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 10:37:28
中国小康网1月23日讯 2022年新年伊始, 3集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在上海东方卫视晚间黄金档首播,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一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太湖得到了淋漓尽的的展现。
4K纪录片《太湖之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出品,立足于“生态文明”这一话题,画面精美,故事鲜活,记录下了随着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的新生活。同时,纪录片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面向未来永续发展的眼光,梳理和讨论了太湖人和水的关系。该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形象化阐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行棋和突破口。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长三角区域新机焕发,随着一系列方案次第发布,三省一市联动更加紧密与频繁。在此背景下,以太湖水的变迁、以太湖之美,描绘新时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系列纪录片《太湖之恋》的诞生,无疑站在全国视野提供了长三角生态文明发展样本,阐释了两山发展理念的路径,可谓正逢其时,也恰逢其势。
首先,纪录片考究有据,具备历史纵深感。我们今天看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山水相连、河湖相通,事实上,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在江河相济,南北互补中所铸造的辉煌历史。如果将时间溯源到5000年前,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实践了长三角文化一体化!从良渚文明来看,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考证,良渚文化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展现了长三角这片曾经的良渚文化分布区所拥有的文化一体化的历史。这个一体化,打破了区域的划分,它是历时性的进程,是共时性的展开,它包括经济地理,也包括生态文化等等方面。
纪录片第一集《江南之心》围绕太湖流域的文明发展史展开,这种历史的纵深和脉络在其中得到了展现和印证,它不仅验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特色,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对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具备重要的样本意义。
其次,选取案例鲜明,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高效转换。说起生态文明建设,说起乡村振兴,一个“热词”不得不提,那就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即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而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要义就是打通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要素流通与转换——在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同时,推动乡村资源与城市要素市场对接,探索城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我很欣喜地看到,纪录片始终保持以城乡要素流通为主线,选取了大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切入,记录农作物和农业如何在转化为城市消费品过程中,实现了百姓的致富;记录人才如何在引进和流动中,引领乡村发展。这样更贴近实际,更具真情实感,也更有借鉴意义。
比如宜兴泥土烧制的陶瓷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湖州的鱼、虾、蟹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松江的稻米不仅成为供不应求,还变成了城里人争相体验的特色民宿;太湖流域擅长养蚕,做成的丝绸和苏绣走向了世界……
正如近年来浙江大力开展的“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纪录片里从开矿到回乡办农家乐的村民潘春林、推广松江大米文化的回乡创业者朱燕、为太湖奉献几十年的科学家秦伯强等等,都充分展现了人才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智力支撑。
不仅如此,纪录片还生动展现了长三角各区域如何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江浙沪共治共管、最早实行河长制的湖州长兴车渚港、率先实行联合河长制的太浦河等等,一系列制度的创新为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注入了新活力。
最后,全片“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讲出了老百姓爱听的好故事。“上接天线”是指纪录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下接地气”是指全片从电视角度选材,讲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故事”。
我是一名老新闻工作者,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传播形式怎样变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有趣的、好玩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我觉得很用心的一点就是,它找到了“好故事”,并且将它讲好了。
全片分为《江南之心》、《锦绣风物》、《碧水入画来》三集,每集45分钟,拍摄记录了近30个太湖流域鲜活的人物故事,采访了十多位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还湖上岸、进行池塘化生态养殖的蟹农龚炳根,无锡鼋头渚风景区蓝藻打捞队队长王建伟,当代蚕娘金银凤,把对太湖的爱恋一针一线绣进作品的苏绣大师姚建萍,宋锦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小萍,宋锦活态保护第一人吴建华等,都一一走进了纪录片。这一个个生动的、鲜明的、关于“人”的故事,交织成太湖流域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