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 09:42:41
从8亿到100亿,历经十个春秋。谁也未曾想,而后五年再一举跃升到了440亿。
一年前,院线消费能力还被电影业界人士所惊诧,一年后,这些人却在面对差评和低分背后票房增幅收窄的市场骤冷。
以上就是中国电影行业近年来的表现,好与坏都在迅速的发展。
2016年对电影市场无疑是特殊的一年,在经历连续高增长票房的背景下,455亿的年终票房终于勉强超越了441亿的去年,也就是说,2015年同比增长48.7%,2016年却仅仅同比增长3.7%。
病态一、外行操控
香港导演杜琪峰:整个中国电影从初期走进商业时代,但是控制它的东西太多,困难重重。在创作时被束缚,在发行时要挣扎,很多时候结果和想象不一样。更离谱的是,烂片都可以收钱,而且收很多钱。认真工作的人真的伤心死了。这个生态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主导性的东西太多,根本利益太集中在某些人身上。很多人都是看钱,不是看发展和未来,为了经济效益不顾一切,没有远见。观众不一定都懂得看电影,但是我相信观众不想看烂电影。中国现在根本是不懂电影的人在搞电影。他们只了解官场,或者商场,但不了解电影。
中国电影与西方比,从艺术和创意方面,差距很大。未来二三十年,我看不到希望。
病态2、盗版猖獗
台湾导演蔡明亮:我是非常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因为爱电影而做电影,我甚至在思考电影可以怎样更好地发展,培养更高素质的影迷,让社会价值观走向更正的方向上去。有人觉得被盗就是少赚一些钱,这不是赚钱的事,是生存。尤其是艺术片导演,被盗版商拦腰一斩就没了。
病态三、天价明星
香港导演严浩:现在大陆的演员,随随便便一个小姑娘,可以拿一两千万的片酬。我们香港拍戏拍了那么多年,不要说片酬了,一个电影全部成本都没有两千万。两千万的电影是成龙那种电影,而且大概两千万都是他的,然后我们拍戏大概几百万就拍完了,你明白意思吗?
我们在学习好莱坞的思路,但好莱坞的演员费用只占整个制作费的四分之一,中国反了过来,大概四分之一是制作费,四分之三都是演员费。
香港从来没出现过这种现象,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允许的。除了比如说成龙这种,但是有成龙的话,都已经有国际投资了。
我很高兴演员赚那么多钱。但是也希望投资人稍微也多一点钱给制作,给默默的工作人员,那就很公平了。
病态四、价值扭曲
著名编剧芦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价值观紊乱的时期,它所制造出来的一代人的价值观迷茫,已经呈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只是一个角落。电影里还能看到传统的价值观吗?没有了。英雄主义、爱情至上、诗意和浪漫都消失了,充斥着搞闹搞笑,完全为了感官刺激这个最低级的需求。
中国电影已经完全放弃了对于价值观的追问,成了一种软性毒品。High是有了,也有获得感观满足的,唯独没有感动、情怀和价值观。
电影有两重功能:娱乐和文化表达。娱乐已经畸形发展起来,非常庞大了,但是文化价值的追寻却萎缩了,这个不正常。
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里面,我觉得有一点始终可以依靠的——在学术上叫人本主义,在社会上叫人道主义,站在人性的立场,坚持人性的表达,这是我的底线,也是我对电影的一贯的基本之点。
病态五、轻视内容
背景:不少电影开始在所谓的特技、视觉和营销上下功夫,却似乎都忘了——一部影片,投资不论大小,应以内容为王。
演员、导演徐峥:我认识《富春山居图》的导演,很不明白为什么他花那么多钱请了好莱坞团队,但不请好莱坞的编剧来写剧本。不分大片还是小片,在我看来只有好故事和烂故事,有烂剧本的大片,也有好故事的小片。我觉得一个小孩给同学送作业本的小故事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大片(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病态六、不接地气
