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15:30:00
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是谁?有人说是扫地僧,有人说是独孤求败,也有人说是达摩祖师,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第一高手是一个你不可能猜到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在金庸作品中几乎没有提到过,但是却有几条暗线指向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究竟是谁?让我们一一分析。
将金庸小说按时间排序倒推,大约是这样:
《鹿鼎记》(清)、《书剑恩仇录》(清)、《碧血剑》(清、明)、《飞狐外传》(明)、《雪山飞狐》(明),《鸳鸯刀》(明初)、《倚天屠龙记》(元、明)、《神雕侠侣》(南宋)、《射雕英雄传》(南宋)、《天龙八部》(北宋)、《越女剑》(吴越春秋)。
另外还有几部小说,即《连城诀》、《侠客行》、《白马啸西风》和《笑傲江湖》难以确定年代。《笑傲江湖》有魔教之说,与《倚天屠龙记》相似,大概可以算相同的年代。
要推测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之最,《越女剑》、《白马啸西风》因为是中篇,分量不够,其武功水准可以忽略不计;《侠客行》和《雪山飞虎》系列的分量,也同样不能和《射雕英雄传》三部曲相比,所以我们真正要比较的焦点,是在《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这五部之中。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时间距我们越远,武功似乎越高,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会逐步遗失,颇有鲁迅小说中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之论。这就是战斗力指数递减定律,武侠小说中人物出场都牛逼哄哄,但随着时间推移基本都会式微。甚至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有类似的现象,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和保佑唐僧取经的孙悟空完全判若两人。
比如南宋时的《天龙八部》中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十八招威力无比,惊天地泣鬼神,而在《射雕英雄传》中降龙十八掌传到洪七公,就已失传数招,幸亏洪七公天资聪明,靠自己将遗失的招数补齐,保住了十八之称,不过降龙十八掌在洪七公和郭靖使出来时,总觉得没有萧峰那样潇洒自如,浑然天成。
《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中,高手过招,还有大宗师的王者气象,既是赤手空拳,又不拿兵刃,萧峰如此,段誉如此,虚竹如此,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如此,欧阳峰的蛤蟆功如此,黄药师的弹指神功如此,周伯通的双手互搏如此,洪七公、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如此。《射雕英雄传》之后的《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中,杨过拿起了玄铁剑、张无忌也有了倚天屠龙刀,再到《笑傲江湖》的令狐冲,离开了剑已经如同废人,他们和萧峰、段誉、虚竹相比,武功境界的高下已不言而喻。
按以上这些分析来看,《天龙八部》显然是金庸武功境界最高的一部书。
首先得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普遍比射雕三部曲高出一个档次。比如一阳指似乎在天龙中地位不高,但在射雕中却是绝世武功。下面出场的当然是扫地僧。此人的武功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慕容博,萧远山,萧峰,慕容复四人齐上都远不如他。此人的武功已经到了近乎神的地步,至少不比东方差。
还有人说达摩武功最高,其实是错的。按照小说的记载,达摩所创的武功不过是易筋经,洗髓经而已。九阳真经不是他创的,七十二绝技大多也是少林僧人自己发明的(见《天龙八部》波罗星少林偷艺的情节),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武功远高过后世的高手。达摩应该不如扫地僧僧,张三丰的武功与五绝相仿,应该也稍次。
但是扫地僧僧真的是第一高手么?
