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里没有一个英雄,只有人

2022-03-30 09:09:27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作者:沈不言(娱有理主笔)


在《敦刻尔克》之前,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早已经被他的影迷挂在了神坛,在“诺兰吹”的眼中,诺兰的电影以谜一般的叙事方式残忍区分了观影者的“智商”水平,因此,他的电影被称为“烧脑之作”。


《敦刻尔克》之后,“诺兰吹”们或许应该感到惭愧:诺兰的高明之处绝不应该只局限在碾压大众的“智商”,《敦刻尔克》并不“烧脑”,它“烧心”。

根据二战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敦刻尔克》,从某个角度来说,并不像一个战争片,它全片都没有出现“敌人”的面孔,没有将军们齐聚一堂共商战略战术的场景,没有满怀斗志自我牺牲的英雄人物,你看到的只有泥泞的海滩上黑压压的惊慌失措的士兵,他们有如丧家之犬等待着、躲避着无处不在的轰炸和死亡,他们只想活着逃到对岸……

英国人把“敦刻尔克大撤退”成为“敦刻尔克奇迹”:


当时,有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围困在敦刻尔克,陷入绝境。 英国政府认清唯有撤退、保存实力,才是上策。撤退的条件异常艰难,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的坦克离港口仅10英里。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穿过英吉利海峡,撤回英国本土。


英国政府发动大批军舰、民船前来营救,于是,在德国炮火的猛烈袭击下,上千条各色各样的船向着敦刻尔克方向前进着。这是一支古怪的“无敌舰队”:有颜色鲜艳的法国渔船,有运载乘客的旅游船,还有维修船拖驳、小型护航船、扫雷艇、拖网渔船、驱逐舰、英国空救援船、雷达哨船……有人开玩笑说:“英格兰所有能漂浮的东西,全部都去了敦刻尔克”


算上游艇、救生艇,这支舰队共有861 艘舰船,被称为“蚊子舰队”。而德国空军共派出300 架轰炸机和500 架战斗机对撤退的船只实施轰炸,先后共击沉舰船200余艘。


当时,英国只计划用2 天时间救出4.5万人。实际上,撤退延续了9 天,共撤出人员33.8 万人,所以被称之为“敦刻尔克奇迹”。


然而,敦刻尔克海滩上那等待救援的40万士兵,并不知道这场撤退会成为奇迹。他们挤满了堤坝,他们不知道营救的船只何时而来,而敌军的轰炸却无时无刻;他们爬上了救援的小船,鱼雷和子弹却在瞬间夺取了他们的性命……这场注定“胜利”的撤退,对于身在其中的士兵来说,是一场炼狱:无尽的等待,无尽的希望和失望,倏忽而至的险情,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常,黑洞般不可知的未来……


这不是战争片,这是悬疑片。我们知道大兵瑞恩终将会被拯救,我们知道钢锯岭的军医终将会成为传奇,但我们不知道,《敦刻尔克》中那个年轻的士兵,那个40万分之一,能否活着回家……

这就是诺兰。他的战争中,没有一个是英雄,只有人。在时代,再伟大的英雄主义都只是一个渺小的数字,都只是一个血肉之躯。


诺兰之所以会用这样的角度来拍摄,,,电影拍摄中有哪方面跟他的经历不符合,:电影中的所有人,从将军到士兵,好像都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好像都事先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和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在真正的战争中,你并不知道那么多背景,你只是尽全力杀敌,幸存,到了最后,时常是输是赢都不清楚,还得靠指挥官或者广播来告诉你战斗的结果。


这才是真实的战争中一个微小生命的真实经历:每时每刻都身于朝不保夕的惶恐中。也许只有感受了这样的惶恐,才能让从没经历过战争的我们,在看完电影后,对生命有最真实的感受,正如诺兰说的那样:就像当你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一样,哪怕你知道那艘船最终要沉,但真正让你关心的,还是Jack和Rose的命运。

整个《敦刻尔克》中,唯一的暖色是“蚊子舰队”中的一员:道森跟他儿子彼得及儿子的朋友乔治。


当时,前去营救士兵的民用船中,有各色各样的人: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少年、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员……他们中有面肤娇嫩的海上童子军和古铜色皮肤映着苍苍白发的老人。他们中很多人明显是穷人,他们没有外套,穿着破旧的毛衣和卫生衫,他们穿着有裂缝的胶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浑身湿淋淋的,彻骨的寒风中他们饥肠辘辘……


