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钏儿死后,王夫人为何要给她两套衣服?细节透出不可告人的心思

2024-07-24 10:57:01

金钏儿被王夫人撵走后,遭受到贾家上下语言暴力的攻击,不堪忍受而投井自尽。王夫人一个不负责任的决定,间接害了一条人命,良心难安,毕竟金钏儿辛苦伺候了她好几年。

不过,王夫人事后的安排很有意思。她不但赏了五十两银子的抚恤金,还要再赏赐两套好衣服。

(第三十二回)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

五十两银子的抚恤金非常多。贾家像金钏儿这种家生子死后,最多就十几二十两银子,比如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是二十两。而晴雯死后才只给了十两。

对王夫人在金钏儿死后厚赏的行为,曹雪芹持讽刺批判态度。当天贾宝玉感知父亲要打他,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找不到人报信,结果碰到了一个“老姆姆”。

《红楼梦》里妈妈、嬷嬷很常见,“老姆姆”却只出现这一次。偏巧是个又聋又哑的,听不懂话,不辨是非的。

老姆姆的形象无疑讽刺王夫人“装聋作哑”。她说金钏儿之死什么大不了的,太太已经赏钱了,让贾宝玉别担心。

一条人命在王夫人心中赏点钱就完了,儿子犯错她用钱摆平,真是好教养。

言归正传,王夫人给钱之后,还要额外再赏赐两套衣服,这里的说道就多了。

首先,古人讲究厚葬,要“走”的体面,葬礼更要隆重。一来寓意将阳间的一切“带过去”享受。二来厚葬还有“赎罪”之意,对死去之人的补偿。

王夫人多给银子,又赏赐体面衣服,就是让金钏儿的葬礼能好看,让她“走”的体面,以减轻心中的愧疚感,甚至避免“金钏儿”死不瞑目算账。

这里要多说一下“装裹”衣服。古人对“身后事”最关心的是棺木和装裹衣服。像贾母这等老人,早都准备好一切。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临走前贾母赏了她两套过年别人送的衣服,就是给刘姥姥死后穿的。这两套衣服,刘姥姥也绝对舍不得穿,一定要留着“装裹”。

其次,王夫人赏赐衣服,她的衣服不合适,只能是用姑娘们的。偏巧家里头别人都没有,只有要给林黛玉过生日做了两套放在那。

这是强行将金钏儿之死与林黛玉扯在一起。金钏儿死在端午节后,林黛玉则是二月十二的生日,为什么会有两件庆生的衣服?三个月过去,林黛玉也不可能不穿还放着,也不礼貌。

作者显然是故意设计,借衣服表达王夫人对林黛玉的看法。她说林黛玉多心,又身体不好,话里话外透着拒绝,无论林黛玉愿不愿意拿出来衣服,她都不想要。

她这话是对薛宝钗说,就是在提醒宝钗要拿出衣服出来。

最后,薛宝钗多“乖觉”?不用王夫人提醒,她也会慷慨替姨娘解忧。很快将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拿出来给金钏儿做了装裹。

王夫人对薛宝钗的表现很满意。她被金钏儿之死“折磨”的良心难安,有薛宝钗替她分忧,忧虑减轻不少。毕竟替“婆婆”分忧的才是好媳妇。

不过,金钏儿穿着薛宝钗的衣服“下葬”,有非常重要的伏笔。

我们知道脂砚斋提出“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说法并不全然准确。

晴雯固然是林黛玉的影子,袭人却是宝钗和黛玉双属性。

一方面袭人从小与薛宝钗的经历、性格、观念都一样。另一方面她与黛玉同天生日,姓花是草木人,日后嫁给别人的结局也一样。

金钏儿无疑也是双属性。金钏儿、宝钗,从名字就是一类金玉人。贾宝玉日后将金钏儿当做侍妾祭奠,玉钏儿则代替姐姐被贾政赐给贾宝玉做妾无疑。她们预示“金玉良姻”必然成功。

而金钏儿穿着薛宝钗的衣服入葬,则是薛宝钗青春死亡的象征。

薛宝钗一出场就没有少年感,只因青春已死。她逝去的青春,就是林黛玉戛然而止的十七岁。这是钗黛合一的“具象化”。林黛玉是少年,薛宝钗是成年。

金钏儿像林黛玉的一方面,就是二人同样死于十七岁。刘姥姥讲茗玉小姐故事也做了伏笔。

而贾宝玉在水仙庵祭奠金钏儿,何谓水仙?芙蓉就有“水中仙”之说。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莲花系佛缘,静谧水中仙”的特质说得透彻。

贾宝玉水仙庵祭奠金钏儿,与《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一样,都是在祭奠“终将逝去”的林黛玉。林黛玉才是真正的“莲”主。

金钏儿不可能穿林黛玉衣服“入葬”的原因,在于二人象征意义相同。只有穿着薛宝钗的衣服,才是“钗黛合一”,契合林黛玉和薛宝钗本是一体之意。呼应了“判词”和[终身误]曲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