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1 08:19:23
来源:崔南《方法研经》、生命之光读书汇
这一期的内容选自崔南《方法研经》,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教授基础研经法所使用的教材,按照归纳研经的原则,分为观察、释意、评估和应用、联贯这四个步骤,为研经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经指导。作者认为:观察是所有归纳研经的第一步,细心的观察者所在乎的是“经文的字词、结构、格式(文学类型)及气氛(语调或精神)”。而观察的作用是“使我们能完全涵浸于经文本身,让我们能彻底知晓经文的存在以及经文须解释的必要性”,也就是“让某一段经文的存在成为研经者心智的一部分”,为后面几个研经阶段做预备。本期内容选是第一章“观察”最后的部分,特别谈到怎样做观察笔记,从A到Z,作者给出了26个很有用的建议,希望能成为你研读的帮助。
作者:崔南(Robert A.Traina)
把所观察的用笔记下来。做这样的笔记不仅是加深印象,也是帮助记忆。
观察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局部的细微处到全局;一是从全局的综览到局部的细微处,最后再加以综合。两种方式都可行。
第一种也是我们一般阅读时所遵行的步骤,从一字一节到一章一卷。笔者认为在研读较短的经文时,此方式非常适宜,因为读短文时,对整体的透视并不是那么重要。第二种方式适合于较长的经文,因为在研读长篇大论时,应尽快对全局有所鸟瞰,才有加速了解的果效。
不过,究竟哪一个适合你,应由你自己去试试看。
由前项建议,可以联想到,研经时应避免两点错误:一是见林不见树;二是见树不见林。观察应当是分析和综合两者并重。事实上,分析的目的也是要做综合。因此,我们观察应以综合作结束的高潮。
观察一小段经文与观察一大段有所区别。观察大段时,我们不能那么详细地观察每一个字词。所以,在观察长篇大论时,我们起初只记下重要的人事时地物,主要的结构单元,主要的关系和关键章节,然后,再集中注意力在主要的章节上。观察大段时,为了利于掌握全局,应把每一章读过后加以命名。对于叙述文体,此步骤更见果效。
无论如何,我们初步研读长篇大论时,不可拘泥于细节。
观察时,笔记要尽量清晰。在经文上,可划线、圈点及眉批。利用图表来展现结构关系。笔记要整理有组织,以便使用。所观察的,在笔记上一定要写上出自何处,才算有凭有据,不空口说白话。
虽然观察时要尽量洞察秋毫,但在做笔记时只要记下值得写的。例如,我们不必也不可把所观察的每一个定冠词都记下来。只有重要的定冠词,我们才记录下来,例如,15:39(“这人真是神的儿子”,“Surely this man was the Son of God!”)是有重要的定冠词,指耶稣是神的儿子。除非我们能分辨重要性,否则所记录的笔记将果效不彰。
做笔记时,不是单单把经文原本的抄上而已。笔记所要写的事关于经文的说明,而不是复制经文。例如,观察55章时,我们可以如此记:此段以“啊”开始,是针对“一切干渴的”……如此记载就可以增进我们对所观察经文的印象。
做笔记时,并非把经文的字词、结构、格式(文学类型)及气氛(语调或精神)硬梆梆的分开记载。例如,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字词都查遍了,才能开始观察结构。
当然,我们看两个字词之间的关系之前,必须要先看这两个字词本身;而且,由于经文的变化,格式和气氛往往要等到看完全文才能做决定。但是,我们不是要把经文的四个要素死硬的定下一个先后次序。
往往对这四要素的观察是循环转进的。例如,我们看了词,再看词之间的关系,后又看更多词,再看关系。所以,笔记上对各要素的观察总是此起彼落,并不按某一固定次序排列。
每次接触到经文都应像是前所未见似的新鲜。让每一次读都像是第一次读。只有在你完成最新的观察后,才去参考以前所做的。听说,音乐大师托斯卡尼尼每次看一作曲都认为他前所未见,而以第一次接触的态度来演绎。你也当这样来观察经文。
训练自己在一处经文上多次多方的观察。在观察上,是要费时下功夫的。有训练有自律的观察者,才能有所收获。
观察时,切记此原则,一定大有助益:睁眼找寻那按常情常理不会发生的事,因这些往往是新的线索,能引致新的发现。
把我们所观察到的,与我们可能疏忽的,做一对比,在学习上是有作用的。例如,诗人说:,我必不至缺乏”,他并非说:,我必不至缺乏”。
下列的小诗所涵的意义会对我们有所助益:
我有六位忠诚智士,
他们教我探寻真理。
他们的名字是六何:
何事、何地、何时、如何、为何及何人。
对于文本我们要知其所显,也要知其所隐。换言之,对于作者,我们要知其所言,知其所蔽,如此,才能掌握作者的心意。
做几次观察后,比较所记的观察笔记。贝尔博士(美国AT&T电话公司创始人)说,自学成功的秘诀在于“观察!记住!比较!”。
把相关的经文(或平行经文)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之处。例如,列王记与历代志、小先知书之间、福音书之间相互对比。
比较不同翻译版本之间的异同之处,并记录下来。
有时可以用新闻记者的报道或画家画画的方式来观察经文。如此的方式可以使我们更能观察入微。
对一些经文,可以做简略的地图。例如,研读创世记、出埃及记、、福音书及使徒行传时,地图定能有所帮助。
观察有人物描写的叙事文体时,注意人物的特征,他们对神、人的态度,所言所为,及其动机何在。
研读书信时,注意观察下列因素:作者的身份与特征;收信人的地点与特征,及所面对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写信的时机与目的;书信的主题及真理。
寻找经文中的神论、人论、罪论及救赎论的神学主题,因这些也是作者最关心的真理。
处理叙述文,应对段落加以标题、命名。如此做可以帮助我们记得段落的主要人事时地物,也便于看出结构。主要的段落标题方式有两种:一是描述性标题,以人事时地物为主;一是分析或释意性标题,以段落的意义为根据。7:24-30的描述性标题可以是:“叙利腓尼基妇人”;分析性标题可以是:“信仰的普世性”。
很明显,我们在观察时,应尽量采用描述性标题,因为分析性标题已经是比较释意了。
段落标题应有如下的特征:简短——最好只有三五个字;易记——富有想象力、吸引人;独特——只能用在此段;符实——反应此段落内容;个人偏向——适合你自己的口味,对你有帮助。有时可以把几个段落用相关联的标题标记,使它们之间的关系能一目了然。
做段落的标题不是随便草草了事就可以的。我们做标题,也要知道其中的意义。也唯有做了能助益研经,我们才做。
要把观察、释意和应用分开。在观察阶段,要避免应用。而且虽然在观察阶段免不了释意的成分,但总要把释意减至最低程度才行。
我们对观察的期望要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观察阶段不是万灵丹,能解决一切问题;却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我们所观察到的资料常良莠不齐,我们的观察却可以导引以后重要的发现。
所以,我们要能知道观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知道它的重要性,也知道它的限制。观察的目的是要我们能初步了解经文的字词、结构关系、格式和气氛。至于经文意义的应用,得等到研经的其他阶段来做。
观察必须全盘清楚与透彻。一个有果效的观察者并不是机械式的例行公事而已。他乃是清醒地面对经文。他从头到尾查看经文,并不认为所见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尽力去吸收整段经文。他重视每一个词汇,因为他知道伟大作品的每一刻画都是作者用心良苦的精雕细琢。他也注意观察词汇之间的关系,他的眼目搜查连接处,巨细靡遗。他还注意到文章的一般格式及其气氛。简言之,经文的一笔一划都成为研经者意识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