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演义,后读史记——崇尚英雄主义的年龄段就让孩子读历史故事吧!

2022-08-16 09:55:07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中学历史学得很差,每次考试都得抱着历史教科书,从头到尾至少背个两三遍,才能勉强考个平均分。考完试,假期一过,又全部还给老师了。很羡慕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考试前把历史书当小说从头到尾看一遍就潇潇洒洒考个高分。


因此,当有一天,超超用非常期盼的眼神问我:我好喜欢历史啊,学校什么时候才能开历史课啊?这让我不禁暗想:也许我还是有学历史的天赋的,只是当年学的方法不当?!


■ 男孩都喜欢“演义”

超超看的第一部历史小说是《西游记》,严格地说,不是看的、是听的,听有声书。《西游记》能算历史小说吗?应该是神话小说吧!但我想,至少有唐太宗、唐玄奘两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玄奘取经也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后来又听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话说汉朝》,现在正在听《说岳全传》,非常崇拜岳飞。这些大都以听书为主、读书为辅;完整地听、零碎地读。

为啥孩子这么喜欢这些演义、历史故事?我猜想,一方面,男孩子都喜欢打打杀杀,这些“演义”能够满足孩子心理那小小的征服欲望;另一方面,可能像《小巫教你讲故事》(参见《超爸荐书:小巫教你讲故事》)中说的,男孩子有一个英雄主义年龄段,心理上需要偶像,需要值得崇拜和效仿的人物。尽管这些崇拜和效仿都是很肤浅和幼稚的,比如,在脸上画古人的五柳长髯啊、用拼插积木搭个丈八点钢矛、雌雄虎眼鞭啊,仔细回忆,我小的时候也干过这些事儿。


■ 学历史一举N得

在我看来,儿童读历史好处很多。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重、缺时间,如果孩子能有闲暇时间读课外书,爸妈都恨不得在同一时间段里既能学到历史知识、又能培养文学功底、还可以练练算术什么的……那么,我告诉你,读历史故事真的可以做到一举N得,历史不只是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记载,还是文学之史、德操之史、智慧之史。


■ 文学之史

历史必须通过文字才得以传承,口口相传很难拷贝不走样。所以,历史和文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并称为“文史”(不是“闻SHI”)。比如《史记》,在纵向上是历史,在横向上是文学,所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那些历史演义、明清小说更是在历史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首先,很多成语可以轻松掌握

比如,看完三国,“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乐不思蜀”、“身在曹营心在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些成语俗语都应该轻松掌握了。东周列国志中的成语就更多了,“一鼓作气”、“唇亡齿寒”、“一鸣惊人”、“毛遂自荐”……整个东周列国志就是个成语故事集。

其次,历史故事和诗词歌赋密不可分

有一次听到超超嘴里老是在念叨什么“芦花滩”,后来才知道他把吴用赚卢俊义上山入伙的那首藏头反诗给背出来了(背这个有啥用?孩子的思想捉摸不透)——

芦花滩上有扁舟,

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

反躬逃难必无忧。

看完三国,就把杨慎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挂在嘴上。现在迷上《岳飞传》,喜欢写《满江红》,还是繁体字版的。

第三,可以借此熟悉白话文

通常我买历史小说,一次会买两种版本。原汁原味的白话文版和改编过的青少年版。青少年版留给孩子自己读,白话文版供我闲暇时读给孩子听。手机里的阅读软件很方便,几块钱就能下载到电子版,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手机读给孩子听。


■ 德操之史

古代帝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小朋友可以从历史故事中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前几天吃饭时,超超突然愤愤地冒出一句:为啥英雄最后都是死于小人之手——岳飞被秦桧害死、宋江被高俅害死、张飞被范疆张达害死?——看得出来,孩子从历史小说中能吸取了很多正能量。


历史故事不但启迪人生,还能起到情商教育的目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教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大意失荆州的故事让孩子学会顾全大局;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和使命。


