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10:38:35
题:林黛玉失于检点,被薛宝钗当场拿住,却还不自知!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贾宝玉偷看《西厢记》,被林黛玉逮了个正着,只得拉林黛玉下水,两人一起看起来禁书。
接着,两人一起埋花,袭人以“贾赦生病,贾母让贾宝玉去请安”为由,叫走了贾宝玉,林黛玉在回屋的路上,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听到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红楼梦》故事里,两个玉儿私下偷偷看了《西厢记》,才会致使贾宝玉一再失言,又是把自己比作“多愁多病身”的张生,又是把林妹妹比作“倾国倾城貌”的心上人,后来甚至当着丫鬟的面,把紫鹃比作红娘,直说自己和林妹妹是夫妻。
看官听说,每次贾宝玉忘情,拿《西厢记》说事,表白心意,林黛玉都忍不住嗔怪他失礼,然而,情毒深种的人显然不只有贾宝玉一个。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刚刚看完了《西厢记》,却又听了《牡丹亭》,她那情根深种的情节,就更加不得了。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林黛玉当众说了几条酒令,后两句出自杜甫诗和《诗·郑风·溱洧》,这倒还好说,只是前面两句却不妥,竟然出自《牡丹亭》、《西厢记》。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
看官听说,《牡丹亭》、《西厢记》是宣扬自由恋爱的书籍,在古代礼法中,属于杂书、禁书一类,所以,别人听了,倒还没啥感觉,博学多才的佳人薛宝钗第一时间就盯着林黛玉看。
然而,林黛玉分明看见薛宝钗瞪了她一眼,却还没有反应过来,继续说出了第二句更加失于检点的诗句来。
后来,薛宝钗特地为此去找林黛玉,竟然让她跪下,说要审问她,林黛玉却依然一脸懵。
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薛宝钗见林黛玉反应如此迟钝,只得明白告诉林黛玉,她昨儿行酒令说了不该说的话,作为大家闺秀,实在是失于检点,林黛玉这次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
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
薛宝钗见自己得了理,林黛玉已然羞愧得无话可说,却又换了口气,说自己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也怕看正经书,祖父手里又有许多藏书,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据薛宝钗所说,薛家姊妹弟兄都在一处,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没少偷看这些杂书、禁书,大人们都后知后觉。接下来,薛宝钗又说了一番大道理。
薛宝钗道:“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据薛宝钗所说,读书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如今的读书人,鲜有能够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人,反而是“读了书倒更坏了”,又说这种人“把书遭塌了,竟不如耕种买卖”。
然而,薛宝钗言行不一,竟然一直劝谏贾宝玉读书上进,去争名夺利,光宗耀祖,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至于林黛玉失于检点的故事,也并非泛泛之文,毕竟,《红楼梦》亦是戏曲,这戏文上的趣味,亦是花开两支,各表一枝,只知看戏的局外人,哪里晓得领略这其中的深意。
《红楼梦》故事里,十二戏子所住梨香院,原是薛宝钗所住,林黛玉所听到的梨园句子,先写断井颓垣,是《桃花扇》中《哀江南》曲调,实写舆图换稿。
再看第四十回林黛玉说的四句酒令,第一句是写“孽海情天”之“天倾西北,第二句是以“西厢”应“送死迎新之白骨”,第三句是写“双悬日月照乾坤”,南北分立;第四句是写牡丹为冠,应芙蓉花神退位。
《红楼梦》故事里,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一回大和解,唤作“金兰契”,恰是薛家所送“宫制假花”,即清朝以为明朝复仇的名义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