最先决定去救人的,是少年乔治。乔治在听到政府征用民船去救援的消息后,立刻跑到了码头,解开了朋友彼得家的小游艇,决定去海上救人。


彼得的父亲道森警告乔治,这并非游玩,但在乔治的恳求下,有航海经验的道森先生,决定亲自驾船去敦刻尔克救人。他带着彼得、乔治,驾驶着家用小艇出发了。


快到敦刻尔克时,他们发现海上有条沉船,翻过来的船底坐着一个士兵。道森开着船过去,将这个士兵接了过来。


这是一个患了“炮弹后遗症”的士兵,他浑身发抖、神志不清,当得知这个游艇将前往敦刻尔克后,他强烈反对,开始与道森抢船舵,不巧碰到了一旁的乔治,乔治从甲板掉到船舱中,后脑勺着地,瞬间失明。


士兵被这个突发状况惊呆了,他沮丧地坐在船外,一再询问着彼得,乔治怎么样了……


游艇终于到达了敦刻尔克,救下几十号士兵后顺利返航。


但是乔治的伤情很重,他临终前,对照顾他的彼得说:我的人生没什么大追求,要是能上一次当地报纸,成一次英雄再好不过了,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你和道森大叔陪我度过了最开心的一天……


快到岸时,士兵又问彼得:那个小伙子怎么样了?


道森和彼得默默地对视了一眼后,回答:“没事,他已经好起来了。”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英雄,那么道森、彼得和乔治的这一瞬间,是英雄。乔治是这张战争中本不该死的平民,因为一时的热血,他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彼得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但他最终用自己的包容宽恕了一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士兵;道森因为那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大儿子,挽救了几十个年轻的生命。


在战争中,每个生命都那么渺小,但每个生命能活下来,都那么艰辛。


正如有位网友这么评论: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勇冲锋。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求生的欲望,沉闷的气氛,压抑的绝望。战场就是炼狱,生命就是这么卑微…


再伟大的战争也比不上最渺小的和平。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是没参加过战争。


延伸阅读:

为什么德军距离敦刻尔克港口仅10英里,却下令德军停在原地,这个愚蠢的决定背后隐藏着哪些考量?

一、历史背景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在的命令下,对波兰发起突然袭击,二战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其实是宣而不战,并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英法两国都希望把祸水东引,希望波兰灭亡后会转而进攻苏联,因此,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9月27日,日气正盛的德军占领了波兰的首都华沙,波兰完全沦陷。


然而处于虎狼之侧的法国却认为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心态上高枕无忧。法国指挥机构将大批部队配制在这条漫长的防线上,其直接后果是法国可供机动作战的兵力很少,但法国人却对这种布局很满意。他们认为,北有比利时境内丛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南有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背后驻防着几十万英法联军,德国人根本无法打进来。


法国的消极应战终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德国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而是悄悄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插法国腹地,法军猝不及防,整个防线迅速瓦解,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

5月20日,德国装甲部队切断了英法联军与南部法军的联系,在仓促中组成的英法联军的三个集团军的四十个师被压缩在敦刻尔克周边海滨地区不能动弹,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只要德军再紧缩一下兵力,敦刻尔克包围圈内的联军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然而,幸运女神真的在此时眷顾了一下曾经不堪一击的英法联军,不可思议的奇迹真的发生了。


在德军即将包围近在咫尺的联军,并取得这次战役的最大胜利时,元首却发来了一个奇怪的命令:装甲部队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只准许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部队继续前进,进攻敦刻尔克盟军的任务交由戈林的空军完成。


的这一决定即让很多人惊奇,也让更多人不解,难道是突然良心发现,网开一面,给这几十万盟军让出一条出路吗?


这至今成为一个谜团,对此,我们尝试从多个角度考虑为何做出这样一个“愚蠢”的决定。

二、 军事上的考虑

1、保存坦克部队实力

当时的幕僚向他建议,坦克部队长时间处于高度战争状态,需要休整。在第二阶段对法国的攻势中,他们还有其他重要的任务——法军在埃纳河和索姆河左岸已经建立了新的防御阵地,希望他的装甲部队在主要进攻方向上保持锐不可当的进攻势头。


同时,敦刻尔克的地形也起到很大的决定:这一带泥沼遍地,沟渠纵横,不利于坦克作战,强行在这样的地区发起进攻,那是要遭受巨大损失的。所以坦克部队被下令修整。


2、想让空军司令戈林立大功

对法开站以来,,而空军作用却没显示出来。现在英法联军被困在了沼泽地里,正是空军大战身手的机会。所以,当的心腹,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请战时,便顺水推舟,把这一个“胜利果实”交给空军,以给自己的心腹一个提拔的机会,。


从军事上说,“感情用事”的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但是,要知道,,,这一所谓的“重大错误”又是必须的——因为他想拉拢英国。可是,出乎他判断的是,丘吉尔根本不信任他。

三、

在视察被打得斑斑驳驳到处是被扔下的书籍,照片,破鞋,枪支,自行车以及其他物品的敦刻尔克海滩时说:“让败军回家,给老百姓看一看他们挨了多重的一顿打,这历来是不错的。”他也曾说过他是故意饶恕英国人的。


