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10:34:52
“探照灯好书”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21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中外类型小说、15本中外人文社科好书。根据读者投票,评出每月3个榜单的人气TOP3好书。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观察者》写了选举中投票站的“监票员的一天”,通过他的眼睛和立场看到党派在选举中所作所为:为了拉票,残障人士、各种病人都被他们“驱赶”上场,大叫大笑中有着各种各样庄严又滑稽的表演……
卡尔维诺“观察”的是民主制度和程序中的核心问题,不仅如此,他还思考了人和存在的本质。他自己说过:“我在《观察者》中涉及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以前从来不敢触及的。现在我也不能说完全触及了,但是我已经承认它们的存在,知道要考虑这些,这会改变很多东西。”他还说:“我花费了十年时间,比我以往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要长。”(见本书《前言》)
事实上,中译本仅有八十多页,它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卡尔维诺叙述的精简和思考的绵长,令人感慨的还有作家的个人风格与现实感是如何平衡地构建等问题。卡尔维诺显然不是那种沉醉在“自我”而对现实闭上眼睛的作家,却也从未为了“现实”而丧失个人风格,这对于仅仅把他看作一个技巧或风格大师来学习的人,又是一堂需要耐心理解的文学课。
小说集《演唱会》用七篇有着匕首般锋刃与钻石般棱面的精心之作,向我们展示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在当代中国作家手中所能抵达的渊深宽广。作为在长跑、短跑乃至越野跑等不同赛道上均有耀眼战绩的小说家,艾伟对于虚构作品的创世能力别具理解。在这部短篇集里,他让读者随着主人公一同攀上摩天轮观看演唱会,以代孕母亲的目光窥探一个巨富之家的内景,用一出戏剧探测女杀人犯的幽秘内心,一个个不循常理、如同奇袭的构思,通过“意外事故”破开日常的冰面。
如艾伟所言,站在坚固而整齐划一的庞然大物对面,质疑它,撼动它,刺穿它,从而将可能性归还给生活、将自由归还给人物,乃是小说的内在逻辑。而短篇小说在此方面与其篇幅不成正比的无限潜能,还应获得更多关注。
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祖孙三代均为知名作家的叶兆言,可以说左手是小说、右手是散文,同时兼擅小说和散文这两种文学文体,在两种文体的创作上都取得了非同一般的突出成就。
或许与叶兆言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有着过于通透且深刻的理解有关,整部《通往父亲之路》,虽然从篇幅上看只不过区区四万字,但作家却非常巧妙地截取了几处关键的生活节点,从小说一开始主人公张左的出生,一直到结尾时的年已花甲,超过了半个世纪的人生经验被高度浓缩到了极其有限的文本篇幅之中,真正称得上是举重若轻。
能够延续叶兆言一贯以来的平白客观的叙事方式,不疾不徐地以四万字的字数而不无深入地思考旁涉诸如家族与时代、父子关系的亲近抑或疏离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命运变迁等一系列宏大命题,叶兆言的艺术功力,的确令人叹服不已。
《潮汐图》发表于《收获》2021年第5期,是《流溪》之后林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潮汐图》甫一发表就引发了大众传媒和文学界的关注,并进入各大文学年度榜单,几成2021年唯一的青年文学事件。
《潮汐图》,粤语方言葳蕤自生、雌性巨蛙的叙事声腔婉转多变、加以阔大有致的世界想象图景以及沛然的博物志书写等,从不同的方向和路径拓殖小说边界。在青年写作普遍以个人情感体察、勘探和厘定边界的文学时风中,《潮汐图》将重大文化议题引入文学,可以作为青年写作者自觉强调思考能力一个自我期许的实践样本。
缘此,可以理解《潮汐图》小说时间设定的19世纪末,这是南方中国剧变期的过渡时代,也是一个幽暗多义的时代。虚构的雌性巨蛙从中国通往欧洲的道路,反向且部分重叠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的路线图,而当我们意识到,一定意义上H游历世界的路线图也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帝国殖民扩张路线图,其中东西文化的互看和看的差异耐人寻味。
这样一个好作家操办的故事会,不是丰富,简直就是丰盛。骆以军在这里每一节讲的故事其实都是套娃,他讲出了天南地北贤愚善恶里共同的悲戚或窘困。我也喜欢看他复述一个我谙熟的故事,比如他说《夏洛的网》就是一个帮助朋友成为网红的故事——总结得非常妙,让我对于“网”和“红”都生出一些爱意。