真正的高手不仅仅是武功要超一流,更重要的是能够原创超一流的武功,就像现在要当大学者,要有自己的著作,甚至论文还要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从这一点上讲,扫地僧没有著作,就像一个大学老师没有论文一样,这是硬伤,评不了职称。说到这,扫地僧应该哭晕在厕所了。
线索不该断,我们应该注意到那本绝版教堂级经典著作《葵花宝典》。
东方不败的武功是从《葵花宝典》学来的,《葵花宝典》是魔教从华山派抢来的,不过是华山派两个师兄弟从原本的《葵花宝典》各记一半,笔录的残本而已,其中不知道有多少错讹,不能代表《葵花宝典》本来的精髓。而东方不败练残本的《葵花宝典》,已经有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可以肯定《葵花宝典》作者的武功,要远远超过东方不败,此人才是金庸作品中绝对的第一高手!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这个人是谁。按金庸的描述,此人“是前朝皇宫中的一名宦官”,“至于这位前辈的姓名,已经无可查考,以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甚么在皇官中做太监,那是更加谁也不知道了。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却是精深之极,三百余年来,始终无一人能据书练成。”这里给出了两个信息,第一是笑傲江湖所发生时代的“前朝”,第二是三百多年前。把握这两个信息点,就能把这位古往今来第一大高手找出来。
首先的问题是,《笑傲江湖》本身发生在清朝,证据:
(1)任盈盈安慰林平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云云,可见笑傲江湖的时代并非明朝。
(2)《笑傲江湖》中的五仙教,“其实百余年前,这教派的真正名称便叫作五毒教,创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云贵川湘一带的苗人。”而《碧血剑》中正有五毒教的记载,可见笑傲的时代当在清朝开国近百年后。
(3) 笑傲江湖中的重要官职名称都是清朝的。
(4)日月神教本来是明教,为何要改作“日月神教”?显然是明字招官府忌讳的缘故,所以把明拆开成了日月二字。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笑傲江湖》中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如果《笑傲江湖》是在清朝发生,那么所谓的“前朝宦官”自然是明朝。因为明朝太监的势力,远比宋朝、元朝为大,太监中藏龙卧虎之辈也不知道有多少。
接下来进一步确定《笑傲江湖》的时代,以便确定这位前朝宦官的时代,因为我们知道二者相隔约三百年略多。《笑傲江湖》不可能发生在清初,康熙三十年之前(鹿鼎记占用);清中叶,乾隆中期(书剑占用);以及晚清时期,时代背景不适合。因此,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即1700年左右。以此为坐标前推300年,我们就来到明朝永乐年间。这个时代有一个太监,武功天下第一,他最有可能是谁?
答案呼之欲出:郑和。
这就是爱 说也说不清楚
郑和是武林高手,这是毫无疑问的,史书记载,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极高级宦官的称呼)。”一个阉人,照理说不过是伺候人的下人,凭什么“从起兵有功”?当然凭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
成祖皇帝当年发动靖难之变,以区区东北一隅夺取天下,其中当然有武林高手的参与。据说成祖每次冲杀在前,却总是安然无恙,以致后来有建文命令不许杀叔叔的传闻,其实都是胡扯,根本上就是靠郑和的保护。再看看郑和在海外的纪录,“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武功非常惊人,擒获过不少国家的首脑人物。明军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武器上的优势,凭什么这么牛,逮谁灭谁?其中一大半,恐怕得靠郑和的绝世武功。
郑和是回人,来自云南,又进入中原征讨,后来还到了西洋海外,武功中应该融合了西域、南帝,蒙古,中原,西洋等各支派,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测的武学。《葵花宝典》上的武功,当是他融合各派武学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创。
接着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一个绝顶高手会屈居皇宫之中当太监?何必要在宫里服侍别人?
明史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所以才派三宝太监下西洋。其实就算建文帝真的跑到海外,天地那么大,随便找个村子一躲,也没那么容易找到,总不可能全世界地毯式搜索?,何况是当时的条件。所以这胡扯。
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得从葵花宝典说起:首先这本书为啥叫《葵花宝典》?“宝”自然是“三宝太监”之“宝”,葵花,向日也。这向日固然有可能是表达他对主人的信仰,但更可能的是寄托“她”对永乐皇帝的一片痴情。当了太监固然不一定喜欢男人,练了葵花宝典后却有可能会的。杨莲亭是个什么东西,东方不败尚且那么迷恋他。更何况我英明神武千古独步的永乐大帝?能不吸引三宝太监的一片痴心么?
这也难怪三宝太监虽然身具绝世武功,却从来没有想过脱离皇帝自立门户。因为皇上,也许就是她的一片情愫。为了挚爱男人独步世界的梦想,古今第一大高手郑和不惜一切也要下西洋。为了向全世界宣传中华皇帝与各国修好的意愿,他甚至到达了几万里外的非洲!
郑和的“执着”,有了后来的《葵花宝典》、有了笑傲江湖的纷争,也有了下西洋。一个武功冠绝古今的绝世高手,带领两三万人,两百多艘大海船,出使一次来回要花两年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然而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这些都可以省啦,为啥???
郑和的夙愿已随风而逝,但他留下的睦邻友邦感情基因,却代代延续。如今,“”上各国的媒体大咖们都来北京了,想了解“”上日新月异的故事吗?不必学郑和下西洋,也不必练就神功护体,,7月26号,国家会议中心,与“”沿线国家的人民群众共话友谊,期待您的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