电影学者戴锦华:太多的国产电影悬浮于中国社会现实之上,完全不接地气;太多电影人已经太久没和中国社会的任何阶层发生互动了,没有生活的切身体会。他们所处的"电影国"相当封闭和稳定,这使他们难以分享社会任何阶层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感。
说到商业化,人们常常仰慕好莱坞,但大家没意识到,好莱坞的常胜因素也并非仅仅是资本、奇观或者明星,而是他们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其变动的高度关注和敏感。比如他们近年来的B级片,会直接呈现金融海啸、失业、伊拉克创伤等等内容,在打开伤口同时,再以好莱坞特有的形式遮蔽或包裹起来。
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戏剧性,中国电影人如果能真切地关注并体认社会生存状况,从中寻找故事,延展其讲述方式,那么,哪怕一位偶像、一群粉丝的电影也可能妙趣横生。
病态七、票房造假
背景:《叶问3》放映仅两天就因涉嫌票房造假被查,结果证实该片存在虚假排场7600余次、涉及票房3200万元。2015年度票房冠军《捉妖记》也被爆出"幽灵场" 、"十分钟场"等造假疑点。
知名评论人焦伟:追求高票房,频频"放卫星",不仅误导观众,而且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一些质量不错、口碑较好的片子只因"措施"不到位就票房惨淡,而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影视佳作"却能大放光彩。长期如此,还有谁愿意沉下心来搞创造,还有谁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电影。
透过现象看本质,票房造假只是表象,其背后反映的是电影行业扭曲的价值取向,一切以票房为最高标准、一切以利益为最终追求的行为本质都是拜金主义。追求经济利益本身也无可厚非,但相关各方须明白,电影的商业价值必须建立在艺术价值之上,思想艺术是根,票房收入是叶,不能本末倒置。
病态八、山寨横行
背景:中国电影的模仿、跟风、抄袭现象近年来越加突出。在毫无建构性的批量复制拼贴中,消解了原作模本本身的价值和内涵,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寨商品。尤以喜剧为甚。
著名编剧芦苇:中国的电影许多是模仿移植的,是"搬"过来的,换个名字、情节、人物就完了,包括几个卖得大火的电影都是模仿秀,你一看就是"克隆"过来的,名牌仿制品,就跟服装一样,山寨货,满大街都是。
著名制片人梁振华:依靠肢体搞笑、时髦流行语、古今穿越、低劣模仿和特效等来制造单纯廉价欢愉的喜剧电影,就其本身的形式和意义而言,虽然迎合了普通观众释放压力的心理欲求,但是因为电影本身内容的低俗混乱,使得观众在实现压力的宣泄后,并未得到意义的生成和重建。
病态九、综艺触电
著名导演冯小刚:"综艺电影"是电影的。
美国综艺那么发达,但美国人不把它弄成电影。韩国综艺也很火爆,但要拍成电影,韩国电影公会集体抵制。为什么?因为他们都要保护电影。一部电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挣好多个亿,让投资人心都乱了,他们只会去抢这种项目,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电影。这让电影人心都凉了,今后还会有人去好好的拍一部电影吗?这种钱,很畸形。
港台电影被统治的年代,也是十几天拍一部,也挣钱,但是后来呢?台湾电影死了,香港电影业衰落。这种野蛮地挣钱是对严肃电影的挑战和冒犯,对于导演来说没有技术含量,对于演员来说更谈不上演技,是丢分的,掉价的。
病态10、急功近利
台湾导演李安:成长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中国这是一个新兴行业,一个黄金时代的开始。年轻人不要浮躁,学好基本功。编剧、故事处理、表演,每一个细节都要浸淫在里面。
我是36岁才开张,很晚熟的人。任何东西要感人、成立,本身有自然的力量。生长本身需要孕育的。我希望你们不要急功近利,这个花花世界很诱人,不是一蹴而就。现在医学那么发达,我们都活那么长,急什么呢?