他还抱怨说:“丘吉尔并不理解我的积极精神,我有意不在英国和我们之间制造一条无法修补的鸿沟。”


1、“全球征服计划”

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里早就拟好了他的“全球征服计划”。第一步:废除《凡尔赛和约》,扩充军备,建立包括一切日耳曼人聚居区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二步:争取和英国和意大利结盟,同法国“算账”,打败它或把它降到小伙伴的地位。以及向东挺进,征服苏联,解决“生存空间”问题,建立欧洲大陆帝国。第三步:经过几代人努力,使德国变为“世界大国”和“舰队大国”,到公海上与美国较量。


因此,始终把同英国结盟看作是实现他“计划”的支柱。他分析英国在遭受美苏两大国挑战的情况下,会同意与德国结盟,支持德国反对苏联的战略,并和德国划分势力范围,即德国独霸欧洲大陆而英国统治海外。


相信英国会答应德国的要求,他相信自己军队的实力,德国的闪击战的威力全世界都看到了。装甲部队的威慑力,强大的空军和训练有素,精妙的空降部队也备受瞩目,海军虽不如英国,但潜艇始终是个未知的力量。认为他的实力自然是高于英国的,而自己又做了这么好的台阶,英国人是会妥协的。


没有向敦刻尔克进攻,也许在他看来他和丘吉尔有着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那就是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他放出消息,表示愿意与英国诚意谈判。声称他的“目的是能和英国认为可以接受而不损害自己尊严的基础上媾和。”


但是,丘吉尔却不信任,所以在德军停止进攻的当口,抓紧时机撤出自己的有生力量,以便日后报仇。——没谁知道丘吉尔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因为,虽然二战结束,英国也是胜利国之一,但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丢掉了海外几乎所有的殖民地,从此只能给美国当小弟。


而从个人来讲,他对英国,是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的。曾在1940年5月24日上午访问伦德斯特的总部(伦德斯特指挥的是A集团军,是包围敦刻尔克盟军部队的总指挥官),并做了讲话,当时任伦德斯特总部作战处长的布鲁门特里特对元首的讲话作乐纪录,其中有惊人的内容。提到了他对英国的看法。他对英国大加赞扬,也说到了英国存在的必要和对世界的贡献。他还将英帝国和天主教会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世界稳定的因素,他说他对英国要求不多,只要英国承认德国在大陆的地位就可以了。甚至还表示在英国任何时候任何地区的遭遇困难,德国还会提供武力支援……


他还直言说,放走英国人,是想给英国人留情面,为日后的和谈留一条退路。——确实,如果不是想放过英军,即便不动用坦克,只飞机轰炸,也能消灭大部分英军。——当时,英法联军大概40万,丘吉尔本指望只有两天时间,最多救回4万多士兵,结果给他了7天的时间,撤回了33万多联军!


2、能和英国结盟是上上策

之所以选中英国,想得到英国的支持,除了英国当时确实还是世界强国外,也考虑到登陆英伦三岛确实很困难。英吉利海峡素以风大浪高著称,况且英国又有举世无双的皇家海军,就是皇家空军在当时的西欧乃至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而英国又在欧洲大陆通往英伦三岛的航道上布满了水雷,使登上英国本土作战变的极为困难,虽然德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正如所说的:“英吉利海峡毕竟不是一条河!”远距离进攻,武器装备和人员都很难快速的度过英吉利海峡运到英伦三岛。而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也就很难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既然登陆困难,莫不如放英国人一马,让英国人在“体面”的情况下,同自己恢复和平。于是,他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如果英国能够“领情”,那么,德国正好可以避免两线作战。一战时,德国就曾在两线作战,深知两线作战的困难。曾很强烈的批判德皇威廉二世,说:“如果不推行世界政策,不和英国为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不会败。”


所以,当决定向西欧发动攻势时并未想要入侵英国。他相信,一旦法国被击败后英国就会接受和谈。依照的意图,法国败降后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应该是苏联,但是在他回头向东进攻的时候必须保持西线的平静,德国绝对不希望两线作战。看看西线,只剩下一个英国了,如果能通过外交手段结成同盟,就可以让坦克大军毫无顾忌地去荡平苏联大平原了……


然而,万万没有料到,被他骂到只会抽雪茄的乡巴佬丘吉尔,根本不买这个账,从敦刻尔克顺利撤走大部分部队后,依旧顽强地怼德国。——4年以后,正是这支逃到英国的部队又从诺曼底登陆,成为最后埋葬的重要力量。


所以综合来看,当时下令停止前进的动机不是单一的。首先是军事上的原因: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加上戈林向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而且敦刻尔克一带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地,不利于装甲部队前进,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遭受损失。


:希望以放英军一马的办法来博得英国的好感,以便同英国结盟,解除后顾之忧。


不过历史本来就是客观的,不允许假设的存在。历史往往是在很多偶然因素中曲折地走着自己要走的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