■ 智慧之史

史书中的智慧体现在多个方面:三十六计、孙子兵法是军事智慧,田忌赛马、曹冲称象是数学智慧,孔孟之道、诸子百家是哲学智慧,发石车、木牛流马、候风地动仪是科学智慧,在我看来,这些其实才是中国历史故事的核心精华,是读其他课外书所不能学到的。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兵者诡道也”。爸妈可能对这些演义类历史小说有些顾虑:战场上的尔虞我诈、官场上的权谋之术会不会把孩子教坏?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就拿《三国演义》为例,作者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创作而成,又将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兵法谋略。类似《三国演义》中的计谋、或田忌赛马、或《三十六计》这类用兵之术,属于“阳谋”,也可以称之为智谋、智慧,是公开的竞技、博弈手段,其中包含透过现象看本质、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唯物辩证法、以及逆向创新思维等,在启迪智慧方面对孩子是有大有益处的。


而一些描写宫廷内部权谋斗争的文学、影视作品,其中大量宣传和渲染权谋之术,为了权力和地位甚至不惜骨肉相残、刀兵相向,展现的是人性的阴暗面,属于“阴谋”,这类作品需要谨慎对待,要在爸妈的指导下阅读。


■ 先读演义、后读史记

了解了读史的好处,怎么能让孩子迷上历史、从历史故事中汲取养分呢?这里分享一些历史启蒙的心得和方法,家有男娃的可以参考一下。


我曾经刻意地想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开展历史启蒙,于是不惜重金买来这套广受赞誉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有文字有图画有音频,并且由超爸本人声情并茂地朗读给他听。没想到孩子完全不买账。

和“正史”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非常喜欢“演义”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开始以听有声书为主,后来给他买了本儿童版纸质书,他会根据有声书进度翻看相关章节。


当孩子把这些“演义”听得滚瓜烂熟后,我偶尔跟他讲一些“正史”,他反而显得兴趣浓厚。他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斩华雄的是孙坚,不是关羽;吕布其实被孙坚击退,三英战吕布是虚构的;斩颜良的是关羽,但斩文丑的是徐晃;千里走单骑是真,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诸葛亮其实长于内政、短于奇谋;空城计是虚构的,灵感来自于赵云的空营计。

于是,我总结出一条经验,给孩子讲历史可以采用这样的先后顺序——


先读演义,后读史记;

先看野史,后看正史。


这样的做法好处是:先用“演义”等历史小说中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然后再用《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中的真实史实打动孩子,让孩子惊呼“原来是这样的”,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样,同一段历史孩子可以读两遍,两遍都是饶有兴味、收获满满。如果反过来,先读正史、再读演义,孩子可能在第一遍就打退堂鼓。


本文分享了我对孩子学历史的一些看法,学识有限,仅供各位爸妈参考。下一篇文章将继续探讨孩子读历史的话题,分享一些具体的实战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音频资源,敬请留意。另祝各位爸妈和孩子们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但愿人长久

天涯共明月


备注:

① 上述对于《给孩子写的中国历史》这套书只是客观描述,书的质量内容都很棒,可能只是不太适合我家孩子。

② 感谢一一爸对我的大力支持,以及在历史资料方面对我的无私帮助。





超爸往期文章(点击即可查阅):

1

英语早教

听说读写、依序而行

大龄启蒙、不急不躁

单语爸妈、双语牛娃

中文英文,孰后孰先

纠与不纠,爸妈犯愁

外语不好,单词不够?

解密英语分级读物

亲子英语早教五大神器

大话绘本

亲子英语对话

英语亲子游戏

早教中的重复法则

无限资源,有限选用

英文动画应该这样看

自然拼读:入门篇 教材篇 实践篇

绘本打印基础视频教程 

2

自主阅读

建渠篇:开启孩子对故事书好感

蓄水篇:为啥识字多反而阅读差

终结篇:指读朗读和默读哪种好

3

早教思辨

牛娃爸妈必备八大能力

鸡年话“鸡血”

疯狂的比较

是“早快严”,还是“晚慢松”

拯救迷失在拉什莫尔山的儿子

家有脾娃

决战拖延症

4

科学启蒙

大预习原理

科学启蒙总教材

家庭实验集锦

生物科普早教:昆虫 植物 动物 人体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