现在市场好,大家想出头,给人家印象是在抢钱。过去港台都经过这个路子,抢明星抢题材恶性跟风,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回首2016片单:
少一些造势,多一些真诚
无论是总在IP市场抢购的乐视影业,亦或是“拖延症”最为严重的万达,以上影视公司在2016年所欠下的片单让我们为之关注。年初的造势,少不了年尾的总结。
1.华谊
消息称,《少年巴比伦》将在2017年1月13日上映,《琼斯的自由国度》、《耐撕侦探》和《世界之外》则被无限期推迟。由华谊投资的中美合拍片《律师与杀手》则可能要到2018年才能和观众见面。
原2016年8月12日档期的《美好的意外》也遭到了延迟,《前任3:颜值大作战》初步定档2017年11月。值得一提的是,由华谊一手捧起的网剧——《山炮进城》大电影却并没有最新消息。
2.万达
《记忆大师》定档2017年,《寻龙诀2》则基本确定在2018年登上大银幕,《西洋》毫无进展,《斗破苍穹》因限韩令遭受打击。《幸福马上来》和《兄弟,别闹》目前仍无进展。
同样没有进展的喜剧还有《大叔同萌》,《十万个冷笑话2》在定档2016年圣诞之后,最终爽约了事。《沉默的证人》和《追击日》也鲜有声音。《快把我哥带走》以及《自由女神耸耸肩》也尚无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透露。
3.博纳
《神秘宝藏》在2014年拍出后,再一次与2016失之交臂;《A测试之爱情大冒险》也在定档2016年12月30日后杳无音讯;《月色迷途》则在改名《夜色撩人》之后,被推到了2017年3月,海报已经被发出。其他错过2016的电影还有《战神戚继光》、《说来就来》、《明月几时有》等等。
4.乐视
《吃吃的爱》因投资等问题推迟开机,初步确定明年上映。《皮绳上的魂》和《冈仁波齐》虽然都已经如约亮相国际电影节,但最终却都无缘今年的国内院线。其余错过2016的还有《开学那天一起失恋》,定档2016,但已石沉大海;《心理罪》已于2016年10月杀青,定档2017年;《冰封:时空行者》定档2017年,《假日特攻》则基本敲定将于2017年暑期档与观众见面。
5.光线
早在2012年就被列入了日程的《射雕英雄传》、陆川的《英格力士》、李仁港的《满洲快车》和高群书的《征服》都有流产的危险。
另外,饶雪漫自《左耳》后的又一部小说《沙漏》早在2015年11月就发布了海报,但目前为止却依旧未能开拍。《东宫》在2016立项后处于停滞状态,而2015年立项的《改头换面》也似乎没有了进展,同样情况的还有《跟笨蛋一起谈恋爱》。更早的还有2013年的《新双旗镇刀客》和《上海滩》,前者甚至没有发布最终选角情况。此外,由光线旗下的霍尔果斯彩条屋牵头的动画《昨日青空》和《美食大冒险》也并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进展。
6.游族
今年最重磅的延期,非《三体》电影版可属。也是因为该片,笔者才将游族放在了“影业公司”第一梯队里,与华谊、光线等公司并齐了。《三体》从起初的定档2016年暑期,到后来因为后期等问题被迫搁浅。
如今,《三体》最终定档2017年,而《华夏之王》、《女神联盟》、《一千灵异夜》却还没有多少实际进展。除此之外,动画片《恐龙大赛车》也并没有明显动作。(各公司片单数据来源:影视圈Magazine)
结语:虚火退去,价值浮现
——静待2017
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索尼、20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是目前主宰整个好莱坞电影行业的六个巨头,反观国内第一梯队“万达、华谊、博纳、光线、乐视”也早以成型。
然而,影视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寡头们对一部电影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了。如今低成本,高票房的片子越来越多,而且但凡是大片,基本上都是好几个片方联合出品,如今多数影业公司还不具备独立制作大片的能力。
以近期上映的小成本《情圣》为例,中国电影市场已越来越不在我们掌控之中。
【第一制片人服务影视创业者】
2013年6月创立,微信内创建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影视商业圈平台
关注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制片人
汇聚能够引领中国电影未来成长的商业力量
中国影视人学习、创作、 交流、宣传、交易的必要工具
传递影视人和商人们最新动向和信息
组织国内外各种培训、沙龙、论坛等行业分享
帮助影视人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并达成各种合作
我们在一起, 看看将来影视业是个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