剧情中,以准确而贴切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工作状态。而消防员们在工作中,从未将自己视作英雄,他们看上去就是一群热爱工作的人,像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
同样,与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这些消防员也会面对各种生活烦恼,喜怒哀乐。
马什全神贯注于工作中,却忽略了他与妻子的感情。麦克多诺的经历则完全是一个LOSER的自我救赎。每一个队员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当然,还有队员们在与大火搏斗的过程中磨练出的兄弟情谊。他们信任彼此,依赖彼此,靠团队的力量对抗火灾。《勇往直前》不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套路电影,没有什么所谓的正派反派,它所传递出的情感因此更真实,也更加难能可贵。
虽然影片类型中标出了”灾难“,但是《勇往直前》所讲述的不只是一场森林大火带来的灾难。它的叙事结构也不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导演科辛斯基认为“现实生活并不会按照典型的三段式结构进行”,他追求的是尽可能的真实与准确。为此,他用了很多时间去确认细节,无论是灾难中的无线电通话内容还是现场过火物品都努力接近事实。
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的队员们努力工作,与火灾正面搏斗;认真生活,直面人生的起伏。直到悲剧降临。
观众在前一百分钟的时间里刚刚结识了一班有血有肉、善良正直的好人,却要在接下来的半小时之内眼睁睁地看着灾难袭向他们,无数的可能戛然而止。那种震惊与痛心,几乎令人无法承受。
在"No Exit"那篇报道中还提到了一点细节是,十九位消防员的遗体需要运往凤凰城进行法医解剖,而在他们途径的路上,人们站在高速路两旁安静地目送。车队到达凤凰城的时候,人群甚至挤满了人行道。
但是电影中并没有这个“煽情”的场景。经过影片耐心的建构,观众真实的感情反应已经不需要任何煽动。
影片完成之后,片方分别请到每一位去世消防员的家属观看影片,所有人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一位消防员的遗孀甚至表示;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真正明白我丈夫的工作是怎样的。
而演员们也同样希望他们的演出真正能够接近原型,饰演埃里克·马什的乔什·布洛林在确认出演这个角色之后,去见了马什的家人,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了解更多关于他的细节。马什的母亲见到布洛林说的第一句话是“他比你要高一些。”
真实的埃里克·马什与阿曼达·马什(上图)与《勇往直前》中的马什夫妇
布洛林对马什的家人直言:“只要你们觉得不是埃里克会做的事情,我都不会做。我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将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传递出来,尽我最大的努力来表现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他和其他队友之间的感情。我一定会尽全力做这些。”
导演科辛斯基见过马什的遗孀阿曼达,阿曼达的坚强、独立让他印象深刻,他不希望让这个角色成为只在家中等着丈夫归来的典型妻子角色。而扮演阿曼达的詹妮弗·康纳利为了演好角色,直接跟阿曼达住到了一起。
从成片来看,他们也做到了他们期望做到的。埃里克与阿曼达这对夫妻既有甜蜜也有无比艰难的时刻,演员将这种苦乐交织的状态呈现了出来,而人物本身也因这种真实又复杂的情感,更显真实动人。
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唯一幸存的成员布兰丹·麦克多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十九个兄弟做出了这个决定和选择,这一点大家必须要理解。你不能强迫别人去做这件事。”
其他演员与角色也是同样。因为角色的真实,对于他们的突然丧生,观众也就更难接受。
英雄之外,他们更是伟大而勇敢的普通人。
很多内地观众也许会将《勇往直前》这类电影称为美国主旋律电影:从正面的视角讲述主人公的故事,传递普世价值观。
如果说主旋律意味着我们是在赞美伟大、勇敢、无畏这些美好品质的话,那么《勇往直前》的确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给位高权重之人歌功颂德。
如果主旋律电影都如《勇往直前》这般,是在为那些真正值得铭记的人发声,那这样的主旋律,是值得被记住的,也值得被关注的。
而片中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消防员,才是真正的平民英雄,他们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不亚于那些超级英雄。
他们是真的英雄,世界需要他们这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