作为一位作家,刘亮程的名字,首先与散文《一个人的村庄》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在某种程度上,他却又是一位被散文的名声所严重遮蔽了的优秀小说家。从最早的那部《虚土》开始,到后来的《凿空》、《捎话》,一直到这一部《本巴》,他截至目前为止的全部长篇小说,可以说一部有一部的独异模样,既有真切的现实关怀,更有出人意料的非凡艺术想象。
《本巴》是一部充满了奇思异想,带有突出颠覆与解构色彩的长篇小说,作品的构思脱胎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从史诗驻足的地方,作家开始了独属于自己的讲述。小说围绕主人公洪古尔,想象描写了一个既没有衰老也没有死亡、每一个人都活在25岁、因而带有相当童话和寓言色彩的本巴国度。在作品中,刘亮程以一种堪称瑰丽神奇的艺术想象,完成了对时间、历史以及人性别具一格的深度思考。
《当代剧作选·今天全部停止》为连续出版的《单读》第29辑。本辑虽为剧作专题,但影像、随笔、评论等均值得一读,尤其是金特的小说《冷水坑》不能错过。这部小说此前在朋友中间和网络自媒体传阅,其同名四幕剧由冯俊华之副本制作印行,此次应该是第一次正式发表。几年前,“花城关注”曾有意发表金特小说,也和译林出版社议过金特小说出版事宜,可惜均未实现。希望籍此,金特这位独异的写作者能够被更多的人阅读。
本辑四部剧作均为中文首译,作者分别是瑞典的马蒂厄·贝尔托莱、美国的山姆·马克斯和英国的艾玛·克劳、阿里斯戴尔·麦克道尔,按照特约编辑小说家、剧作家陈思安所说:“这四位欧洲剧作家,出生于20世纪70至90年代,他们的写作立足本土,在创作中探究的议题却紧紧围绕着全球化的普遍困境”。《单读》前身是2005年创刊的《单向街》,2014年至今改名为《单读》,为不定期出版主题书。相比一般意义的MOOK,《单读》致力前沿思想文化和青年文艺启蒙。
在长篇新作《猴儿与少年》中,王蒙先生以汪洋恣肆、泥沙俱下的标志化语言,让九十高龄的主人公回首青年时代那段热情腾腾的往事。按照传统说法,九十岁被称为“鲐背”——“背上长出了类似鲐鱼身侧的纹络?老而鱼变乎?衰而轨迹乎?”“鲐背者,认祖归宗也。”王蒙这部“鲐背”叙事也复归并重新认领生命的源点,“猴儿”与“少年”恰是镜像般的两种呈现。在轻灵的叙事之流中,蕴藏着作者对于自己曾经历的所有哀伤与沉重、欢呼与曲折、艰难与探索、“翻过来与掉过去”的独特感慨。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既是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优秀的文学批评家。我对他的了解,主要得自于那部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书写表现当代西方学院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小世界》。与《小世界》一样,新近刚刚被译介到国内的长篇小说《想……》也是一部聚焦表现西方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构成的优秀作品。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格洛斯特大学,看似回到了驾轻就熟的学院题材,而且也还是一个老套、乏味的婚外情故事,但作家却从旧瓶中翻出了新意,这部作品更多关注思考的,乃是男女主人公(男主人公拉尔夫·麦信哲是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的教授,女主人公海伦·里德是新来的文学写作课的教师)在面对各自的人生危机时,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并最终作出适合自我的恰切生活方式的人生过程。虽是异域故事,但却同样能够给予中国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面对平凡寡淡的日常生活,想要短暂出离,也许正需要阅读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的短篇集《白日梦想家》。在瑟伯笔下,世界如此荒诞,生活却又如此真实。男人往往试图花式逃离生活与现实,选择沉迷于精神世界,女人似乎更容易接受现实,与之和解。一个又一个短篇读完,读者不难感同身受人生中种种尴尬境况。有趣的是,作者似乎躲在他创作的这些故事背后,带着狡黠和讽刺的神情观察着读者。不过,重译、更名并增加了一部分新的短篇小说的这部集子毫无疑问借了电影《白日梦想家》的光,但,仍然值得一读。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小说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类。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